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对照的原则
♦对照的作用:分离处理效应(排除偶然的非处理因素的干扰)。
•常见的对照方法:
(一)空白对照:如疫苗、中毒试验
(二)实验对照:如两种药物疗效比较
(三)标准对照:如正常值(常模)、标准值对照(四)自身对照:如服药前后、减肥试验
(五)相互对照:如几种药物互相对照
(六)历史对照:如蚊虫密度(一般不可取)
二、均衡的原则
又称齐同原则,要求有关的非实验因素尽可能相同。
随机抽样是达到均衡性的一种手段。
三、随机的原则
随机≠随便
随机是指受试个体有同等的机会分配到各组
例10.1 将10头动物应用随机数字表分配到甲、乙两组(用表10-1)。
动物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随机数字 6 3 2 9 3 3 6 3 3 8 组别乙甲乙甲甲甲乙甲甲乙
1)将动物编号(可随便)
2)表10-1中取10个随机数(21行21列开始往下。
实际上可随便指定开始点)
3)约定双数为乙组,单数为甲组,得各个动物组别
4)从甲组中随机抽一头到乙组(若需两组相等)
1)将动物编号(可随便)
2)表10-1中取10个四位的随机数(21行21列开始往下。
实际上可随便指定开始点)
3)约定单数为甲组,双数为乙组,得各个动物组别
4)约定前5个序号对应的动物为甲组,其余为乙组(按计划的例数分配,一次分组成功)
动物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随机数字 6847 3663 2207 9206 3468 3472 6395 3082 3191 8483 序号 8 6 1 10 4 5 7 2 3
9 组别 甲 甲 乙 甲 乙 乙 甲 乙 乙 甲
四、重复的原则
重复是指有一定的例数
要素:
1)第一类误差α=?(0.05)
2)第二类误差β=?,或检验效能1-β=?(0.80)
3)精度要求,如δ=μ1-μ2
4)观察值的变异度,如总体标准差σ的估计值S=?(经
验估计或预试验)
1.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
2
)(⎥⎦⎤⎢⎣⎡
+=δβαS u u n
双侧u 0.05=1.96 u 0.20=1.2816
单侧u 0.05=1.645 u 0.20=0.8416
S 为总体标准差σ的估计值
2. 两样本均数比较
221)(2⎥⎦
⎤⎢⎣⎡+==δβαS u u n n
第二节 医学实验三要素 医学实验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份,即处理、对象和效应。
例如,观察某降压药的效果,某降压药就是处理,高血压患者为对象,血压值的下降则是效应。
(1)处理(treatment)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者欲观察的作用于实验单位并引起直接或间接效应的因素,称为处理。
医学研究中,除了“处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外,还有一些“非处理因素”(又称干扰因素)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制作培养基的条件、培养基放置的位置和时间等。
这些因素均可影响污染程度的观察值,它们混杂于处理因素之中,起着干扰作用。
在确定处理的同时,根据专业知识与实验条件,尽可能找出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的重要的非处理因素,以便排除或削弱其影响。
在同一项研究中,处理因素应该标准化,即研究过程中
处理应该自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因任何原因中途改变。
(2)对象(subject)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实验对象可以是人、动物,也可以是某个器官、血清、细胞等。
在实验进行前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作明确的规定,以确保研究对象的同质性(homogeneity)。
所有满足条件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之总体;参与实验的研究对象就是样本。
只有当样本具有代表性时,所得研究结果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
(3)效应(effect)效应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结果。
一般通过适宜的指标(即变量)来表达。
实验指标和测定方法的选择事关研究的成败。
选择指标的依据是:有效、精确和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