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篇
父系: 李清照的父亲是北宋著名文人李格非,字文叔,元佑 元年(一○八六年)官太学正,与苏轼、晁补之、张耒等 游,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同具文名,被称为“苏门后四 学士”。官做到礼部员外郎及提点京东刑狱,后因党争籍 名。 李清照的伯父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的老丈人,秦桧娶 的是李清照的堂姐。 母系: 李清照的母亲王氏,乃系出名门,《宋史·李格非传》 说“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外祖父王拱辰,是宋 仁宗时期的科举状元。 夫族: 公公尚书右丞(丞相)赵挺之,丈夫赵明诚太学生, 曾任鸿胪少卿。
白描手法,短短几句勾勒出了 一幅荷花丛中扁舟摇荡,一群 水鸟受惊而飞的鲜活画面。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 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范仲淹:“都来 此事,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花开花落——象征悲欢离合 竹席生凉——象征内心寂寞 流水、落花——象征青春易逝、 光阴难留
博闻
少女时期
李清照因为生活条件优越,她天真烂漫, 热爱自然,眷恋花草,词中多描写自己悠闲 的闺中生活,对爱情的追求和自然景物。
代表作:《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 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夫 妻 相 离 思 别 之 苦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一个 愁字已经无法道尽 我无尽愁绪,戛然 而止,更升华了这 “愁”。
怎 一 个 愁 字 了 得 !
淡酒、晚风、飞雁、黄花、 梧桐、细雨、黄昏,这些 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 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 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到 黄 昏 , 点 点 滴 滴 。 这 《 次 声 第 声 , 慢 》 —
寻 寻 觅 觅 , 冷 冷 清 清 , 凄 第一句写神 态,第二句 写环境,第 三句写心情, 第二、三句 又是第一句 “寻寻觅觅” 的结果。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 叶叶,一声声,空 阶滴到明。”
兵 荒 马 乱 中 的 离 恨 别 绪
情 意 婉 绝 , 回 肠 荡 气
注释: 纶巾:配有青色丝带的 头巾。“羽扇纶巾”是儒者 装饰,形容周瑜有儒将 风度。
樯:挂帆的桅杆;橹: 一种摇船的桨; “樯橹”在这里指曹操的水 军。 故国:古战场。 华发:花白的头发。 酹:将酒洒在地上,表 示凭吊。
写出了苏 轼旷达的 胸襟
本词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 读之豪迈超旷,震人心魂。
婚居时期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婚后 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 之胜”,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赵明诚远 在他乡做官,两人分隔两地,这一时期的词 作多倾述离别相思之苦。
代表作:《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清丽明快
1127年,金兵攻入北宋汴京(今开封),徽宗、钦宗 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离开故国、家乡,南下 建康(今南京),两年后,赵明诚染病身亡。孤独一人的 李清照随南宋朝廷辗转江南各地,夫妇二人平生所收集的 金石书画在颠沛流离中几乎丧失殆尽。 孤苦伶仃的李清照,遇到虚情假意的张汝舟,再婚后 发现自己被骗,毅然将丈夫告上官府,自己也身陷囹圄, 名节被毁。 遭遇了国破家亡的惨剧,受尽了颠沛流离的劫难和折 磨,李清照又孤独又痛苦,这一时期李清照的词作则抒发 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 愁、孤独、惆怅。
注释: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的坟在四川 眉山,苏轼此时在山东 密州,相隔遥远。 幽梦:梦境隐约。 小轩窗:小室的窗前。 顾:看。 料得:料想、想来。 短松:矮松。
这是一首 悼亡词, 是苏轼的 首创。
本词运用一个独特的写法——为对 方设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亡 妻的深深悼念。
表面指眼前正下着的风雨,更象 征着他所经历的政治挫折风雨。 “谁怕”写出了他广阔的胸襟和孤 傲的性格。 定风波
别后沧桑,不知从何说起,只好 无言,这一词的运用有“此时无 声胜有声”的沉痛之妙。 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李清照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 补之等人所称赏,以才藻闻名于乡里。她记忆力很强, 在金石录后序就曾提及:“余性偏强记,每饭罢,坐归 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 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她自称“偏强 记”,必然记忆力过人,不然怎会指堆积书,而能说出 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一般人能记得某事在某 书某卷,已经算是聪明了,若能说出第几页第几行,那 真是百不一见的超人。
