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的融资历程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的融资历程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三步: 同日,Billion Ocean以馈赠方式转让238875股股份予 Oriental Gold,Billion Ocean和赵西燕女士分别转让108246 股股份和4736股股份予Project China 。 在整个上述公司中,Oriental Gold为以徐先生为全资持 股人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公司;Project China为以深圳金 蝶154名雇员、一名深圳金蝶前雇员及一名金蝶集团顾问的 代理人身份持有总共3795.05万股,并以为金蝶集团现实及 前雇员及顾问的利益而设立的全权信托的受托人身份持有 159.95万股股份,而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公司。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引入这两个新的股东,并成立新的合资企业促 成了“深圳金蝶”的第一次飞跃。:


首先,得到了将产品推向市场所需的资金; 其次,由于赵女士的海外背景,“深圳金蝶”享受 到了外资企业的待遇,这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是一种 非常重要的政府支持; 再次,由于蛇口社会保险公司是蛇口工业区的全资 子公司,“深圳金蝶”获得了工业区间接参股人的 身份,在人事、员工住房、调动乃至提干等种种 “关口”都绿灯放行,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本 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后顾之忧;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五步:上市 2001年2月15日,金蝶集团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成功,每股1.03港元发行,筹资额为8000多万港币。
案例启示

通过这一上市融资过程,金蝶本身熟悉了国际 游戏规则,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加速了 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在海外上市扩大了金 蝶的国际影响,打开了国际融资渠道,增强了 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并给 了金蝶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1.股份的全流通有利于发起人股份的流动和风险 投资的撤出,将股权结构进一步多元化,打开了迈 向国际的融资渠道;
案例启示



