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作业设计书1造林作业区概况1.1造林作业区位置与范围图1 造林作业区域图1.1.1作业区位置: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官山林场大洲山分场官山林场地处永丰县中部,位于东经115°18′~115°40′,北纬27°00′~27°19′。
地形属低山丘陵类型,起伏较小,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山脉主要为南北和东北走向,交通方便。
1.2造林作业区范围: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官山林场大洲山分场杉木采伐迹地10.35亩。
2林地权属2.1经营权所有人:官山林场2.2现在承包人:官山林场3施工单位:官山林场4设计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5造林作业区现状5.1小班调查:小班是造林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单位,一般要求小班内条件基本一致。
小班的最小面积为0.5~1ha即(7.5~15亩)。
小班调查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等。
5.2确定立地条件:根据小班立地调查表描述每立地条件类型的主要特征来分析造林技术措施的要求。
5.3编制造林类型表:根据每类立地条件类型的特点,选择造林树种,进行典型设计,编制造林类型表,设计出完整的造林技术措施。
5.4造林费用:造林费用的计算是造林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兼顾生物学和经济学原则。
包括劳动工资和造林材料的支出。
表1 地形因子调查表小班号标准地号海拔m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平均值变幅母岩及裸露情况1 1-1 100 东南25⁰斜下坡直线坡红黏土1 1-2 120 东南15⁰缓中坡直线坡红黏土1 1-3 139 西北26⁰陡上坡直线坡红黏土表2 土壤因子调查表小班号标准地号地表侵蚀状况枯落物厚度cm腐殖质厚度cm淋溶层厚度cm淀积层厚度cm石砾含量%土壤质地土壤紧实度级别侵入体新生体根系分布含水量级别1 1-1 片蚀2 6 23 55 5% 砂壤紧实铁多1 1-2 片蚀 3 6 25 61 6% 砂壤紧实铁较多1 1-3 片蚀 2 7 24 53 10% 砂壤稍紧实铁较少表3 植被因子调查表小班号标准地号散生木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灌木草本树种胸径cm树高m年龄树种地茎cm树高m生长情况优势种覆盖度%平均高cm优势种覆盖度%平均高cm1 1-1 苦槠20 8.9 26 杉木12 10 良好杨柏6% 60铁芒萁20% 301 1-2毛冬青10.1 7.1 25 杉木12.5 9.6 良好石斑木3% 53 狗脊25% 301 1-3 钩藤10.5 6.8 24 杉木11.6 9.3 良好细齿叶柃10% 35阔叶麟毛蕨16% 30表4 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表立地条件类型名称立地条件类型编号小班号地形土壤植被面积(公顷)缓坡厚土类型 1 1-1 下坡红壤杉木0.0667缓坡厚土类型 1 1-2 中坡红壤杉木0.0667缓坡厚土类型 1 1-3 上坡红壤杉木0.06676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6.1指导思想以改善建设区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依托,统一规划、重点治理。
6.2设计原则6.2.1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早出成效的原则。
6.2.2坚持因地制宜、实地适树与改善环境、选地适树结合的原则。
6.2.3坚持生态效益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
6.2.4坚持政府投入引导,各种社会主体和经营者共同投入的原则。
6.2.5坚持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绿化成效可持续保持的原则。
7造林设计表5 造林类型典型设计表造林类型树种造林图式株行距造林地清理整地方式造林方法苗木规格幼林抚育间伐次数年限培育目的新造杉木杉×杉2m×2m 火烧清理带状整地植苗造林d=0.7,h=30 3次/年3年杉木大径材7.1整地方式与方法设计方案7.1.1整地方式造林整地是人工造林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造林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及方便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等。
带状整地:采用小型挖掘机械与人工结合 50×50×50cm7.1.2树种设计图2 杉木株行距示意图7.2造林树种:杉木根据树种特性、防护功能、立地条件确定各树种造林密度。
株行距,杉木 2m×2m 167株/亩。
7.2.1种苗来源:按照“保证质量、经济合理、就近取苗”的原则,项目造林尽量就近选用本地优质苗圃地的苗木。
7.2.2苗木规格与质量:优质苗木是确保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子之一,项目造林应选择顶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没有伤害的苗木。
建设共需苗木1725株7.3栽植方法设计方案本次官山林场造林采用全面回填客土并挖穴,带土球苗木进行栽植,具体栽植技术要点如下:7.3.1树坑挖好后。
栽植前,先将土碾碎,回填土10厘米左右。
7.3.2放入树苗。
