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简论企业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学生姓名黄远军学号 *************入学时间 2014秋专业企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何志清试点单位万州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 10月 30日材料目录1.指导任务书………………………………………………………………(1 )2.指导记录表………………………………………………………………(2 )3.写作提纲……………………………………………………………………(3 )4.论文提要……………………………………………………………………(4 )5.论文正文……………………………………………………………………(5 )6.参考文献……………………………………………………………………(11 )7.指导教师情况及评语………………………………………………………(12 )8.答辩记录表…………………………………………………………………()9.审查意见…………………………………………………………………()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书论文题目:简论企业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指导教师何志清职称高级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试点单位万州电大指导教师何志清写作提纲一、组织管理心理及其基本理论(一)研究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1、与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发展相接轨2、满足现代化管理实践的要求3、对组织管理相关理论的延伸和补充(二)组织管理心理的基本理论1、个体心理2、群体心理3、组织心理二、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与激励(一)、个体行为与激励1、个体行为机制2、激励及激励的功能(二)、激励及激励的功能1、什么是激励2、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三)激励理论以及应用1、激励的内容2、激励的过程3、激励的结果三、组织管理的社会心理在现实中的应用1、弹性式办公2、竞争式办公3、无等级办公4、移动式办公5、玩乐式办公内容提要企业行政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因此要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主要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如交往、沟通、竞争、冲突、指挥、组织和领导等。
企业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研究就是要重视对企业行政组织中人的研究,重视对人的潜能的挖掘和运用。
人是具有自我意识、思维、情感、意志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性高级生物,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群体和组织管理中,只有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组织效率。
因此,做好人的工作,激发人的热情,研究组织管理心理,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组织心理个体行为社会管理简论企业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一、组织管理心理及其基本理论研究企业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首要环节是研究其主体,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人作为企业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如何形成并发挥组织管理机制,从而对提高企业行政组织的管理水平,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是具有自我意识、思维、情感、意志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性高级生物,所以在群体和组织管理中不能把人等同于一般的动物,也不能等同于那些无生命的各种人造机器。
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对人的管理决不能像对待动物和机器那样,仅把看成是一个可供驱使的工具,而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心理特点等放在一个优先予以认真考虑的重要地位,按照人的人性特点和心理规律来实施对人的科学有效的管理。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组织效率。
因此,做好人的工作,激发人的热情,研究组织管理心理,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组织管理心理研究是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应用于管理实践,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专门研究在组织中个人与群体的行为活动规律。
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1、与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发展相接轨。
20世纪初泰勒的管理理论被命名为”科学管理理论”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然而,技术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无视人的精神需要、压抑人性甚至奴役人的所谓”技术专制”的倾向。
所以一些关心人类生存状态的有识之士指责西方社会是一种只见物、不见人的单面社会。
2、满足现代化管理实践的要求。
管理,简而言之就是管理者通过实施各项管理职能来协调他人活动,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过程。
因此,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管理实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对脑力劳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随之而来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变化,要求管理方式有所提高。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的普遍应用,使得企业行政组织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建立扁平式的组织,推行民主化管理正逐步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心理的研究。
3、对组织管理相关理论的延伸和补充。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组织管理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主要围绕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和企业体制改革来进行。
学者们仍在探索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任何运用西方管理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成果,逐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管理心理学。
(二)、组织管理心理的基本理论在组织管理学中做出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划分,固然是因为其人员和规模存在多少、大小的差异,尤为重要的是要在更深沉的意义上指出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研究的侧重。
1、个体心理个体是管理中的基本主题,个体研究对于各类组织开展管理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个体心理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个体心理包含丰富的心理内容,管理者要想管理好人,必须了解个性的基本知识。
个体心理即个性,其特征首先是个别性。
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个别差异,也是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性。
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彼此区别,但人与人之间、个性与个性之间又由于生理因素的共同性,这又使得个性表现出共同性的特点。
个性从构成的表现内容看是一个多侧面的复合体,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个体在各种活动中和各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的。
个性不是天赋的,主要是在社会环境和主观努力的影响下形成的。
同时,个性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生物性。
2、群体心理群体的存在是一种社会现象,群体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每个不同形态的社会都包含着许多不同的群体。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其他社会成员结成一定的群体,并通过把自己归属于一定的群体而意识到自己是属于社会的。
研究群体心理,对于揭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具体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所谓群体心理是指一个特定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与个体心理相比,群体心理具有群体共有性、群体界限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包括群体心理概述、群体沟通与冲突和群体中人际关系等内容。
3、组织心理个体、群体、组织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统一整体。
个人组成某一群体,而群体又存在于组织系统中。
当人们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发挥基本作用以达到组织目标时,一个组织就存在了。
这种组织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广泛性,使得现代管理越来越强调组织的作用。
组织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构成的人群集合系统。
具有组合资源、会聚力量,个人与机构之间的交换作用,以及适应并影响变化的环境的重要作用。
组织对其成员的心理影响,具有需要满足、行为导向的心理功能。
组织心理的基本理论就是研究在各种组织系统中,组织环境对人们完成组织目标所构成的心理和行为影响。
组织心理的基本理论主要在于通过对组织环境的分析和组织结构的设计,从而为人们提供更适宜的工作环境,以利于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发挥。
二、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与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与其所受到的激励程度有密切联系。
激励是指激发和鼓励。
激励是一个从组织成员内在心理状态到组织成员外部行为、从组织成员个人的工作绩效到整个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非常复杂的过程。
简单地说,激励大体上是一个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现实目标、目标满足需要的过程。
(一)、个体行为与激励1、个体行为机制人的行为首现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内在的愿望与冲动,即产生需要,然后人就会设计目标和方法满足这种需要,即产生动机;接下来是采取实质行动来实现动机,即产生行为;最后行为无论成功与否都会通过反馈来决定和影响下一轮行为,这便构成了人的行为机制的主要内容。
任何激励理论都离不开对这一过程某一环节的作用。
(1)需要需要是指人对改变自身当前存在与发展条件的主观渴望与内在冲动,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人对客观条件需求作出反应的一种主观状态。
需要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它在人的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2)动机动机是指人类行为的内部驱动机制,是激发和维持个人行为活动,并使之朝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内在动力或心理倾向。
动机和需要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是非常接近和相似的,但需要本身只是一种内在冲动,并无具体的对象和满足方法,而动机则是需要的进一步延伸,与能够满足需要的具体对象及满足方法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3)行为人的行为指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人体器官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分为内部行为(即心理)与外部行为(即行动),外部行为又分为本能性行为与习得性行为。
组织行为学的激烈理论中研究的主要是外部习得性行为。
人为了实现目标而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经过目标导向行动和目标行动而达到目标。
(4)反馈行为的目标实现称为成功,成功的体验会导致强化,强化可以决定下一轮行为及行为模式,比如持续、加强等;行为的目标不能实现称为失败,失败的体验会导致挫折,挫折也可以决定下一轮的性质及模式,比如中止、转向、调整等。
2、激励及激励的功能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使其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
在管理活动中,人是一种特殊而必不可少的资源,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水平即积极性的高低。
任何组织管理无非都是对人、财、物、信息四类资源的管理,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管理早已达到精确量化的高水平,信息资源的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所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正是怎样激励人的内在潜力。
具体来说,激励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吸引人才,壮大组织力量,有效地组织并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2)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中的积极作用。
(3)激发人的创造性,激发员工提高绩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