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导基授课计划

全国导基授课计划

理论
重点
1、重大成就如两弹一星、北斗导航、探月工程
2、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大改造、三线建设、大国外交、改革开放、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近当代历史知识
第3周
共3节
总7-9节
项目5: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项目6:中国旅游业三大市场
项目7:旅游日与世界旅游组织
理论
总37-39节
项目16:旅游诗词名篇选读
理论
重点:
李白、陆游、康有为、柳永、沈佺期、李商隐、王勃、林则徐、元好问、白居易等作品选读

第14周
共3节
总40-42节
项目17:旅游名联选读
理论
重点
太和殿、应县木塔,山海关等地名联选读

第15周
共3节
总43-45节
项目18:游记名篇选读
理论
重点:
1、龚自珍、袁宏道、徐宏祖等人游记名篇选读
(含实训)
0
习 题 课
11
复 习 课
9
考 核
3
机 动
审批人
教研组长
教务处主任
教学校长
制定时间
2020 年 9月8日
授课计划进度表
周 次
教学(实训)内容
课 型
(理论/实训)
主要知识技能目标(重难点
作 业
(有/无)
第1周
共3节
总1-3节
项目1:
第1章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取得的伟大成就
4、康养旅游、研学旅游

第5周
共3节
总13-15节
项目10:中国历史概述
理论
重点
1.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著名古代文化和遗址

第6周
共3节
总16-18节
项目11: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
理论
重点:
1、书法
2、绘画
3、史学
4、哲学

第7周
共3节
总19-21节
项目1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理论
重点
1、农学
2、中医中药
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2、中国旅游三大市场
3、旅游日与世界旅游组织
难点:
1、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第4周
共3节
总10-12节
项目8:旅游热点概述
项目9:旅游新业态简介
理论
重点
1、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旅游扶贫和“厕所革命”;
2、智慧旅游、在线旅游
3、乡村旅游、红色旅游
4、掌握中国文学知识及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5、掌握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园林艺术、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6、掌握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7.掌握中国旅游景观。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认知能力。
2、使学生了解获取旅游资讯、旅游知识的渠道、方法
3、提高学生对旅游过程中对文化知识的讲解能力。
3、天文学
4、数学
5、“四大发明”
6、其他科技成果

第8周
共3节
总22-24节
项目13: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理论
重点:
1、姓氏称谓;名、字、号;谥号、庙号、年号
2、科举制度
3、四时、二十四节气
4、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第9周
共3节
总25-27节
项目14:中国文学知识及旅游诗词
理论
重点
1、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规律

第16周
共3节
总46-48节
项目19: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概述
理论
重点:
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
2.传统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3.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4.古代建筑的等级

第17周
共3节
总49-52节
项目20:宫殿与坛庙
考试
重点:
1、宫殿的布局、室外设计
2、中国现存著名宫殿
3、坛庙建筑与祭祀
4、中国现存著名坛庙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项目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理论
重点
1、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2、掌握重要会议,如遵义会议、中共一大、二大、三大、七大、十八大等。
3、重大事件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三湾改编等。

第2周
共3节
总4-6节
项目3: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
项目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选录
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
课 程 授 课 计 划 表
( 2020 — 2021 学年 第1学期)
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授课班级1917
授课教师兰绿
教 研 组旅游管理教研组
适用专业茶旅一体班
采用教学大纲名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教材全称
(编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版)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组编写、中国旅游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
2、中国文学重要知识
3、重要文化名人、名作

第10周
共3节
总28-30 节
半期复习
理论
重点:
1、上面列举所有知识点

第11周
共3节
总31-33节
半期考试
理论
1、上面列举所有知识点

第12周
共3节
总34-36节
项目15: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
理论
重点
1.诗体流变
2.诗词格律常识
3.楹联常识

第13周
共3节
4、能够运用旅游学的基础知识分析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5、能够结合旅游者的需求分析旅游市场的开发。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正确的价值观。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尊重历史的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对旅游方面问题的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勇气。
三、考核方式:
考试方式:1、笔试
2、集中考试、集中评卷
成绩计算:笔试(60%)+平时成绩(40%)
考核标准:
1、学生考核标准
(1)最终成绩>=80分,为优秀
(2)60<=最终成绩<80,为合格
(3)最终成绩<60,为不合格
2、教师考核标准
学生合格率达85%,视为教师学期教学合格,反之视为不合格
实践教学
主要教学参考书
(名称、编者)
本课程本学期
教 学 时 数
54
周 学
时 数
3
本学期教学 ຫໍສະໝຸດ 数18课程总学时数
54









理论教学
31
编制说明:
一、主要教学内容:
1、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取得的伟大成就
2、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3、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4、中国文学知识及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18周
共3节
总53-54节
期末考试
考试
重点:
本期所学全部内容

5、中国建筑艺术
6、中国园林艺术
7、中国饮食文化
8、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9、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10、中国旅游景观
11、中国主要客源国概况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近年旅游业发展概况,中国主要客源国概况。
2、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取得的伟大成就。
3、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