培土到一半时,暂停培土,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提苗后,不要立即埋土,这时要将已埋的土向下压实,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紧密接触,尽快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以便扎根生长。
有利于树木的成活和生长。
图3 标准树坑示意图7.3.3接着将剩下的土埋入,一直埋到与地面平齐,进行第二次压实,目的是使树苗树干挺直,也使树苗与土壤紧密结合,以防被风吹斜。
7.3.4浇足定根水。
8幼林抚育设计方案为保证树木造林绿化成活率,使新栽树木尽快成活、郁闭,应及时对新栽树木进行抚育。
连续抚育3年,2018-2020,第1年各抚育3次,时间分别在5月、7月、10月,第2年抚育2次6月、10月各抚育1次,第3年抚育2次6月、10月各抚育1次。
抚育主要内容有除草、松土、砍灌、浇水、抹芽、扶正、培土等,应避免在旱季抚育,松土时不宜太深、避免伤及根系。
9辅助工程设计方案9.1水土保持隔离带设计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根据坡度情况,沿等高线方向在造林地小班中间设置水土保持隔离带,隔离带宽1.5米,隔离带内播撒草籽,防止回填客土在植被未能郁闭时被暴雨冲刷而形成水土流失。
9.2排水沟设施设计沿大洲山山山脚周边修建排水明沟,排水沟深60厘米,沟底宽60厘米,沟面宽100厘米,毛石砌筑,水泥砂浆找平。
9.3施工安全措施设计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应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培训上岗,施工地段应有安全警示牌和安全防护设备。
9.4宣传工程设计为加强建设的宣传作用,建设单位应建立宣传牌,介绍建设规模、内容、期限等。
9.5森林防火措施设计方案9.5.1森林防火应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9.5.2考虑到建设区周边人为活动较多,为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应在建设区的路口或显著位置设立警示牌,宣传防火知识,护林人员应加强新造林的管护。
9.6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设计方案9.6.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9.6.2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宜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证人畜安全,减少杀伤有益生物。
10施工进度10.1整地时间: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
10.2造林时间:为确保造林成活率和项目建设按期完成,造林时间选择在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
10.3抚育时间:连续抚育3年,2018-2020。
11工程量统计表612用工量测算表6表6 劳动工资计算表造林类型工作项目进行的时间工作量劳动定额需工数工资单价(元)工资总额(元)杉木新造清理2017.1010.35亩30-50/亩5 60-100 300-500 整地2017.11-2018.210.35亩50-60/亩7 70-90 490-630 造林2018.310.35亩30-40/亩5 60-80 300-400 栽植2018.41725株40-50/亩7 60-70 420-490 抚育2018.510.35亩50-60/亩10 50-60 500-60013经费预算表7 造林材料费支出计算表造林类型材料名称所需数量单价(元)材料费总额(元)杉木新造苗木1725 0.2-0.25 345-431.25肥料80斤3/斤240农药2瓶/亩10/瓶207合计792-878.25表8 造林费用(元)总表造林类型面积(公顷)造林地清理费整地费种植费幼林抚育费补植费材料费合计每公顷成本杉木新造0.69 300-500 490-630 420-490 500-600 200 792-878.25 2702-3298.25 3915.94-4780.0714效益分析14.1森林资源动态展望建成后可使建设区森林面积增加10.35亩。
14.2生态效益建成后可使现有林地水土流失减少、水源涵养功能增加,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森林植被,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不断丰富和有效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14.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建设改善建设区生态环境,可为建设区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建设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15组织与保障措施15.1管理形式为保证建设的顺利实施,由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成立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建设的实施。
15.2建设资金管理建设单位要备足建设资金,切实保障建设的运行。
15.3提高科技含量,确保工程质量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设计,选用良种壮苗,严把造林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