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常用材料
1、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较好,能满足机械零 件的多种性能和用途要求,应用广泛。
常
用
2、高分子材料—原料丰富,耐腐蚀性较好, 主要用于化工设备和冷冻设备中。
的
材 3、陶瓷材料—硬度高,耐磨,耐腐蚀,熔点高, 料 主要用于切削刀具等结构中。
4、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第一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1 机械的概念 §1.2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1.3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 §1.4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准则 §1.5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性质及任务
§1.1 机械的概念
• 机器、机构及其结构组成
机械是各类机器的通称。它是人类改造自然、发展进 步的主要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接触到很多 机器。
齿轮机构:实现转动的传递。 凸轮机构:将凸轮的转动变换为顶杆的往复移动。
综合:通过上述三个机构的协调工作便能 将燃气的热能转换为曲柄转动的机械能。
结论:机器是由各种机构组成的。一部机器可能 由多种机构组成,如上述的内燃机就是由曲柄滑块 机构、齿轮机构和凸轮机构、带传动机构等组合而 成;也可能仅由一个最简单的机构组成,如电动机 就是只包含一个由定子和转子所组成的双杆回转机构。
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原则
1、载荷、应力的大小和性质
材
2、零件的工作情况——包括环境、温度等
料
的 3、零件的尺寸及质量
选
择
4、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及材料的加工可能性
原
则
5、材料的经济性——包括材料的相对价格、
加工费用、材料的利用率等的考虑。
§1.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准则
1.4.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名义载荷: 用力学公式计 算出的载荷。 计算载荷: 考虑实际工作 条件影响的载
荷。1Βιβλιοθήκη 2.3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所谓零件的标准化,就是通过对零件的尺寸、结构要 素、材料性能、检验方法、设计方法、制图等要求,制定 出共同遵守的标准。标准化的优越性表现为:
1)标准零件集中加工,成本大大降低,质量得到保证;
2)材料和零件的性能指标得到统一,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
3)采用了标准结构及零、部件,使设计工作得到简化,同 时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此外,由于具有较 好的互换性,从而简化了机器的维修工作。
目前采用的标准有:国际标准ISO, 国家标准GB,行业 标准和企业标准。
§1.3 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
整体断裂
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由于某一危险截面的 应力超过零件的强度极限而发生的断裂。
过大的残 余变形
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产生的 过大残余变形而导致的失效。
零件的表 面破坏
正常工作 条件破坏
零件表面在受到各种腐蚀、磨损和接触疲劳 而产生的表面破坏失效。
如:滑动轴承的润滑得不到保障将产生过热、 胶合、磨损等形式的失效;带传动在外载荷 超过极限摩擦力时将发生打滑失效等。
执行部件
以轿车的组成为例:
§1.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1.2.1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1) 使用功能要求; 2) 经济性要求; 3) 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 4) 可靠性要求; 5)其它专用要求。
基本要求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工作能力要求:强度、刚度、 寿命、稳定性、耐磨性;
随着机械的功能和类型的日益增多,作为组成机 械的最基本单元的零件更是多种多样。通常将机械零件 分为通用机械零件和专用机械零件两大类。
机器的组成
作为一部完整的机器,仅具有上述的机械部分是不够的 它不能完成预期的工作。从功能和系统的角度来看,机器 一般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机器组成
原动机
辅助系统 传动装置 控制系统
例如:
构件:机器的种类繁多、外形万变、用途各异。 但从机器的结构组成、机械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这些不同的机器 都是由能产生相对运动的单元体组合而成,这些单元体称为构件。 机构:具有特定结构形状和运动特征的构件组合称为机构。
机器组成示例:
活塞 连杆
气缸体
曲轴
齿轮 齿轮
•各机构的功能:
曲柄滑块机构:将活塞的往复移动转化为曲轴的 连续转动。
•机器的共同特征:
从上述例子以及对其他不同机器的分析可以得到机 器的共同特征: (1)它们都是人们根据某种使用要求而设计创造 的一种装置。 (2)它们必须执行确定的机械运动。 (3)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转换等动 力学任务。 相对于机器而言,机构主要反映机器的机械运动 传递和运动形式转换的特征。
构件和零件:
机械都是由机械零件组成的。机械零件是指机械中每 一个单独加工的单元体,例如上图(a)所示的曲轴。 构件可以是单一的机械零件,也可以是若干机械零件的 刚性组合。例如图( b)所示,它是由连杆体、 连杆盖、螺栓和螺母等零件组合而成的。这些零件之间 没有相对运动,是一个运动整体,故属一个构件。 因此,构件是运动的单元,零件是制造单元。
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使用说明 书及其它技术文件。
结束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1、根据机器具体工作情况确定作用 在零件上的名义载荷及计算载荷。
设 2、选择零件材料。
计
3、由失效形式确定计算准则并依此 确定零件主要尺寸。
步 4、根据工艺性进行零件结构设计。 骤
5、根据结构尺寸进行详细校核计算。
6、绘制零件工作图,写出计算说明书。
•结构工艺性及经济性要求。
•质量小及可靠性要求
1.2.2 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计划阶段
对所设计的机器需求情况进行 充分调查分析,明确机器功能 及约束条件,形成设计任务书。
分析机器功能,确定功能参数, 拟定多种方案并进行综合评价。
方案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文件编制
确定原动机参数及各运动构件的 运动参数,确定主要零件上的载 荷大小、特性,依工作能力设计 准则初步完成零件基本尺寸的确 定,作出零部件装配草图及总装 配图,完成主要零件的校核计算。
1.4.2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
设计准则
•强度准则、刚度准则 •寿命准则 •振动稳定性准则 •可靠性准则
§1.5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性质及任务
•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常用机构、常用的传动和通用的零部件的工作 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国 家标准的应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