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封面1.1建筑企业基本知识1.1.1建筑企业的基本概念1.建筑企业的概念建筑企业,是指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建筑商品生产和经营,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2.建筑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有独立组织生产和进行经营管理的组织机构,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资格,能独立对外签订合同并具有法律效力。

2)有与承担施工任务相适应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

3)有与承担施工任务相适应的生产机具和流动资金,并在银行开设账户,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核算单位。

4)有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经济核算办法,能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

5)有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的手段和设施。

3.建筑企业的分类1)按企业制度分类。

2)按资产所有分类。

3)按经营范围分类。

4)按经营方式分类。

5)按企业规模分类。

6)按资质条件分类。

1.1.2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1.资质的含义2.资质等级的标准(1)施工总承包序列企业是指对工程实行施工全过程承包或主体工程施工承包的建筑业企业。

(2)专业承包序列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施工技术能力,主要在专业分包市场上承接专业施工任务的建筑业企业。

(3)劳务分包序列企业是指具有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专门在建筑劳务分包市场上承接任务的建筑业企业。

1.1.3建筑企业组织形式我国建筑企业常用的组织机构形式有两级管理和三级管理两种。

1.两级管理的组织机构形式2.三级管理的组织机构形式1.2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职能与性质1.2.1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1.企业管理的概念2.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1.2.2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是指企业经营管理所具备的作用和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可分为四个方面、八项基本职能。

1.计划与决策2.组织与指挥3.控制与协调4.教育与激励1.2.3企业经营管理的性质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二重性质,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1.3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工作1.3.1标准化工作1.标准化工作的含义2.标准的分类(1)按颁发的部门和适用范围分类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2)按标准的性质分类分为技术标准和经营管理标准。

1)技术标准是对产品生产、经营、使用中技术上的各种规定、准则等。

2)经营管理标准指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当遵守的各种工作制度、规程、准则等。

3.标准化工作的作用1.3.2定额工作及清单计价工作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占用及利用程度的数量标准。

1.3.3计量工作企业的计量、检测工作,是获得生产经营活动信息的重要手段。

获得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和全面,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和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

要严格计量工作责任制,加强挂牌管理,完善计量工具和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器具、仪表设备的配置、保管、校正、维护,并且保证正确和合理使用。

1.3.4信息工作信息工作,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所需信息进行的收集、整理、处理、传递、贮存等管理工作。

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准确、及时。

1.3.5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企业职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建筑企业的规章制度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社会性规章制度(1)技术制度包括各种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材料检验验收标准、质量检查及评定标准、施工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等。

(2)经营管理制度如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筑法、资质等级标准、定额等。

(3)财务会计制度如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财经纪律等。

2.企业内部规章制度(1)经营方面的制度如决策工作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预结算制度等。

(2)生产技术方面的制度如生产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3)财务会计方面的制度包括出纳、会计、财务、经济活动分析、审计等方面的规定。

(4)例行性工作制度包括办公、行政、保卫及综合治理、教育、医疗、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制度。

(5)其他方面的制度如责任制等。

1.3.6职工教育与训练职工教育与训练,简称为职工培训,是指对职工进行思想、文化、技术业务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1.4.1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体系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是指经营管理工作构成的系统。

1.建筑市场经营2.建设工程招投标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4.建筑企业计划管理5.施工技术管理6.建筑企业质量管理7.建筑企业劳动人事管理8.建筑企业材料管理9.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管理10.财务管理1.4.2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1.经营业务不稳定2.经营环境多变3.机构变动大本章回顾1.建筑企业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依法成立。

2.企业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对生产经营活动及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所进行的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教育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3.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指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有效地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提供资料依据、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的各项工作。

4.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根据生产经营过程的需要,建立了由各种经营管理活动组成的完整体系。

第2章建筑市场经营2.1建筑市场经营概述2.1.1建筑市场的概念及特点1.建筑市场的概念1)由业主(发包方)、承包商(承包方)和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中介服务方组成的建筑“市场主体”。

2)不同形态的建筑商品及其相关要素(如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建筑技术、劳动力、资金、设计、监理等)组成的建筑“市场客体”。

3)以招标投标为主要竞争形式的“市场机制”。

4)保证市场秩序,保护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

5)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建筑产品及其相关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2.建筑市场的特点1)建筑市场范围广,变化大。

