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化遗产及博物馆业务解决方案和应用示范介绍
文化遗产及博物馆业务解决方案和应用示范介绍
分布资源 交换系统
资源数据 管理系统
数字博物馆多媒体信息支撑平台
资源数据 录入系统
第二
部分 解决方案概述6——典型文化遗产数字化旅游服务
1
构建文化遗产数 字化公共服务系 统,推出文化遗 产互联网站与移 动终端应用软件, 开展面向大众的 文化遗产信息与 电子商务应用, 打通产业链壁垒, 培育探索商务模 式。
部分 解决方案概述
1. 研发世界遗产地、遗址保护区和博物馆相关的核心关键技术,带动其它成熟技术的集 成应用,支撑其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产业化应用示范;
2. 研究文化遗产动态表现与影视系统技术,提供软件系统、制定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以 及技术标 准与规范,并开展应用示范。
第二
部分 解决方案概述1 ——物联网技术在遗产地和遗址类博物馆中的应用
网络平台
IT基础设施层
3G
WIFI
有线网
无线传感网
存储设备
其他设备
本体安全监测
文物微环境安全监测
终端采集装置
核心保护区环境
高清摄像机
高清摄像机
各类传感器
卫星接收机 (GPS)
各类传感器 球形摄像机 高清摄像机 入侵探测器
拾音器
卫星接收机 (GPS)
安 全 保 障 体
系
第二
部分 解决方案概述2——人流量监测和游客管理
• 服务类型 • 支撑平台
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文化遗产网站服务 掌上应用服务 旅游电子商务服务
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
第二
部分 解决方案概述——人流量监测和游客管理
采用RFID、高清摄像监控、移动通信网络信令采集分析等手段,通过先进的智能识别分 析技术,对文化遗产地核心区,尤其是出入口、重点部位与重要场所的游客进行统计分 析,实时获取游客人数、分布、流向等信息。为保护遗产地环境和游客安全提供重要的 辅助决策信息。 移动通信网络信令采集分析子系统是通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中移动用户的数据,并 且根据所收集的移动用户所处物理位置信息,来实时获得特定区域内用户的分布、密度、 流向、人数等信息。通过数据积累与发掘建立游客管理模型,并可在出现异常情况时通 过小区短信方式向出事和周边区域的用户发出告警和疏导信息。
面 向 现场资源服务系统
现 现场影视播控系统 场
服
……
务
统一服 务接口 调用层
公共服务支撑系统
统一身份 认证系统
统一资源 搜索系统
统一开放性服务接口支撑
统一交易 结算系统
统一版权 控制系统
统一传输 控制系统
统一资源 存取系统
数据 资源层
后台数据资源管理
统一资源数据调用访问接口
国家统一数字博物馆资源库
科技行业增加值比重提高
第二 部分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拟承担单位:优势互补、产学研用相结合
-浙江大学 -敦煌研究院 -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易游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浙江省博物馆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第三 部分
解决方案概述
第二
2 .建立产、学、研、政、用相结合的产业模式,联合国家相关优势单位参加(如:浙江大 学、敦煌研究院、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等。
第一
部分 国家对文博行业的政策及客户群
1. 主要客户群为:世界遗产保护地、遗址类博物馆等。
2 .其它博物馆等。
第二 部分
文博行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
部分 文博行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风化、表面风蚀、表面水蚀、片状剥蚀、淘蚀、裂隙、冲沟、坍塌、生 裂隙、风蚀、雨蚀、动植物侵
物破坏、人为破坏
害、微生物侵害、坍塌
壁画 泥塑及陶制彩绘文物 金属文物
空鼓、起甲、龟裂、粉化、裂隙、划痕、酥碱、疱疹、盐霜、表面污染 颜色、动植物侵害、微生物侵
(烟熏、水渍、泥渍)、点状脱落、地仗脱落、颜料层脱落、颜料褪色、害、表面凝结水、局部析水、
第四
部分 主要案例5—敦煌莫高窟门禁分隔系统
通过主动通风控制、有害气体吸附等人工环境控制手段,主动调节并稳定洞窟 微环境。通过本课题的工作,可以降低莫高窟洞窟的环境风险。
谢谢!敬请 提出宝贵意见!
