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及护理 PPT课件
频 偶发:偶然发作 率 频发:>5次/分
形 多源性——多个异位起搏点,同导联上出现不同形态 态
单源性——单个异位起搏点,同导联上出现形态相同
二、三联律:早搏有时呈规律的出现,如每隔一个或
二个正常心搏后出现一个早搏(或每隔一个后出现二 个早搏),且周而复始连续发生,即称之。
心律失常及护理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 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 次序的异常。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 起和诱发心律失常 在临床上各种心律失常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 现,表现形式较为复杂。
心律失常的分类
窦速
起源异常
窦房结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诊断
病史 1、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 2、诱因:烟、酒、咖啡、运动及精神刺激等; 3、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起止方式; 4、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5、心律失常对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如体位、呼吸、活 动等的反应
心律失常的诊断
病史
体检:包括心脏视、触、叩、听的全面检查
特殊检查: 1、ECG: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可确诊 2、动态心电图(holter ECG monitoring) 3、运动试验 4、心脏电生理检查
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称之。
窦速 sinus tachycardia
ECG特性: 1、窦性P波 2、P波速率>100次/分 (P-P间隔<0.6S) 3、通常逐渐开始与终止
窦速 sinus tachycardia
临床意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迷走神经张力降低 生理: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烟、酒、茶、咖啡等 病理:发热、贫血、休克、甲亢、心肌缺血、心衰 及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可引起。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sinus rhythm) 心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
1、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倒置 2、P-R间期0.12~0.20S 3、P波频率60~100次/分 4、最长的PP间期与最短PP间期相差<0.12~0.16S
窦性心律失常 当心律仍由窦房结所发出的冲动所控制,但频率
症状不能缓解者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窦性停搏 sinus pause (sinus arrest)
定义:窦房结在一个不同长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冲动, 导致心房及心室电活动和机械活动暂停或中断的现象
ECG特征: 1、很长一段时间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 均不出现 2、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3、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后,下位的潜在起搏点,如 房室交界处或心室可发出单个逸搏或逸搏性心律。
1、窦房结外的心肌细胞所形成 2、见于心肌缺血、缺氧、药物、 电解质紊乱、儿茶酚胺浓度增高 12、、后低除 血极 钾的 、振 高荡血等电钙3病、位、理如引洋情早起地况搏的黄、反中心复毒动、激过儿动速茶、酚逸胺搏等 增高、心肌缺血-再灌注等病理情况 3、导致持续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 ➢ 窦房结发出冲动异常 ←窦房结自律性异常 ➢ 异位冲动的形成 ➢ 触发活动 2、冲动传导异常 ➢ 折返:是快速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 传导功能障碍 ➢ 不应期的影响:生理性/病理性 ➢ 附加传导途经
窦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按发生原理
异位心律失常
被动性 逸搏 逸搏心律
主动性 期前收缩
传导异常
预激综合征 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扑动、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
按心率快慢
快速型 早搏、扑动、颤动、心动过速等 缓慢性 病窦、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 ➢ 窦房结发出冲动异常 ←窦房结自律性异常 ➢ 异位冲动的形成 ➢ 触发活动
严重可发生阿-斯综合征,甚至死亡
治疗:参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定义: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 致窦房结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引发以心动过缓 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心律失常,并引起相应症状体征 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病因: 1、心脏病变损害窦房结。 2、SA周围神经或心房肌病变,窦房结动脉供血↓ 3、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SA功能
临床表现: 十分常见,多属生理现象,无症状或有心悸感 其开始和终止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 听诊心律快而规则
治疗: 一般无需治疗,对因治疗并去除诱因 β受体阻滞剂如普奈洛尔(心得安)减慢心率
窦缓 sinus bradycardia
ECG特性: 1、窦性P波 2、P波速率<60次/分 (P-P间隔>1.0S)
辅助检查: 1、固有心率原理 2、食道调搏:检查窦房结恢复时间
治疗:无症状者应定期随诊观察
有症状者应选择起搏器治疗
(用后病人若仍有症状,+抗心律失常药物)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定义: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控制心 脏收缩所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部 位
房性 室性(最常见) 交界性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ECG主要表现: 1、持续而显著的窦缓,非药物引起,阿托品不易纠正 2、窦性停搏(>2秒) 3、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双结病变) 4、慢-快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临床表现: 心动过缓: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阿-斯综合征 心动过速:心悸,心绞痛
窦缓 sinus bradycardia
临床意义:多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生理:健康青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等 病理:颅内高压、甲减、阻塞性黄疸、严重缺氧 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病窦、急性下壁心梗等
临床表现:心排血量不足、重要脏器 供血不足
听诊慢而规则 治疗:无症状的(生理性)无需治疗
有症状可用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等
窦性停搏 sinus pause (sinus arrest)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多见,各种病因所致的窦房结功能低下
器质性心脏病,如AMI、SSS、脑血管意外等 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β阻滞剂、胺碘酮 血钾过高等 2、非病理性: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颈动脉窦过敏症
临床表现:头晕,黑蒙或短暂意识障碍; Nhomakorab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