2)建筑产品生产与交易的统一性。

3)建筑市场主要交易对象的单件性。

4)建筑市场交易对象的社会性。

5)建筑产品交易的长期性和阶段性。

6)建筑市场交易活动的不可逆性。

7)建筑市场无固定场所。

8)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2.1.2建筑市场体系建筑市场体系包括建筑产品市场,以及为建筑产品市场服务的生产要素市场和对建筑产品市场提供支持的法律体系、监督体系、社会保障体系。

2.1.3建筑市场经营的概念及内容1.建筑市场经营的概念2.建筑市场经营内容(1)建筑市场调查建筑市场调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建筑市场各类信息的工作。

(2)建设工程投标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买卖双方主要通过招标投标建立交易关系。

(3)选择经营方式建筑企业和建设单位建立交易关系,必须明确经营方式。

(4)谈判与签订合同建筑商品的交易是一种“期货”交易,必须事先签订施工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5)办理签证和中间结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使工程出现变更,有些变更会影响价格和工期的变化,因此施工中业主和承包商要进一步协调,将达成的一致意见进行签证,以便结算时变更价款。

(6)竣工结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业主与承包商应进行及时交接,当交接完成结清全部工程价款后,建筑商品才算完成最终交易。

2.1.4建筑市场经营观念1.建筑市场经营观念的含义2.建筑市场经营应具备的观念(1)以用户为中心要求建筑企业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将用户放在市场经营的中心位置,为业主提供各方面的优质服务。

(2)树立企业形象要求建筑企业在市场经营中注意树立企业形象,以取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3)讲求经济利益建筑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建筑商品交易获取利润。

2.1.5建筑企业市场经营方式建筑企业市场经营方式,是指建筑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向业主(建设单位)提供建筑商品或服务的方式。

归结起来可分为两大类。

1.承包经营方式(1)按承包的关系分可分为总—分包经营方式、直接承包经营方式、联合承包经营方式等。

1)总—分包经营方式。

①有利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统一指挥。

总包企业充当全面组织者的角色,接受政府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的监督,能较好地协调各方关系,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②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由于分包单位多系专业公司,对分包的工程有较高的施工水平,能确保工程质量;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能促进工程成本的降低。

③合同约束,责任明确。

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分别用合同的形式把各自的责任固定下来,使各方既受到合同的约束,又受到合同的保护,便于分清责任,共同工作。

2)直接承包经营方式。

3)联合承包经营方式。

(2)按承包的范围分可以分为全过程承包、设计—施工承包、施工承包等。

(3)按承包的费用分可以分为工程造价总包、工程造价部分承包等。

(4)按建立承包关系的方法分可以分为招投标承包和协商承包两种。

2.开发性经营方式(1)房地产开发这是开发性建筑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

(2)代建工程这是开发性建筑企业根据用户的要求,代购土地,组织设计、施工,建成后移交给用户的一种业务。

1.按承包关系分类,承包经营方式分为()。

2.开发性经营方式的内容包括()。

3.建筑企业的经营方式包括()。

4.按承包范围分,承包经营方式分为()。

2.2建筑市场调查与经营预测2.2.1建筑市场调查1.市场调查的概念2.建筑企业市场调查的内容(1)市场需求调查主要包括当前和潜在的用户、各种建筑类型的需求量、用户的分布情况、各种用户对建筑产品的评价等。

(2)市场供应调查主要包括各种建筑类型的可供量,建筑材料、构配件、建筑机械设备、劳务市场等的供应情况,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及技术水平等。

(3)市场竞争状况调查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分布情况及潜在竞争者的情况,竞争对手的工程质量、工期、服务态度及履约情况,各竞争对手的经营及信誉等。

(4)对建筑市场参与单位的调查主要包括对设计单位、监理咨询单位、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分包商、咨询公司、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等的调查。

(5)企业外部环境整体的调查主要包括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等。

2.2.2经营预测概述1.经营预测的概念2.建筑企业经营预测的内容(1)建筑市场预测包括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建筑市场的需求和供应进行预测,对建筑市场的竞争形势及竞争态势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及对建筑产品的类型及构成比例、对用户的要求等进行预测。

(2)资源能力预测建筑企业从事建筑商品的生产,必须具备相应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

(3)生产能力预测主要是摸清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预测将来可能发展的趋势。

(4)企业的技术发展预测包括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技术、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预测。

2.2.3经营预测的基本方法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两大类。

1.定性预测法(1)个人判断法是指征求专家个人意见进行预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