强识
李清照的诗词文章能卓越不群,最主要的因素是她喜 好读书,学问渊博。她经常手不释卷,不论几案及枕上, 尽都是书,终日沈醉其中。她在摊破浣溪沙词云“枕上诗 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她在金石录后序云:“甘 心老是乡矣。”甘心老死在书乡,“几案罗列,枕籍枕 席。” 屏居乡里十一年,对书史金石更加喜爱,作金石录, 校勘碑帖,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他们 几乎成了书癖,成了书迷,俭衣缩食,省下钱去买书。 李清照收藏之富,真是惊人。在靖康之乱,她仓促南 渡时,“尚载书十五车”,而归来堂,还留有书册什物“ 用屋十余间”,可见她藏书之多。她把书看作生命的一部 分,虽经靖康之变,辗转流亡,数经兵火,而依然不离身 边。
本句蕴含哲理,苏轼只是在路上淋了些雨,但他却看到了 人生哲理:自然界中有阵风骤雨,不过都会过去。人生的 旅途也是如此,会有挫折会有痛苦,但过去之后一切都不 算什么。这句话写出了苏轼经历过乌台诗案的惨痛折磨后, 不再对命运患得患失,拥有了任其自然,旷达乐观的心怀。
一枝哀婉女儿花
——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 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 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 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 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享年72岁。 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 才女”之称,被誉为“词家一大 宗”。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 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 “易安体”。
自然率真的口语
“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遹《金粟词 话》)。信手拈来的的口语化、通俗化用语,给词作 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让李清照的词有了自己 鲜明的个性。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白描手法
文学上是指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来描摹形象,不重 视修饰渲染,虽简单朴实,但却非常传神。 李清照的白描给人“冲口出常言,境界动心魄” 的感受!
自 怎 生 得 黑 ? 梧 桐 更 兼 细 雨 ,
如 今 有 谁 堪 摘 ? 守 着 窗 儿 , 独
满 地 黄 花 堆 积 , 憔 悴 损 ,
伤 心 , 却 是 旧 时 相 识 。
敌 他 、 晚 来 风 急 ? 雁 过 也 , 正
最 难 将 息 。 三 杯 两 盏 淡 酒 , 怎
凄 惨 惨 戚 戚 。 乍 暖 还 寒 时 候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chǎn)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少 年 不 识 愁 滋 味
天 真 活 泼 可 爱
---
无忧无虑 开朗活泼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第一次将“愁”赋予了 重量,用小船载不动来 体现“愁”之沉重。
苏轼经典词作赏析
本词将周瑜的年少有为与作者本 身的老大无成作对比,写出自己 空有壮志却老大无成的失落。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 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课前测:满分15分
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词的别称( )(2分) A、曲子词 B、诗余 C、小令 D、长短句 2、词的段叫做什么?请举出三个你所知道的词 牌名(4分) 3、中国文学史上的“双绝”是指?(2分) 4、宋词一共分为几个流派?请分别写出至少一 个代表人物来。(4分) 5、让苏轼的一生有了重大转变的事件是?(1 分) 6、苏轼的号事什么?他被后人称为什么?(2 分)
凄凉低沉
代表作:《武陵春· 春晚》 《声声慢》
情真切切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以 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 前成功的第一人。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沧桑的 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 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 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
注释: 吟啸:吟咏长啸。 徐:慢。 芒鞋:草鞋。 蓑:蓑衣,用棕树叶编 制成的雨衣。 谁怕:怕什么,有何可 怕。 料峭:春天的寒意。 斜照:偏西的阳光。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