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复习指导——语言表达连贯导入:语言表达不仅是高考中的必考题目,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必要手段,是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完美体现。
本节课完美重点探究语言表达连贯这一考点。
一、考点解读:概念:连贯是语言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
((语言表达连贯——思路要鲜明且连接不断一篇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一段,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都要作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前后贯通,语意畅达。
)能力要求:D级,表达运用(要求较高,考试热点)题型:语句衔接题、语句排序题(选择题为主,兼有主观题)分值:3分(通过练习能够拿到手的分数)二、解题技巧:语言表达连贯是检测同学们对语言感悟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试题。
Q:同学们,你自己做此类选择题最快速的办法是什么?A:排除法。
——很好的办法,可很多同学还是对这类试题感到困难,觉得无从下手,那是因为完美的排除法更多的是盲目跟着感觉走,导致错选丢分。
其实,连贯不仅是字面上的衔接,更是意义上的连续。
做好此类题,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还是有章可循的。
依理依据排除是正途,注意选好后还要到原题验证(一)我们来实践一下。
(学生通过练习,总结出解题技巧)1、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周部长上了小车。
同车的除张蓝外,还有王芳。
王芳的爸爸是援外人员,已经有五年没有回过家。
杨国华躺在床上,哼起了一首时下颇流行的电视剧主题曲。
不一会,就响起了轻轻地鼾声。
①王芳今天格外高兴,因为她是去迎接爸爸的②王芳今天是去迎接爸爸的,因此她格外高兴③愉快的心情显示刚发生的事对他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④刚发生的事对他并没多大的影响,心情愉快表明这一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句终句首衔接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前后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一看:陈述对象的同一性2、和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解析:B语意方向: 梅逊/雪输A. 含短处和长处B. 包含了“短处”C. 说长处D. 偏重在感情二看:行文内容的照应性。
(一篇文章应由多个语意相对独立的意义群(句群)构成,每个句群有一个相对的意义中心,句群中的所有句子的意义,都能应指向这个意义中心。
做语言连贯主观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又要注意语义表达的前后照应。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3、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项是: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___,两颊却还是红的。
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
A、青黄脸色B、脸色青黄C、青黄着脸色D、现出青黄脸色解析:B横线前后的分句(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两颊却还是红的)的都为主谓结构。
A项(青黄脸色)为偏正结构,C、D两项(青黄着脸色)(现出青黄脸色)为动宾结构,只有B项(脸色青黄)为主谓结构,与原句相符,为正确答案。
三看: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虽然我们说,文章整体上要讲究句式的变化,给人以变化的美感,但就局部内容而言,又要讲究句式的整齐一致,这样才给人以思路清晰的感觉,才有利于语意的表达。
结构: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主动被动,陈述疑问,复句关系等)4、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我记不清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________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暗的清凉交流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上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几缕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般贯穿整个树林。
解析:B文本意境:更蔚蓝更清新/甜美的倦意A“白、玫瑰色、紫色、金色”与“蔚蓝”脱钩C“寒气、灰色”不能照应“蔚蓝、甜美”D“火的带子般”不能照应“蔚蓝清新、甜美”B“温暖、清凉”与控制句意境情调一致四看:意境风格的趋同性5、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四句话顺序恰当的一项是()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解析:D所列四句话是“某校师生”发生的一系列动作:听到广播——扔下背包——不顾疲劳——像战士投入抢收战斗(时间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五看:句序排布的合理性(无论是发表评价还是描写一段景物,写作时的思路应该千变万化,但是表述事物的基本逻辑顺序是有限的。
把握好这些基本顺序,就有助于做好连贯的题目。
)组织句子的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顺序)。
时间顺序——抓时间词空间顺序——抓方位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等)逻辑顺序——抓关联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感性到理性,主次轻重等)另外,掌握顺序还可考虑文体特征:议论类往往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说明类则可能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几种,记叙类则多以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为主,其中描写类还需要注意上下文6、以上五看是解决语言表达连贯题目的最常用思考方向,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六看语言表达的习惯性(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看音韵语气的协调性(句子押韵,陈述疑问等语气一致),因其较好理解,不再做具体说明。
(二)总结请看黑板,我们刚刚探究出来的七看并不都是孤立的,有时还要综合“七看”去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尤其是高考题更是对连贯这一考点全方位的考察设题越来越灵活,所以我们要找准解题钥匙,全面思考。
下面我们用实践来检验真理。
三、真题考场1、(2006全国2第四题)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
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②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解析:C陈述对象的同一性——(张丹、张昊)2、(2009江西第五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解析:D行文内容的照应性——先孔子后孟子(先说其人选4);5句3句都说孔孟继承关系句序排布的合理性——逻辑顺序(关联词:2个既有放一起;2句也放其后3句有也放5后)3、(2009宁夏第15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 ,点明运动会的地点A.④②⑥①⑤③B.④③⑥②①⑤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解析:C造型——阳光少年——阳光运动主题——又有长字——还将——特征——颜色(陈述对象同一性、关联词体现逻辑顺序)四、扩展延伸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宇航员每天都要在舱内活动,使自己尽快适应太空。
因为在地心吸引力很小的太空,_________,因此要靠运动锻炼体质。
A、质量感会突然消失,钙质流失特别快,骨头会特别容易变得脆弱,加上行动不易B、质量感会突然消失,行动不易,钙质流失特别快,加上骨头会特别容易变得脆弱C、行动不易,质量感会突然消失,骨头会特别容易变得脆弱,加上钙质流失特别快D、行动不易,质量感会突然消失,钙质流失特别快,加上骨头会特别容易变得脆弱解析:A 语境有“地心吸引力很小的太空”控制,故选“质量感会突然消失”。
“钙质”,“骨头”句前因后果,不能分割。
2、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
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
(6分)三亚海南晴24—32℃漠河黑龙江小雪-22—4℃大理云南多云转小雨12-24℃解析:例:①今天去三亚旅游,如果能带上一些防晒物品,会使您更加惬意。
比起三亚来,黑龙江的漠河却是另一派风光。
飞舞的雪花会让南方的朋友欣喜不已。
但请您一定多穿些衣服,以防感冒。
具体天气情况是②北方的漠河用洁白的雪花迎接来访的客人,西南的大理则以温柔的小雨期待着您的光临,加上舒适的温度,今天登临苍山,泛舟洱海,相信朋友们会流连忘返。
提醒您带上雨伞。
大理具体天气情况是五、课堂小结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
语言的连贯考查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趋势:由单句衔接向组合句衔接演变,由注重内容或形式的单一考查向内容、形式并重的综合方面演变,由一以贯之的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向主观表达题转变,并且考查的内容正朝着生活化方向发展。
要做好此题的备考工作,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技巧,灵活运用外,还要我们走出课堂,深入生活体味和实践语言,比如多看报纸,多听广播电视新闻,多进行语言交流等等,相信一定能对我们解答语言连贯题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