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和学生头疼的事。

教师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小学生对作文更有畏难情绪,把作文当作负担。

在本学期学校不同课型归类研究中,本人承担了习作课题研究,结合常年教学实践经验,开课前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书籍,在学校开展的大型课型归类研究观摩活动展示课上得到了肯定,课上学生积极参与、兴趣较浓。

在课堂练笔环节,学生能够根据指导写规范,取得了较可喜的成绩。

现将本人对习作教学浅谈以下几点:
明确习作指南
小学课本每一个单元为同一个主题,多以相似的写作方法或相同要求的几篇课文放在一个单元里学习,单元作文也大多是安排学习该单元的写作方法。

应该说,小学采取习作模仿这种作文教学方法,是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学习规律的。

小学生初学作文,也大都是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描写类似的人、事或物,这是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不少小学生对范文有着很严重的依赖,离开范文,便无法写作文。

小学生习作,即是小学生学习写作文,是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种写作行为。

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旨在培养学生一定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懂得一定的写作技巧。

让学生明白无论什么题材的文章都要具备文章开头、中间、结尾,要做到文章结构完整。

重视口语交际
根据每一个单元的主题要求开展口语交际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多说、多练,除了平时课堂提问、回答外,每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课还是学生口语表达的平台,是培养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时机,通过课堂锻炼,搜集、积累习作的素材。

习作指导要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训练的方式方法也很多。

可以举办故事会,让学生把在课外书上看到的故事讲出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别人经历的事讲给同学听;如争当“小小推销员”,让学生介绍物品的外观、使用方法等特点;组织讨论会和演讲赛,让学生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让学生把要准备写的内容先进行口头表述,为习作奠定基础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强化基础训练
学生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口头表达的内容,要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才能形成作文。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字、词、句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学生对字、词、句等语文基本功掌握不好,就无法准确记录语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辞不达意、文理不通。

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将字认准确、写准确,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搭配词语,注重语法训练。

指导学会观察
作文是把观察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古人云:“不是生活中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只有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收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会感染读者。

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物,如家里人的性格、特征,自然景物,身边发生的事等,捕捉生活的亮点。

学会观察和感悟生活,学会记录和保存生活,也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关键。

有了鲜活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素材,动起手来水到渠成。

拓展阅读空间
多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通过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写出的作文内容才会充实。

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一定要做读书笔记,不要随心所欲地读,做笔记可以摘抄好词佳句,也可以记一些知识要点,读完后还可以写写读后感。

指导写人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

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很多文章都会有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在教学中学生往往能够很准确地找到这些句子,在分析句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再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加深理解,对文章的中心和人物的思想品质可迎刃而解。

为此,在写人时少不了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而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就要有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指导写事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因果写明白。

指导写景
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

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可用的顺序很多,例如时间顺序、方位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等等。

小学生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可以运用这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景不只是为写景,写景最终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感情,把感情注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所写的景物做到情景交融,才能更好地感染读者。

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还应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

指导写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

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

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现就《介绍一个熟悉的物品》为例,着重谈谈怎样介绍熟悉的物品。

写物品重点抓住物品的特点进行介绍,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既然是介绍自己熟悉的物品,对物品的各个方面要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

一两个特点重点描写,适当运用说明方法),同时写出为什么喜欢它。

综上所述,让孩子学会习作必须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需要长期的积累运用,更需要不断地激励引导。

想让孩子不怕写作文,有话可写,教师的教学策略也是很重要的。

当孩子一次没写好,可以教他如何修改再写,不断地指导修改,孩子一定会有进步的,这也需要耐心。

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多读课外书籍,学会运用文中的好词佳句等。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让学生借助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拓宽知识面,多读书、读好书。

总之,习作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技巧为引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