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的安全行为管理精品PPT课件
人的安全行为管理精品PPT课件
人的安全行为
2、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外在因素
1)装置设备工具方面:造成判断失误或操作失误; 2)环境物质方面:造成体能下降、意识混乱、自制力下降、 反应迟鈍、注意力分散; 3)管理失误方面:缺乏教育、劳动组织不合理、缺乏检查 指导、存在隐患整改不力、指挥错误等。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忽视安全,对不安全行为熟视无睹
3)省能心理——遇事嫌麻烦、怕费劲、图省事; 4)从众心理——群体作业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別人
违章我也违章,随大流的心态;
人的安全行为
5)逆反心理——管理人员粗暴、简单,出现反感情绪; 6)厌卷心理——长期作业单调、脏、重、累作业环境,
表现对工作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责任心 减弱,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随之降低; 7)习惯心理 8)冒险心理 9)冲动心理 10)自我表现心理
其特点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尊重科学,不重视安全。 2、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一种非故意的行为,行为人
沒有意识到其行为是不安全行为。 在其信息处理过程中, 由于感知的错误、判断失误和信息传递误差造成的。
人的安全行为
三、影响人安全行为的因素
不安全行为不是凭空就有的。根据大量的 案例(比如有毒有害气体爆炸事故、沉船事故、食 物中毒事故、井喷事故等)分析得到,人的不安全 习惯来自于人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识别和 容忍危险源的能力)不高和安全习惯不佳。当然, 这三者的来源是人所在组织的安全管理方案的质量。
误而造成的。海因里希,他分析的结果是,人的不安全行 为引起了88%的安全事故;著名的杜邦公司的统计结果表 明,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美国安全 理事会NSC得到了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 起的结论。我国的研究结果说,85%的事故由于人的不安 全行为引起。所以在安全工作中,既要搞好物质的本质安 全,更要注意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安全行为
GB6441-86 中不安全行为 归纳为13类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 屑和生产用品等) 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 板、吊车吊钩)
我国GB644186附录中将不 安全行为归纳 为13类
人的缺点 知识—态度—适应力—业
1、防护不良
2、以不安全的速度作业 2、无防护装置
3、除去安全装置
3、缺陷、突起、
4、使用不安全的工具,
易滑动、腐蚀等
不安全的使用 4、机械、工具设计不安全
5、不安全的装置、配置、
人的安全行为
一、什么是不安全行为? 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有许多不安全行为,比如
一个人双手抱着两个30cm高的纸盒子,戴着墨镜下楼梯这个 动作中不安全的行为,第一,两个盒子60cm高,可能遮挡他 看楼梯的视线;第二,双手抱着东西,没有空出一只手用来 扶楼梯扶手;第三,戴着墨镜下楼本身就不安全,看不清楼 梯路况。
人的安全行为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
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
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安全行为
二、不安全行为表现形式和分类: 不安全行为可分为。
1、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识、明知故犯 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安全行为
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人自身的内在因素; 二是外界的对人的行为产生不良干扰的
外在因素。
人的安全行为
1、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内在因素(心理因素)
1)经验心理——凭工作经验,不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及程序作业;
2)侥幸心理——作业人员已经预见到作业的潜在危险, 但还是盲目的相信自己的技术和能力;
88%
混合、结合
5、布置、管理不良
6、在不安全处停留
6、照明不良、耀眼
7、使用运转中的危险装置 7、通风不良
8、说笑、打闹等
8、不符安全的防护用品
9、不用或错用劳防用品
9、不安全的工程、设施
10%
人的安全行为
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物的因素; 二是人的因素; 三是环境因素。 事实证明,大量的伤害事故主要是人的渎职或失
人的安全行为
三、影响人安全行为的因素(理论) 1、情绪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
再比如,吸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有的人吸烟过 后会随手将烟头扔掉,这是不安全习惯;也有的人找到垃圾 箱后会将烟头彻底熄灭后再将烟头扔进垃圾箱,这是安全行
人的安全行为
一、什么是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作业人员违反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人不安全行为是指可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如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使用无安全装置设 备、手代替工具操作、未佩帶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
▲结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违 反劳动纪律、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程序和 方法)等具有危险的做法。
人的安全行为
二、不安全行为表现形式和分类:
我国GB6441-86附录 中将不安全行为归纳为13类 一般归纳有五种表现形式: (1)在没有排除故障的情况下操作,没有做好防护或提出警 告; (2)在不安全的速度下操作; (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或不安全地使用设备; (4)处于不安全的位置或不安全的操作姿势; (5)工作在运行中或有危险的设备上。
人的安全行为管理
安全
※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古往今来,治国 兴邦,安全是关键.
※ 人们能承受的危险程度,这种危险 程度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人的安全行为
问题的提出: 从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看: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
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
点造成的。 *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
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人的安全行为
这个过程可简化为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 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结论 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 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状态, 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