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医综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试卷1

西医综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试卷1

西医综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试卷1(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在RNA和DNA中都不存在的碱基是(分数:2.00)A.腺嘌呤B.黄嘌呤√C.尿嘧啶D.胸腺嘧啶解析:解析:参与组成DNA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

参与组成RNA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只有黄嘌呤是不存在于RNA也不存在于DNA中的碱基,黄嘌呤是核苷酸代谢的中间产物。

2.DNA分子较RNA分子在化学结构上更为稳定的原因是(分数:2.00)A.两者所含碱基不同B.两者所含戊糖不同√C.两者所含核苷酸不同D.两者核苷和磷酸之间的结合键不同解析:解析:戊糖是核苷酸的重要组分。

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戊糖是β-D-2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戊糖是β-D-核糖。

DNA分子较RNA分子在化学上更稳定的原因正是因为两者所含的戊糖不同。

3.腺苷酸(AMP)的磷酸连接在戊糖的(分数:2.00)A.C5′√B.C4′C.C3′D.C2′解析:解析:生物体内多数核苷酸都是5′核苷酸,即磷酸基团位于核糖的第5位碳原子C5′上。

4.核酸分子中对遗传信息的携带和传递起关键作用的结构是(分数:2.00)A.核糖B.磷酸基团C.磷酸戊糖骨架D.碱基序列√解析:解析: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DNA的骨架,而核酸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完全依靠碱基排列顺序变化。

5.DNA分子的腺嘌呤含量为20%,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分数:2.00)A.20%B.30%√C.40%D.60%解析:解析:组成DNA的碱基包括A、G、C和T4种,两链碱基间互补的规律为A-T和G-C配对,因此A=T,G=C,由于腺嘌呤(A)含量为20%,所以A的含量为20%,G和C的含量分别为30%。

6.下列关于DNA结构的不正确叙述是(分数:2.00)A.碱基配对发生在嘌呤和嘧啶之间B.鸟嘌呤和胞嘧啶形成3个氢键C.DNA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的方向相反D.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3个氢键√解析:解析: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2个氢键。

7.符合,DNA双螺旋结构的正确描述是(分数:2.00)A.两股螺旋链相同B.两股链平行,走向相同C.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外侧√D.螺旋的螺距为0.54nm,每周含3.6对碱基解析:解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又称Watson-Crick结构模型:①DNA是反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碱基位于内侧,两条碱基间严格按A=T和G=C配对存在,因此A+G与C+T的比值为1。

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外侧。

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为3′→5′;②DNA为右手螺旋结构。

螺旋直径2nm,每周10对碱基,因此每个碱基旋转角度为36°,螺距为3.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③横向稳定性靠双链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稳定性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系,尤以碱基堆积力最重要。

8.DNA的二级结构是指(分数:2.00)A.α-螺旋B.β-折叠C.超螺旋结构D.双螺旋结构√解析:解析:α-螺旋和β-折叠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碱基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指DNA的双螺旋结构,三级结构是指DNA的超螺旋结构。

9.真核生物染色质DNA的三级结构是(分数:2.00)A.超螺旋B.结构域C.锌指结构D.核小体√解析:解析:DNA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在此基础上DNA还将进一步折叠盘曲成更高级结构。

在原核生物,DNA的三级结构为超螺旋结构;在真核生物,DNA的三级结构为核小体,它是由DNA双螺旋分子缠绕组蛋白八聚体(核心组蛋白)形成的。

其他如无规卷曲、结构域及锌指结构都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超二级结构形式。

10.下列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rRNA参与核糖体的组成B.hnRNA是mRNA的前体C.snoRNA参与hnRNA的剪接和转运√D.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解析:解析:参与hnRNA剪接和转运的是snRNA(核内小RNA),不是snoRNA(核仁小RNA)。

11.下列关于m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真核牛物mRNA有“帽子”和“多聚A尾”结构B.在细胞核内hnRNA剪接而成C.生物体中各种mRNA的长短不同,相差很大D.是各种RNA分子中半衰期最长的一类√解析:解析:mRNA的半衰期由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是各种RNA中半衰期最短的,而非最长的。

12.关于mRNA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所有生物的mRNA分子中都含有稀有碱基B.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的5′-末端是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鸟苷结构√C.所有牛物mRNA的3′-末端都为多聚A尾D.所有生物的mRNA链的长短相同解析:解析:大部分真核生物的mRNA的5′-末端为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鸟苷,3′-末端为多聚A尾。

生物体内mRNA链的长度差别很大,mRNA分子的长短决定了它翻译出的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

不是所有mRNA 分子都含有稀有碱基,tRNA为含稀有碱基最多的RNA。

13.tRNA 3′-端的最后3个核苷酸序列是(分数:2.00)A.AAAA √C.AACD.DHU解析:解析:所有tRNA的3′-端的最后3个核苷酸序列均是CCA,是氨基酸的结合部位,称为氨基酸接纳茎。