2.通过Project Chim在海外代表员工利益持股,以 及金蝶集团实施股票期权的制度保障,公司能够在 留住人才的同时可以节约成本; 3.上市后,公司将接受股东的监督,有利于公司 改进管理; 4.在香港上市实际上把股票卖到了全球的投资者 中,有利于增加金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提升 竞争能力。
案例
创业筹资和融资——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的 融资历程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深圳金蝶”前身为1991年11月成立的深圳爱 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在1991到1993年间, 该公司成功开发了以DOS系统为本的财务软件, 面对将该产品推向市场的资金需求,1993年8 月,徐少春决定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营企业,故 此,1993年8月,“深圳金蝶”以原来曾用过 的名称——深圳远见的名义成立为中外合资企 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万元,股东结构包 括:深圳爱普:35%;赵西燕女士:25%和蛇 口社会保险公司:40%。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在1994年8月16日,深圳远见更名为深圳金蝶 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并在1997年5月,由投资 各方按照股权比例将注册资本增到500万元。 1998年1月,由于国家保险公司投资高风险行 业,蛇口社会保险公司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作 价 200 万元转让给其他股东,正式退出“深圳 金蝶”,从而“深圳金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 民营企业。转让后“深圳金蝶”的股权结构为: 深圳爱普: 48.5% ;赵西燕女士: 31.5% ;金 蝶软件配套:20%。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三步: 2000年6月15目,金蝶集团的法定资本增加到 10万港元,并分别向IDGVC和赵西燕女士分别发行 198586股股份和187675股股份作为缴足的入账股 份,以偿付向二者收购在深圳金蝶25%和23.625% 股份的代价。并向Billion Ocean发行和配发513739 股股份,总认购价款为人民币1230.38万元,该款 项用于向深圳爱普和金蝶软件配套收购二者在深圳 金蝶的股权。并于同日完成收购。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小结: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适时地吸引外部投 资者,本着将企业做大、做强的观念,适 当分散股权,以控股股权的稀释换取资金、 换取信息、换取股权结构的开放性、换取 治理结构的延续性,这是企业能够长期发 展的关键所在。
第二次融资与飞跃: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就在蛇口社保公司退出金蝶公司的几个月之后, 世界著名的信息服务业跨国公司——美国国际 数据集团(IDG)设立的“太平洋风险投资基 金”主动向金蝶公司伸出合作之手。 经过反复磋商,1998年4月,太平洋风险投资 基金投资合43万元入账作为注册 资本,占变更后注册资本的12.5%,其余部分 作为资本公积金,为此,“深圳金蝶”注册资 本增加到571.43万元。
第二次融资与飞跃: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1999年8月,金蝶软件配套将其所占“深圳金蝶”股 份的5.83%转让给深圳爱普。 1999年9月,太平洋风险投资基金将其所占“深圳金 蝶”股份的12.5%转让与IDGVC。 1999年10月,IDGVC签署再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的 补充协议,其中95.24万元入账作为注册资本,其余 部分转为资本公积金,“深圳金蝶”将注册资本增加 到666.67万元。 至此,IDG实际向深圳金蝶累计注入人民币2000万元, 占变更后注册资本的25%。股权结构如下: 深圳爱普: 41.375%;IDGVC:25.000%;赵西燕女士: 23.625%;金蝶软件配套:10.000%。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二步: 2000年1月17日,Oriental Gold和Billion Ocean分别转让24375股和2039股股份予IDGVC, 每股股份作价0.1港元,Billion Ocean和Project China分别转让14961股和10000股与赵西燕女士, 每股作价0.1港元。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四步: 2001年1月30日,金蝶集团的全体股东会议决议通过, 将公司的法定股本9990万港元增加至1亿港元,其中4375万 港元作为已发行股本,分为43750万股缴足或者入账列为缴 足的股份,另外5625万股本,分为56250股股份用于发售。 同时决议通过:当5625股股份发售后,其溢价部分作 为资本公积金入账后,其中3490万港元将转为缴足股本用于 缴足43750股股份中入账列为缴足的股份。 自此,全部的重组完成,相关的法律文件业已齐备,金 蝶集团具备了发行上市的条件。
第二次融资与飞跃: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小结: 作为现代新兴高科技企业,在发 展的不同时期,引入风险投资是一种 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与国际先 进管理接轨的有效方式。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一步:
1999年9月22日,按照开曼群岛公司法在开曼群 岛以Kingdee Software company、Limited的英文名 称注册为获豁免公司。法定股本为5万港币,分为每 股面值0.1港元的50万股,按照公司章程大纲的认购 人Nicola Melia及Sophia Dilbert各自获发及配发一股 股份,其后二人将股份于1999年10月8日转让予 Oriental Gold。同日,公司更名为金蝶国际软件集团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蝶集团),该中文名字沿用至 今。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一步:
同日,本公司以面值发行及配发24373股股份予 Oriental Gold,用以换取现金,并按照面值分别向 Billion Ocean、IDGVC、赵西燕女士和Project China 分别发行17000股、25000股、23625股及10000股股 份,以换取现金。 作为重组和海外上市的重要一步,于开曼群岛注 册的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向深圳市外商投资局 申请收购深圳金蝶原有股权人的全部股份,深圳市政 府于1999年11月10日批准了该项收购。同时,于 2000年3月向中国证监会递交申请材料,申请境内资 产海外上市,2000年7月份得到了证监会的批准。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引入这两个新的股东,并成立新的合资企业促成了 “深圳金蝶”的第一次飞跃。:


再次,赵女士的加盟,并利用其海外关系随时向公司提供最 新的技术动态,这促成了在1996年,DOS版本还一统天下的 情况下,“深圳金蝶”率先开发成功基于WINDOWS的财务 软件,并一举奠定了其在财务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合资企业解决了企业的股权结构问题, 为再筹资奠定良好的资本平台和股权结构平台,加之,在合 资后,赵女士和蛇口社会保险公司均不参与公司的直接管理, 总经理仍由徐先生担任,这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 具有优越的延续性,可以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治理制度 保障。
第二次融资与飞跃: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通过引入IOC的投资,为“深圳金蝶”带来的不仅是 资金,更重要的是获得了IDG广泛的国际商业资源、 先进的管理文化和长远的发展眼光。 IDG作为风险投资方不直接参与投资对象的日常管理, 而“深圳金蝶”却可以要求IDG参加金蝶的市场活动, 以扩大“深圳金蝶”的影响力。因此,这是一种典型 的现代风险投资双赢战略。 风险投资的引入使得“深圳金蝶”迅速形成了遍布全 国的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分支机构由21家增加到37 家,代理商360家,研发与行销方面的员工由300人 增加到800人。风险投资的引入缩短了“深圳金蝶” 的发展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