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体灭火说明

气体灭火说明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计说明
一、设计内容 (3)
二、设计条件 (3)
三、设计依据 (3)
四、设计方案 (3)
1、灭火方式 (3)
2、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 (3)
3、对防护区的要求 (4)
4、报警指示标志 (4)
5、延时设置 (4)
6、联动设置 (4)
7、防护区的划分 (4)
五、安装 (5)
六、标志 (5)
七、使用事项 (5)
八、验收 (6)
一、设计内容
淮安工业园区医院门诊、医技楼机房工程,无管网七氟丙烷(FM200)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二、设计条件
1、设置气体灭火防护区为机房设备间,但整个气体消防系统共设置二个防火区,一个防火区为机房设备区、UPS配电间,另一个为维护管理室、介质间组成的一个只有探测器而没有气体灭火装置的防火区。

第一个防火区设置有FM200气体灭火系统,第二个防火区只有探测和消防报警功能。

2、本方案中设一套灭火装置。

系统为无管网灭火系统。

3、防护区为水泥砖墙结构的独立封闭空间。

机房净高均为4.65m,地面为防静电地板、顶面有吊顶。

4、防护区设有通风系统。

5、保护对象为电子设备等。

三、设计依据
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GB501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3、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4、由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等。

四、设计方案
1、灭火方式
本设计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一定浓度的FM200灭火剂, 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此时能将在其区域里任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

2、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
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机械应急操作三种。

即在有人工作或值班时,应采用手动控制,在无人的情况下,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方式的转换,可在灭火控制器上实现(在防护区的门外设置手动控制盒,
手动控制盒内设有紧急停止与紧急启动按钮。

)机械应急操作只在以上两种方式失效的情况下采用。

3、对防护区的要求
1)防护区必须为独立区域,封闭良好。

2)防护区的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0.5h,耐压强度>1200Pa;
3)防护区的非消防电源、通风系统的防火阀和通风机等在喷放灭火剂前应关闭停止,门窗必须关闭。

4)喷放FM200前,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并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

5)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6)防护区外墙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2/3以上。

7)各防护区顶板、隔墙内预留走线孔在工程完毕后应用耐火材料密封严实。

8)防护区应有排风设备,释放灭火剂后,应将废气排尽后,人员方可进入进行检修。

4、报警指示标志
在防护区内设置声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置声光报警器和FM200喷放指示灯。

防护区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处应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5、延时设置
为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在释放灭火剂前,应发出火灾声光报警,火灾声光报警至释放灭火剂的延时时间为30s,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6、联动设置
为保证灭火的可靠性,在灭火系统喷放灭火剂之前,应保证必要的联动操作即灭火系统在发出灭火指令时,由控制系统发出联动指令,切断电源、关停空调等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

7、防护区的划分
防护区以建筑设计图的封闭空间来划分,在设计中共设二个防护区,一个防火区为机房设备区、UPS配电间,另一个为维护管理室、介质间组成的一个只有探测器而没有气体灭火装置的防火区。

第一个防火区设置有FM200气体灭火系统,第二个防火区只有探测和消防报警功能。

五、安装
1、无管网灭火系统安装分为FM200灭火钢瓶、探测设备及控制系统,根据设计图及现场情况进行施工;
2、气体灭火主机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于维护管理室,安装高度为主机下底面离地坪1.50m处。

3、启停按钮离地1.5米,声光报警器安装高度距地板1.8米处,均安装于疏散门外侧旁;喷洒只是灯安装于防护区门外侧门楣上方;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阻燃导线穿镀锌钢管暗敷。

消防控制、通信、警报线路应采用铜芯阻燃导线穿镀锌
钢管暗敷。

消防控制、通信、警报线路应采用铜芯阻燃导线穿镀锌钢管暗敷,明敷时应在镀锌钢管外壁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其耐火极限不低于1h。

5、本系统采用“共用接地”,保证其接地电阻≤1.0Ω。

6、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应参照国标04X501《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

7、未尽事宜执行现行国家或地方规范,FM200灭火装置应按该产品的厂方使用说明书执行。

六、标志
在防护区附近,应设置警告牌,警告牌上包括以下的内容:“在报警时或释放灭火剂时,应立即撤离该地区”,“在彻底通风前,请不要进入该地区”。

七、使用事项
1、本工程的灭火系统设计分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二种工况;
1)自动控制工况:即自动探测报警,发出火警信号,在收到感烟、感温火警信号后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2)手动控制工况:即自动探测报警,发出火警信号,经人工手动控制启动灭火系统执行灭火;
上述自动控制工况和手动控制工况的转换在灭火控制主机上实现,然而不论灭火控制按钮处于哪一种工况,当人为确认火警时,都可以使用手动控制盒,手动控制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手动控制盒的另一项功能是它可以在灭火系统动作前,撤消灭火控制器发出的本区域的指令,以防止不需由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启动灭火系统。

2、无论什么情况下达指令,自指令下达后应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启动灭火系统,以保证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从灭火区域撤离,自动灭火系统释放FM200灭火剂时和包括释放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绝对不允许有人停留在灭火区域内。

3、灭火系统动作释放灭火剂后,经检验确认火灾已经扑灭的情况下,打开排风系统,将灭火区域的废气排净,排净废气后打开新风系统,向灭火作用区送入新鲜的空气,废气排除干净后,才允许人员进入。

4、灭火系统必须有专人负责,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并
应配置空气呼吸器。

检查方法与要求可根据《防火检查手册》中的有关规定和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八、验收
1、整个消防系统要求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并到当地消防管理部门报备。

2、本灭火系统按设计图安装完毕后,经检验合格,可提交验收。

3、验收试验合格后,经消防主管部门以及使用单位认可,即交付投入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