附录
文物本体监测
文物材质类别
木构建筑
本体病害种类Biblioteka 采集信息腐烂糟朽、残缺、断裂、裂隙、变形、变色、生物损害、人为破坏、漆 裂隙、关键点位移与沉降、动
第二
部分 解决方案概述3 ——数字博物馆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集成多尺度信息 的数字化采集、 表达存储、互动 展示、时空导览 等关键技术以及 标准
数字博物 馆专业化 成套采集 系统与装 备
开发支持多数据智能关联与管理 功能数字博物馆表达存储与管理 的数据库系统、数字博物馆多终 端互动展示系统、面向手持设备 的支持多尺度数据自由缩放及浏 览的数字博物馆时空导览系统等
2
研发文化遗产多 媒体信息子系统, 向文博爱好者和 游客提供虚拟参 观、多媒体导览、 行程规划、文博 信息检索、互动 体验等信息服务; 推出文化遗产互 联网站、移动终 端应用软件。
3
研发文博行业旅 游电子商务子系 统,整合旅游行 业服务资源,实 现游客在线购票、 参观预约、购买 文博纪念品、预 定酒店机票等功 能;推出电子门 票与参观预约系 统。
第二 部分
创新点:实践了国家文物局所提出来的五大尺度理论
数字博物馆
真实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
无限尺度-中国 城市尺度-杭州 遗址尺度-西湖 建筑尺度-博物馆 文物尺度
数字化
五大尺度
黄公望故居
原 始 场 景 台湾富春山居图
突破物理、 时空关系
数字博物馆 网络化 移动网 服务于
互联网
PC电脑
专用设备
智能手机
采用RFID、高清摄像监控、移动通信网络信令采集分析等手段,通过先进的智能识 别分析技术,对文化遗产地核心区,尤其是出入口、重点部位与重要场所的游客进行统 计分析,实时获取游客人数、分布、流向等信息。为保护遗产地环境和游客安全提供重 要的辅助决策信息。
移动通信网络信令采集分析子系统是通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中移动用户的数据, 并且根据所收集的移动用户所处物理位置信息,来实时获得特定区域内用户的分布、密 度、流向、人数等信息。通过数据积累与发掘建立游客管理模型,并可在出现异常情况 时通过小区短信方式向出事和周边区域的用户发出告警和疏导信息。
通过对世界遗产地和遗址类保护区的大环境及微环境的检测, 建立监测数据的综合利用。结合相关专业在保护上的研究成果, 建立对文物的保护环境控制,起到对文物的保护作用。
第二
部分 文博行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文化发展的需要,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 数字文化资源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行模式,突破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 数字化文化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开展数字化资源服务 让世界遗产及遗址类保护地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文化产业增加值中
第四
部分 主要案例3—科技部课题-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化应用示范
研发标准化、开放式的基于数字博物馆的国家级文化遗产公共服务支撑平台, 建立一站式门户服务系统,面向移动终端、电脑和专用终端提供基础服务与增值服务, 支撑开放式第三方应用服务接口,支撑与外部服务系统对接的统一服务接口,支持应 用和服务集群模式,满足灵活的产业化链条发展需求。
表现层
标 准 规 范 体
系
监测管理系统
应急决策系统
应用层
资源管理系统
辅助决策系统
其它应用系统
工作流平台
内容管理平台
GIS
支撑层
GPS
短信平台
消息平台
文物本体安全信息库
文物环境安全信息库
数据层
浙江省文物局数据库
保护区环境安全信息库
图像信息库
监控视频信息库
各地市馆藏文物监测数据资源库
数据交换平台
文物遗产地监测数据资源库
变色、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开裂、脱落、起甲
裂隙、质地疏松、表面形成垢层、霉菌
颜色、动植物侵害、微生物侵 害、表面凝结水、局部析水、 开裂、脱落、起甲
残缺、裂隙、变形、层状剥离、孔洞、溜状物、表面硬结物、通体矿化、颜色、微生物侵害、表面凝结
点腐蚀、缝隙腐蚀、全面腐蚀、人类活动影响
水、锈蚀
发挥文化遗产的战略性资源作用,有效地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能 够推动并引领网络文化、文博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
部分 国家对文博行业的政策及客户群
1. 通过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策划、国家科技部立项的文博系统重大科技项目的主持和参与, 对于文化走出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家文物局与国家科技部都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
个性化 网站定制
SOA服 务定制
多终端 负载均衡 增值服务数据交 接口统
服务接口 服务系统
换系统
一调用
系统 应用层
应用支撑 数字博物馆基础应用与示范性增值服务
面 区域地理全景展示 向 网 QTVR三维展示系统
络 博物馆街景展示系统
服 务 百科跨媒体示范服务
网络流媒体示范系统 旅游示范服务系统 微博示范服务系统 ……
第二
部分 解决方案概述5——支撑平台建设
• 服务对象:
– 手机用户 – 网站用户 – 应用开发者 – 资源管理者
• 服务类型
– 二次开发 – 公共服务 – 增值服务
用户层
网络 用户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互联网络接入
PC电脑
现场 用户 互动终端
环幕展示 智能手机
高速专网接入
门户 服务层
统一门户内容提供
4
开展产业化应用, 探索健康可持续 的商务模式,构 建涵盖实体博物 馆、互联网(含 移动互联网)企 业、电子商务平 台、电信运营商、 终端厂商等角色 的价值链,实践 培育电子商务、 电信增值服务、 广告商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