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教案第十二章

审计学教案第十二章

2.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重点、难点)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的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授课题目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概述)
实施日程
第14周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X围和审计程序与一般审计方法,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教学重点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教学难点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结合
课程X型
项目中心课程X型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1.综合性报表审计
综合性报表审计一般是把全部审计项目划分为资产、负债、费用、成本、损益、所有者权益和财务报表等;然后,分别逐一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实施审计;最后,将上述分项目审计结果归集、落足于财务报表有关项目中,集中进行综合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在审计方法上往往采用顺查法。
2.单独财务报表审计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作业评讲,复习旧课,新课导入
15分
财务报表审计的概念
10分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10分
财务报表审计风险的归属
15分
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程序和审计方法
15分
财务报表审计的X围和内容
10分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5分
教学过程设计
实践环节
教学条件
多媒体设施
备 注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内 容
教学提示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概述
一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1. 财务报表审计的概念(教学提示1)
财务报表审计,则是由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实施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的一种审计鉴证业务。 是以社会审计为主,其他审计方式辅助介入的一种现代审计模式。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主体是社会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审计、国家审计、内部审计都可以开展财务报表审计。但是,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角度看,由于内部审计的审计结论对外不起公证作用,因此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审计不宜由内部审计担任。同时,由于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各级政府的财政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因而最适宜担任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主体,自然就是社会审计。
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逐项审计方法,通过检查、监盘、查询、验算、分析性复核、观察等方法以取得形成审计意见的确实证据。审计人员在采用审计抽样方法时,应根据企业规模大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从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样本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对样本的选取应慎重考虑因抽样而引起的抽样风险及其他因素引起的非抽样风险,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以确定证据是否足以证实审计对象总体的特征。如果审计人员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或接近可容忍误差时,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二 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程序和审计方法
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是由审计方式决定的。财务报表审计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把财务报表审计作为企业财务审计的组成部分,人们一般称之为综合性报表审计。这就是在进行财务审计时,由于财务报表是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表式报告,所以进行财务审计时将不可避免地涉及财务报表的审计。另一种是把它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项目,人们一般直接称其为财务报表审计。
1.本段旨在说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重要作用
2.展开介绍“公平”、“公正”、“公允”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内 容
教学提示
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只能够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同时,由于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X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在完成审计工作时,能够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单独的财务报表审计,则一般是从直接审查财务报表入,从总体上进行技术性审查,并从中确定进一步审查的重点问题或可疑问题;然后,针对重点问题或可疑问题,以及审计中发现的重要性问题、异常问题或风险性较大的问题,分别进行审查、取证;最后,再回复到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中,进行验证或分析评价,并形成对整个财务报表审计的结论,在审计方法上往往采用逆查法。
3.财务报表审计风险的归属(教学提示2)
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只能够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亦即注册会计师只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而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保证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和发现违反法规行为应该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同时,由于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限制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因而审计工作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担保。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的保证,注册会计师不应当、也不能对防止被审计单位违反法规行为负责,但执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可能是遏制被审计单位违反法规行为的一项措施。财务报表审计并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会产生由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即面临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就已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而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内 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