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第7课诗三首第2课时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7课诗三首第2课时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整理ppt
()
D.羁.鸟.恋旧林(笼中鸟) 守.拙.归园田(意思是说自己拙笨) 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 虚.室.有余闲(空室) 解析 A项终老: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B项当以:这 里没有实际意义;D项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 节操。 答案 C
整理ppt
4.下列诗句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第 2 课时
一、基础知识(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C)
A.采之欲遗.谁(yí) 青青子衿.(jīn) 呦呦.鹿鸣(yōu)
绕树三匝.(zā)
B.越陌度阡.(xiān) 何时可掇.(duō) 契.阔谈 (qì)
枉.用相存(wǎnɡ)
C.周公吐哺.(bǔ) 羁.鸟恋旧林(jī) 守拙.归园田(zhuō)
整理ppt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1~12 题。(10 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整理ppt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的 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 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 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 爱自然的情趣。
A.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B.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
( C)
解析 A、B、D三项只表达思乡恋旧之情,而C项主要
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厌恶官场的情绪。
整理ppt
5.默写。 (1)“久__在__樊__笼__里__,复__得__返__自__然__”表现了诗人脱离官场, 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其一)》的点睛之笔。 (2)《短歌行》中表达对贤才渴求的句子是: __青__青__子__衿_____, _悠__悠__我__心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__如__朝__露____,去日苦多。 慨__当__以__慷__,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
心。
整理ppt
6.“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以“朝露”喻指什么? (5分)
答案 由即景中的朝露经风吹日晒转瞬即逝,想到自 己年华过半,壮志未酬,心中涌起无限忧虑。这是诗 人对时光易逝、人才难得的焦虑。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分别出自何处?在此表达了什 么意思?(5分) 答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 衿》,承接了上面对贤才的“忧思”,比喻对贤才的 渴望。后四句是引自《诗经·小雅·鹿鸣》,是古人宴饮 宾客时所唱的诗歌。前者写出了求贤才不得时的日思 夜念,后者写出了得贤才整之理p后pt 的欣喜。
榆柳荫.后檐(yìn)
D.暧暧.远人村(ài) 依依墟.里烟(xū) 狗吠.深巷中(quǎn)
久在樊.笼里(fán)
解析 A项“遗”读“wèi”;B项“阡”读“qiān”;D项“吠”
读“fèi”。
整理ppt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涉江采芙蓉 长路漫诰诰 譬如朝露 忧思难忘
B.概当以慷 我有嘉宾 山不厌高 青青子衿
整理ppt
9.古人在评价诗时常用“诗眼”之说,所谓“诗眼”, 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请指明“思君令人 老,岁月忽已晚”两句中的“诗眼”各是什么?并简要 解说。 (5分) 解析 “诗眼”往往是一句诗中的动词或形容词,有时 一些名词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时也可以充当“诗眼”。 另外“诗眼”往往与诗歌主旨有着紧密的联系,循着这 个规律,结合具体诗句仔细推敲。
整理ppt
二、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回答 6~8 题。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
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
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
答案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的“老”与“晚” 是“诗眼”。“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 和忧伤的心情,是说身心憔悴,有似衰老之感。“晚”, 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整表理p明pt 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
10.这是一首写在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后人在评 价这首诗时,说其“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简 要谈谈你对这首诗表露的情感的认识。(5分) 解析 通读全诗,结合诗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和关键意 象展开分析即可。 答案 这首诗采用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和重叠反复的 形式,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 法层层深入,将女主人公无法遏抑的思念之情淋漓尽 致地宣泄出来。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 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C.越陌度纤 池鱼思故源 开荒南野际 复得返自然
D.榆柳荫后檐 误落尘网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解析 A项诰诰—浩浩;B项概—慨;C项纤—阡,源—渊。
整理ppt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还.顾.望旧乡(回顾,回头看) 忧伤以终.老.(竟然老去) B.人生几.何.(多少) 慨当.以.慷(这里指应当用) 但为君故.(原因) 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C.枉用相存.(问候,怀念) 契.阔.谈 .(久别重逢; 通“宴”) 天下归.心.(人心归服)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8.指出末两句用典的寓意。(5分) 答案 以“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诗人思贤之急、慕 贤之切的情态,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主题。
整理ppt
三、课堂延伸(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0 题。(10 分)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