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XX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各专业负责人目 录第一篇 设计说明第一章 总说明第二章 总平面 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 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第六章 暖通设计说明 第七章 电气初步设计说明第八章 节能、环保设计说明第九章 招标设计第二篇 工程概算第三篇 设计图纸专业名称 姓 名职 称 执业资格 (签字盖章)法人代表 工程师项目负责工程师专业负责工程师建筑专业 工程师结构专业 工程师给 排 水工程师暖通专业工程师电气专业工程师第一篇设计说明第一章总说明一、概述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拟建于XX县人民医院东南侧,占地面积1214.235平方米,建筑面积5849.47平方米。

门诊楼呈“一”字型布置,东西长65.30米,南北宽18.00米,建筑总高度23.85米,为五层(局部六层)框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等级为三级。

建筑场地内现状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已具备了建设住院部楼的各项条件。

二、设计依据1、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张发改社会〔2007〕50号)《关于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XX县城乡建设局出具的《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选址图》;3、西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第五工程处提供的《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及工程建设标准及强制性条文。

5、我院与XX县人民医院签订的《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的设计合同》。

6、XX县气象参数:见下表三、设计范围:我院负责完成拟建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概算的设计工作。

室内装修按国家规定,只承担一般装修、特殊装修另行委托设计。

四、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本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住院楼的综合性,并结合医院周围环境,通盘考虑,合理布局,使所建建筑与环境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医院院的环境质量,为城市建设增彩添色。

2、积极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达到先进合理,经济安全,洁净卫生的要求。

3、注意环境保护,对影响环境的废水、废气、噪声进行处理。

序号项目单位XX1 年平均气温O C 7.52 年极端最高气温O C 38.73 年极端最低气温O C -314 年平均相对温度%575 年平均降水量mm 107.76 年最大积雪深度cm 147 年最大冻土深度cm 1.238 基本雪压KN/m20.19 基本风压KN/m20.510 年平均风速m/s 2.011 年最大风速m/s 2.112 年主导风向西北风13 年最多沙尘暴日数日334、重视消防安全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火设计规范。

5、注重节能,按照节能规范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

五、能源供应及公用设施条件1、供水:由市政管网引入三条供水管,管径DN100MM。

2、排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场地南侧。

3、供电:从城市电网引入一路380V电源,二级负荷。

4、供热:由医院自建锅炉房供给,燃料为煤。

六、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设场地场地土类别为II类,属中软场地土。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无影响。

场地内无饱和的粉土及粉细砂层,无地震液化现象。

七、总指标:1、建筑占地面积:1214.235m22、建筑面积:5849.47m23、总占地面积:23225.36m24、容积率:0.255、建筑密度:25.6%6、停车位:157、绿化率:37.30%8、用电设备安装总容量kW9、日用水量m3/d 10、采暖热负荷kW11、总用钢量T12、总概算:159.33万元13、病床数: 312床,建筑面积指标:18.75m2/床。

第二章总平面一、场地概述:本工程位于XX市XX县人民医院内。

二、总平面布置:根据拟建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地块现状,拟建建筑位于XX县人民医院院内,座南面北,东西长65.30m,南北宽18.00m,周围市政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整洁、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良好。

该地既符合规划要求又方便建设。

其入口处院内布置绿地及停车场,美化了建筑和乡镇环境,创造出较为优美的空间环境。

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依据的文件,资料名称见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2、依据的主要设计规范:(1)、《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BJ49-88);(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2002版部分);(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3、设计要求本工程建筑等级三级,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Ⅲ级10年。

二、平面设计:1、本着严格分区,严格流线,互不交叉的原则;2、在平面布置中按接诊-检查-治疗(病房)-监护的流程安排房屋。

3、本着方便治疗,合理布局的原则住院楼平面布置如下:一层:为儿科和妇产科病区,设有病房、护理站、医生值班室、消防控制室、设备室、中心药房、卫生间等房间。

二层:为内科病区和检验功能科病区,设由病房、护理站、医生值班室、处置室、卫生间等房间。

三层:为重症监护病区和手术室,设由病房、护理站、医生值班室、手术室、消毒间、更衣室、淋浴间、卫生间等房间。

四层:为外科病区和中医科病区,设由病房、护理站、医生值班室、处置室、卫生间等房间。

五层:为骨科病区和五官科病区,设由病房、护理站、医生值班室、处置室、卫生间等房间。

六层:为附属用房,设由电梯机房、水箱间、库房等房间。

三、竖向交通及层高:1、竖向交通:根据规范要求设三部防火疏散楼梯和一部病房电梯,即能满足整幢建筑垂直方向人流交通的需要,并符合多层建筑防火疏散的要求。

2、层高的确定:根据规范要求,以及综合考虑结构构件和管道所占空间等因素,确定建筑层高一层3.9米,二层为3.9米,三层为3.9米,四层为3.9米,五层为3.9米。