不同tRNA的氨基酸接纳茎结合不同的氨基酸。

14.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分数:2.00)A.mRNAB.rRNAC.tRNA √D.核仁DNA解析:解析: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tRNA中,其量可高达5%~20%。

DNA一般都不含稀有核苷酸。

15.不同的tRNA最主要的区别是(分数:2.00)A.含反密码环√B.含密码环C.含DHU环D.含TψC环解析:解析:已发现的tRNA均呈三叶草样二级结构。

从5′→3′依次为:DHU环、反密码子环、TψC环和相同的CCA—OH结构(氨基酸接纳茎)。

反密码环内有反密码子,反密码子的3个碱基可与mRNA上编码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碱基反向互补关系,可配对结合。

不同的tRNA有不同的反密码子,蛋白质生物合成时,就是靠反密码子来辨认mRNA上互补的密码子,才能将其携带的氨基酸正确的安放在合成的肽链上。

16.核酸具有紫外吸收的原因是(分数:2.00)A.嘌呤与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B.嘌呤与嘧啶中有氮原子C.嘌呤与嘧啶中有硫原子D.嘌呤与嘧啶连接了核糖解析:解析:核苷酸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共轭双键,因此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nm 的紫外波段有强烈的吸收,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

17.DNA的解链温度是指(分数:2.00)A.A 280,达剑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B.A 260达到变化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C.DNA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D.DNA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解析:解析:解链温度(T m )是指DNA解链过程中,双链解开50%时的温度。

A 260代表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

18.不同的核酸分子其解链温度(T m )不同,以下关于T m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DNA中G-C对比例愈高,T m愈高√B.DNA中A-T对比例愈高,T m愈高C.核酸分子愈小,T m范围愈大D.核酸愈纯,T m范围愈大解析:解析:T m值与DNA的碱基组成和变性条件有关。

DNA分子的G-C对含量越高,T m值越高,这是由于每一个G-c碱基对有3个氢键,比只有2个氢键的A-T碱基对更稳定。

T m值还与DNA分子的长度有关,DNA分子越长,T m值越大。

此外,如果DNA是均一的,则T m值范围较小;如DNA是不均一的,T m值范围则较大。

19.DNA受热变性时(分数:2.00)A.分子中共价键断裂B.在260nm波长处吸光度下降C.溶液黏度减小√D.加入互补RNA链至冷却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解析:解析:DNA变性时,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并不是分子中共价键断裂。

DNA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260nm处的吸光值增加。

DNA解链后,溶液黏度降低。

核酸分子杂交时,热变性的DNA只有经缓慢冷却才能使DNA和RNA单链重新配对杂交。

20.下列关于DNA复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将加热后的DNA~E_速冷却,有利于DNA复性B.DNA复性的最佳温度是25℃C.复性时DNA 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可形成氢键√D.复性时杂化双链只能在DNA与DNA之间形成解析:解析: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

恢复天然双螺旋构象的现象称复性。

只有在温度缓慢下降的条件下才可使其重新配对复性。

若将加热后的DNA迅速冷却,几乎不能发生复性。

一般认为复性的最佳条件是比T m低25℃的温度。

复性时,只要溶液中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就可在不同分子之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杂化双链可发生在DNA与DNA之间,也可发生在RNA与RNA或DNA与RNA之间。

21.下列有关核酸分子杂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杂交可发生在碱基序列完全互补的核酸分子之间B.杂交可发生在碱基序列部分互补的核酸分子之间C.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核酸分子之间才能杂交√D.RNA DNA分子之间可以杂交解析:解析:核酸分子杂交是指在DNA复性过程中,将不同的DNA单链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或将DNA和RNA分子放在一起,双链的再形成既可以发生在序列完全互补的核酸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在那些碱基序列部分互补的DNA之间,或DNA与RNA之间。

杂交发生在单链核酸分子之间,已具有双螺旋结构的互补双链无法进行杂交。

二、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糖苷键 B.离子键 C.氢键 D.碱基堆积力(分数:4.00)(1).维持DNA链结构横向稳定性的是(分数:2.00)A.B.C. √D.解析:(2).维持DNA链结构纵向稳定性的是(分数:2.00)A.B.C.D. √解析:A.倒L形 B.TψC环 C.三叶草结构 D.DHU(分数:4.00)(1).tRNA的二级结构是(分数:2.00)A.B.C. √D.解析:(2).tRNA的三级结构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组成tRNA的几十个核苷酸中能局部互补配对的区域可以形成局部双链,这些局部双链呈茎状,中间不能配对的部分膨出形成茎环,使整个tRNA分子呈三叶草形结构,此为tRNA的二级结构。

tRNA的三级结构呈倒L形。

三、 X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2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分数:2.00)A.核糖不同,部分碱基相同,磷酸基团相同√B.核糖相同,碱基不同,磷酸基团相同C.核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磷酸基团相同√D.核糖不同,碱基不同,磷酸基团不同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