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7 代谢与平衡一、选择题1.(2019 ·杭州4)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消化食物中的脂肪【答案】D【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解析】【分析】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解答】A 、胃壁是可以收缩的,从而改变自身的体积,这样利于暂时储存食物;故A 正确;B 、胃壁的肌肉不断蠕动,类似搅拌作用,可以让胃液与食物充分混合;故 B 正确;C、胃液的pH 约为1,酸性较强,可以杀菌、消毒等;故 C 正确;D 、胃液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脂肪;故 D 错误;故答案为:D。
2.(2019 ·杭州8)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血管是()A.甲和乙B.甲和丁C.丙和丁D.乙和丙【答案】B【考点】心脏和血管【解析】【分析】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
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互相联接,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
解答】在此循环过程中,甲和丁血管内流的是含氧量低的静脉血,乙和丙血管内流的是含氧量高的动脉血。
乙血管动脉血中的血红蛋白为甲血管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后与氧结合形成,故较甲血管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不易与氧结合。
而丁血管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为丙血管动脉血中的血红蛋白经过消化器官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时与氧分离,故丁血管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较丙血管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
故答案为:B。
3.(2019 ·温州11)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箱将一张叶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 小时(如图)。
去掉铝箱,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A.AB. BC. CD. D【答案】B【考点】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即没有光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遮光部位不能产生淀粉,而不遮光的部分则会产生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不变蓝色,不遮光部分会变蓝色;故答案为:B 4.(2 019 ·湖州7)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
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B.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D. 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答案】B【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A 、根据荷叶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进行解答;B、叶柄和茎中的孔道将空气送到根部;C、光合作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物;D、根据植物的生殖发育进行解答。
【解答】A 、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与晚上都进行,故 A 错误;B、叶柄和茎中的孔道,将空气送到根部,故B 正确;C 、藕中的丰富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提供的,故 C 错误;D 、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故D 错误;故选B。
5.(2019 ·湖州11)取4支洁净的试管,①号和②号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③号和①号试管分别加入1 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pH 约为7)和1 毫升蒸馏水,将4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水浴5 分钟。
然后将③号和④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①号和②号试管,充分摇匀,再放回37℃ 的水中水浴5 分钟。
往①号和②号试管各滴入1 滴碘液,摇匀,观察发现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②号试管溶液变蓝。
这一实验可以说明()A.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B. 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C.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D. 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答案】A【考点】酶的催化作用【解析】【分析】进行科学探究时,为确保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应当使这两种环境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强弱与温度有关。
【解答】A 、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没有了,说明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 正确;B、题目中的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故 B 错误;C、题目中的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故 C 错误;D 、题目中的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故D 错误;故选A 。
6.(2019 ·绍兴11)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
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CA B 答案】B考点】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解答】A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把血液压到全身,心脏没有改变血液含氧量的功能;故 A 错误;B、肾脏形成原尿是滤过作用形成的,而滤过作用滤过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原尿中肯定含有葡萄糖;故B 正确;C 、肺呼出的气体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等;故 C 错误;D 、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
7.(2019 ·嘉兴舟山14)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
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B. 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C. 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D. 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答案】D【考点】心脏和血管【解析】【分析】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
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地方外,血管遍布人体全身。
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解答】A 、观察血液流动方向,是通过血细胞来确定的,所以要选择颜色相对浅的地方来观察;故A 错误;B 、血液的流动低倍镜即可观察清楚;故B 错误;C、通过观察血细胞流过时的排列情况来分辨动脉、静脉;故 C 错误;D、图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故D正确;故答案为:D。
8.(2019 ·台州8)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O5N4Mg ,推测叶绿素中的()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B. 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C. 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D. 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答案】C【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蒸腾作用【解析】【分析】(1)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分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解答】A. 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肯定不包括镁元素,故A 错误;B.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肯定不包括镁元素,故B 错误;C.叶绿素中的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故 C 正确;D.植物蒸腾作用是水分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肯定不包括氢元素,故 D 错误。
故选C。
9.(2019 ·金华、义乌、丽水14)某品牌加盟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
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下表表示:【答案】B【考点】酶的催化作用【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 。
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
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
【解答】由表格中数据可知,除去除去奶渍所需时间越短,则酶的活性越高,而随着温度的升高,除去奶渍所需时间先减少后增大,说明酶的活性是增大后降低;故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0(. 2019 ·宁波11)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A. 标注①B. 标注②C. 标注③D. 标注④【答案】D【考点】心脏和血管【解析】【分析】根据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图中①是动脉,血管壁厚,弹性大;②是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③是房室瓣,能够防止血液倒流;④是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故D 错误;故选D。
二、填空题11(. 2019 ·宁波16)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
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 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
这主要是植年油:物的__________ 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______ (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__________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1)蒸腾(2)甲(3)减少【考点】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蒸腾作用,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解析】【分析】甲装置在阳光下,发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乙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下,发生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解答】(1)在实验的过程中,两个装置中的绿萝都发生了蒸腾作用,水被根吸收,被茎和叶散发出去;(2)在实验过程中,甲装置在阳光下进行了光合作用,生成了氧气,而乙装置在黑暗的环境中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甲装置的含氧量较高;(3)在实验过程中,乙装置在黑暗的环境中,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有机物总量较实验前会减少;故答案为:(1)蒸腾;(2)甲;(3)减少。
12.(2019 ·金华、义乌、丽水19)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
请回答:(1)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要使镜筒上升,应向________ (填“前”或“后”)旋转粗准焦螺旋(2)血管2 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