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2)生活中,草木鸟兽无不可爱。旺盛的树:“樟树______,无论是______。它们总是______。”可爱的燕子:“一身______,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______,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单纯的燕子:“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聪明的蜻蜓:“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美丽的江南: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为我们展现了千里江南,莺歌燕舞,春色无边的优美画卷。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1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4.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
25.按要求写句子。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补充完整)
(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转述句)
2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中,儿童生活那样富有情趣: “小娃撑小艇,______。”“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我还积累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______,______。
1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牧童诗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两首诗中都描写了牧童的笛声,请简要分析其对刻画牧童形象的作用。
(2)这两首诗表达主旨的手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19.读一读,回答问题。(填序号)
(5)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树上的叶子______,蝉一声也不出。
(6)《弟子规》:置冠服,______,勿乱顿,致污秽。
(7)我神州,称______,山川美,可入画。
2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C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3)读《如梦令》,发挥想象,写一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反映出的情形。
14.读课文《树叶》,按课文填空。
长在树上,
树枝拿它当_____。
落在地上,
小虫拿它当_____。
漂在河里,
鱼儿拿它当_____。
飞到天上,
小鸟拿它当______……
树叶说:
“大家都喜欢我,
我真高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太阳朝我笑,鸟儿喳喳叫。
我是小学生,背上新书包。
唱歌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我们上学要做到______。
①笑②叫③不迟到
20.我会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______。
(3)春种一粒粟,______。谁知盘中餐,______。
(4)春______惊春______天,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是______。
9.下面古诗及所对应的常识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 .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乌衣巷》(刘禹锡)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10.课文背诵,按课文原文填空。
喜欢——______高兴——______
(2)将诗歌补充完整。
长在树上,
树枝拿它当______。
落在地上,
小虫拿它当______。
漂在河里,
鱼儿拿它当______。
飞到天上,
小鸟拿它当______ ……
树叶说:
“大家都喜欢我,
我真高兴!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①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②回,乡音③无改鬓毛④衰。
(3)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对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理解正确的是()
A .知道还有孩子在捉蟋蟀玩呢!夜深人静了还有一盏灯是亮着的。
B .有几个孩子一直在捉蟋蟀玩到很晚,篱笆旁的灯一直都是亮着。
南朝四百八十寺只是近黄昏
2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______。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默写古诗。
(2)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一水间:______。
②钟山:______。
(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儿童相见不相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1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
十分春:______
钟山风雨起苍黄②,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③,天翻地覆慨而慷④。
宜将剩勇追穷寇⑤,不可沽名学霸王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⑦。
【注释】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强渡长江,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②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形容匆忙。③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④慨(kǎi)而慷(kāng):感慨而激昂。⑤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⑥不可沽(gū)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⑦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成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1)你看,它把______给了银杏树,______的叶子像一把把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______。
(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______,争着______呢!
(3)小雨滴______,______便开始了。
(4)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______:______淙淙地流向______,______潺潺地流向______,______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两首诗中的“客”和“君”各指的是谁?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有何异同?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3)《古今贤文·合作篇》告诉我们合作力量大:“______,泰山移。”合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力量与智慧:”______,赛过诸葛亮。”真诚的友谊不会被距离所隔断:”______,天涯若比邻。”
27.读一读,连一连。
举着望明月报得三春晖
举杯邀明月多少楼台烟雨中
谁言寸草心低头思故乡
夕阳无限好对影成三人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对这首诗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2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①
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四月
(5)______在林中互相碰触着,______在狂风里簌簌地响,
______拍着大手。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①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②老大:年纪大了。③乡音:家乡的口音。④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