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陀区2018年高考一模高分作文解析及范文

普陀区2018年高考一模高分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8高三一模作文:普陀区
【2017-2018普陀一模作文】
27.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选择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又可能太愚顽。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人流之中,坚守自我
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向,会成为潮流导向,然后,更多的人会走上这条道路,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我们不必自视清高,视潮流为极世俗而没有格调的风格,然后将自己与其划上楚河汉界。

其实,潮流并不总是错的,有时,它可以推进大众化的、全社会的进步。

如上个世纪汉字化繁为简运动,这一场文化潮流,极有效地提高了识字率,使汉字的使用更加轻便简单,使得全世界的汉语学习者受益。

这是进步的潮流,是文字发展的必然现象,谁都没必要跳出来唱反调,连外国媒体都用“汉字化简为繁,如同女人重新裹小脚”这样辛辣的语言来讽刺那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逆流者。

所以,尊重潮流,宽容地对待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素养。

而不假思索地唱反调,以特立独行为荣,是所有人都应当引以为戒的。

但是,尊重并不意味着遵从。

不逆流而行不代表要盲从着人群,放任他人去指引你的方向。

有人说,法国女性是最懂得优雅地装扮自己的。

为什么?因为她们会塑造属于自己的风格,不论是简约还是华美,都被用在合适的女士身上,而今春的潮流元素,会成为小而亮的装点,如手包上系着的一条丝巾,或前襟上别
着的一枚胸针。

追求时尚的同时,有着独特的个人品味,这就是在潮流中坚守自己。

换言之,如果深绿外套被所有人钟情,满大街如同一片树林,那必定是一种无趣的现象。

可是潮流往往来得汹涌澎湃,要如何做到身处其中,仍不失去自我呢?一定要丰富自己,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会有与众不同的勇气。

人们说,如果一个电视节目就改变了你的消费观,那你的管钱本事太低了;如果一本书就改变了你的价值观,那你的思想就太单薄了。

如果想要避免成为能被随意愚弄的麻木大众,就必需提高个人修养,让自己的眼界开阔,眼光独到,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真的有必要,逆流而行也有可取的时候。

人们翻阅黑白照片追忆过往,赫然发现一张相片中挤满了向希特勒行纳粹礼的人群,而其中一个男人,双手垂于身侧,十分另类。

这不是孤独,是选择,举手行礼或许很简单,但是顺从,就折辱了尊严,于是他逆流而行,于是他坚守了自己。

这样的不盲从,这样的特立独行,代表了一个人的高度。

什么时候顺从人流,宽容的走下去;什么时候逆流而行,拿出“宁跳珠江,不批孔子”的气节,每一个人心中都该有分寸,每一个人都该坚守自己的能力和意识。

不逆风也不随风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茫茫丛林,而是茫茫人海。

在社会大潮流中,每人都像碎纸片一样,很容易随风飘荡。

有人执意愚顽自守,到头来他们讨伐时代的声音,都被潮流淹没,唯有智慧应对,才能做到不逆风不随风,而保有自我。

赫尔曼·黑塞说:“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到自我,此后一生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找到自我,就等于找到了内心的中流砥柱,潮流袭来时,不会被冲昏了头脑,更重要的是,在不得已而面对潮流时,仍能清醒地有所取舍。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经历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后,许多人出于对大潮流的不知所措,而生出了畸形心理,当今许多电影中衍生出的“丧文化”,充满血腥暴力、颓废,无不显示着主流价值观的扭曲。

而中国的市场与网络也开始为了牟利,接受这种产品,可以说是全球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了。

所有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接触,不少处于迷茫期,寻找自我的青少年,由于没有成熟的判断力而内心遭受“传染”,而只有拥有自我意识的人,才知道划清自我与时代的界限,迎接全球化潮流,吸收其中的真善美以完善自身,摒弃其中的垃圾而不受其害。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局限性,自我却可以始终拥有永恒的主题,当人生以坚守、完善自我为目标时,就能够既不被潮流卷走,也可以借潮流之势进一步远航。

由此,我们更要看清时代的风向,它从哪里来,又要将我们送往何方,若对未来能有一定预见,就可以心下坦然地随风而行。

在100年前,西学东渐中的中国,正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它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文化,然而其对于传统文化简单粗暴的态度,又引发传统知识分子的抨击,若那些传统文化的拥护者意识到,新文化的主流无疑是正确的,它将彻底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而迎来民主共和的新潮流,大可不必焦头烂额地开展中西文化论战,开历史倒车。

同样10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潮流
又产生了抵制声音,而不是积极面对规避风险,对此,霍金评道:“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五年的危险,而低估未来30年的变化”。

有了正确的判断与冷静的思考,人类将会避免多少不必要的焦虑呢!
所以当强风来袭时,做一只不随风也不逆风的会思考的芦苇吧!
坚守原则
我们常发现自己陷入某种潮流,一股无形的力量把我们推向某种既定的方向,究竟是选择做一股平凡的水滴,还是做一颗顽强的石子,扎根在自己的本心呢?
现代社会给我们的回答总是杂乱无章。

这位专家提倡要适应环境,适者方可生存,那个学者又在叫我们特立独行才能独创一番天地。

众说纷纭之中,我们总会发现内心充满矛盾,因而无所知从地任由潮流摆布。

但潮流不会永远正确,也不是绝对错误的。

潮流不过是大众或媒体在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做出的反应,代表了大多数人但未必是全部人的心声。

追星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有些人狂热地崇拜某个明星,其实是精神上的寄托,可以批评他们盲目地失去了自我,也可以说他们树立了理想,为了遇见更好的自我。

辩证地看待潮流便会发觉,潮流不论对错,只是一种共鸣,但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只会发出一种声音。

正是每个人的独特造就了不同人面对潮流应持有的不同态度,因此需要坚持原则。

我们面对潮流,根据每个人内心原则的不同,会做出不同的行动。

如果潮
流正巧合我心意,倒不如“随波逐流”,同大家共同欣赏那份美好;如果潮流与我背道而驰,便把潮流的阻力化为动力,兴许哪天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竟再次和潮流相遇。

平凡的我们不能总指望自己能引领潮流甚至逆转潮流,那样的对抗只会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明确自己的方向并坚守,任凭潮流怎样,我们都能做好自己。

当然,坚守不是固执,也意味着适时的改变。

思考自身的原则是否合理,我们在与潮流碰撞的过程中会融合一些新鲜思想。

就像诸子百家发展至今日,我们没有人只会单纯的遵守一家之言,而是承认他们都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个人而言,也是如此,在与潮流的交互中我们丰满自己,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改变原则本身。

只有乐意承认缺陷,才能做出改变,才能让个人是社会的个人。

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我们需要同时聆听自己和别人的声音,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走出属于自己人生最满意的轨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