四. 立面造型:门住院部楼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结合工程性质及周边环境,本设计从整体入手,创造出一个新颖大方,富有时代特色的建筑。

外墙为米黄色外墙瓷砖,综合平面布局采用对称设计,利用凸凹及虚实对比等手法,丰富细部处理。

五. 主要建筑用料:1、内装修用料:详见图纸建初-02,对洁净度要求高的手术室内装修地面采用嵌铜条的水磨石地面,墙面采用不开裂、阻燃、易清洗、耐碰撞的装配壁板。

踢脚与墙面平起,踢脚与墙面交接处的阴角必需做成≥R40MM的圆角,内墙体转角和门的竖向侧边的阳角为圆角,手术室窗为双层密闭窗。

2、外部装修用料:详见图纸建初-023、屋面做法:本工程属多层民用建筑,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设计,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10年,一道设防。

本工程屋面为不上人屋面〔做法见甘02J01-屋Ⅲ4卷材自带保护层屋面〕,选用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60厚挤塑聚苯板做保温层。

4、门窗:为便于节能与封闭隔离,一层门厅为大玻璃门,走廊及楼梯间门为二级防火门,其余内门均为免漆门,外窗均为白色塑钢框中空玻璃推拉窗,门窗统计表详见图纸建初-02。

六、消防设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全楼设自动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控制室设于一层,有直接对外开门,面积25.2 m2。

六、无障碍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住院部楼西侧入口处设1.50m宽,坡度为1:12的无障碍坡道。

在每层卫生间处设无障碍专用厕所。

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县人民医院院内,主体五层(局部六层),框架结构,结构总高度为13.850米(室外地坪至六层屋面板板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

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属超长结构,为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并方便施工,设置一道后浇带。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1、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w0=0.5kN/m2(2)、基本雪压:s0=0.1 kN/m2(3)、最大冻土层厚度:1.23米(4)、地震基本烈度:7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

(5)、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乙级(6)、建筑场地类别:Ⅱ类(7)、建筑重要性系数:1.0(8)、结构安全等级:二级(9)、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10)、钢筋混凝土环境类别:室内为一类;基础屋面为二类b;(11)、本工程结构设计软件采用XX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的PKPMCAD系统软件。

2、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设计依据的工程勘察报告为西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第五工程处2008年5月编制的<<XX县人民医院住院部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85059),其主要内容如下:(1)、勘察场地位于XX县人民医院东南角,原XX县城粮食仓库院内,地貌上属于黑河及山丹河在平原形成Ⅰ~Ⅲ堆积阶地,拟建场地位于黑河II级堆积阶地上,场地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场地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根据其工程地质特征划分为以下3个工程地质层;①素填土:黄色,干燥,松散,以人工回填的粉土为主。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底埋深0.6~0.9米,层厚0.6~0.9米。

②粉土层:黄褐色,稍湿-饱和,稍密。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底埋深7.4~8.9米,层厚6.7~8.2米。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③砾砂层:黄褐色-青灰色,饱和,中密。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稳定,厚度大、未揭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2)、地下水及地震液化问题:①地下水:勘探地下水埋深较大,工程施工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建筑物的影响。

②地震液化:场地内无饱和的粉土及砂土层,故本场地无砂土液化现象。

3、采用的规范:(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8)、《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2002部分版)(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三、楼屋面均布活荷载(设备用房活荷载由工艺提供)1、不上人屋面:0.5KN/M22、会议室:2.0 KN/M23、走廊:2.0 KN/M24、办公用房:2.0 KN/M25、病房、手术、消毒、待产室:2.0 KN/M26、楼梯:3.5 KN/M27、卫生间:2.0 KN/M2 8、门厅:2.0 KN/M2四、建筑用料:1、混凝土:除基础垫层为C15外,其余均为C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