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第六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生命过程理论主要观点

埃尔德(GlenElder)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过程理论,把理论视 角从家庭主要成员(夫妻)转移到家庭成 员个人的发展历程,研究个人从儿童经历 成年、结婚、为人父母到晚年的生命过程 中家庭的变化。生命过程理论的提出,使 人们注意到个人、家庭与社会三个层次变 迁的关系。
LaRossa,Reitzes符号互动论的三个 论题、七个假设


论题一:人类的行为受个人的想法深深影响着的; 它是经由计划、反刍、有效的行为。 假设1:人类针对事情的行动是基于意义上的,这 也是布鲁默对互动的解释,即认知的意义是来自 于刺激感觉与行动之间。 假设2: 意义是来自人与人之间互动 的过程;米德 解释意义是来自符号和解释的分享。 假设3: 意义是 被操纵的,是可以修正的,是经 由人在处理事情时的解释过程。
家庭发展理论主要建立在以下四个 假设之上
①人们是行动者,也是反应者; ②家庭成员的增加与减小是互动的重要变 项; ③家人在同一场景的互动不同于在不同场 景的互动; ④急速的转变(如新生儿的诞生),会导 致家庭结构的转变。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

杜瓦尔认为,就象人的生命那样,家庭也有其生 命周期和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各种任务。而家庭作 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 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范;③人的 愿望和价值观。家庭的发展任务是要成功地满足 人们成长的需要,否则将导致家庭生活中的不愉 快,并给家庭自身发展带来困难。具体而言,家 庭生命周期包括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新婚期、 育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时期、空巢 期、中年父母期、老年家庭成员,每个阶段有不 同任务。

希尔指出:“家庭因为家庭成员对家庭的 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与来自社会的期 待和环境的因素,促使家庭在不同阶段有 所改变,因此其提出“家庭发展”而言, 有三个互相关联的重要现象:1、家庭发展 是一个组织的与互动的现象;2、它强调家 庭生涯中家庭行为的相互与延续关系;3、 确认“发展”是改变的来源,包括有功能 性改变上的要求,及生活压力的发生。
杜赫提出的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家庭关系是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家庭互动的模式,可以代代相传。 家庭健康与否,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 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皆要被重视)。 家庭有否弹性,是家庭功能达成的关键;即家庭越有弹性 (可塑性),就越能协助家庭有良好功能。 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的三角关系来探讨(婚姻与 亲子)。 个人的问题,经常与其家庭的互动模式和家庭价值观有关。 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主要系统的改变。 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新系统。
第六章 家庭社会学的 主要理论
1. 2. 3.
4.
借用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观点,理论的作用主 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 结果 有理论的引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 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 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 反三的效果 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 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地理论,借 以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2、社会冲突理论运用在暴力家庭
从冲突理论来解释家庭暴力,有两个假设:


(1)家庭生活会出现冲突; (2)社会阶层化的合法性和权力的不同,允许家中 居较高权力者用暴力对待家中权力较少者。这也是西方社 会最常使用的“权力与控制”的不平等两性关系来定义婚 姻暴力,包括使用武力、胁迫、经济控制、隔离以及男人 特权,对其配偶行使身体、心理、经济、性的虐待 另外就儿童虐待案例而言,父母视子女为其财产,因 此为了控制子女而行使暴力。由此可见,钱力、拳力与权 力涵义相同,“钱力”与“拳力”会提升“权力”,因此 得以控制另一方,此即为权力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家庭冲突。 实务工作者介入的目的在促使家中权力重新配置,使受虐 待者可以在家中拥有平等的权力。而这也是我们倡导男女 两性平权社会,以作为家庭暴力防治的最根本工程,也可 以说是冲突理论的运用。
结构功能理论观点的基本假设

① ②


结构功能论运用到家庭社会学及既爱他那个社会 工作研究中,就是把家庭视为社会系统的而一个 组成部分,它可以在生理上、心理上满足其成员 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维护社会现存的结构。 具体来说,结构功能论在家庭社会学及家庭社会 工作中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 家庭和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关系 家庭大系统和家庭子系统的关系( 如夫妻、亲 子) 家庭和人格的关系 这三个方面本身也是互为一体的饿。
论题二: 注重在发展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符号互动论认为一个人对其位置行为的处 理,是因为人们有一个社会我与互动我。 假设4: 个人并非生下来就业自我的概念, 自我概念是来自社会的互动 假设5: 自我概念一旦发展,会对行为过程 提供一个重要的动力。米德指出:个人对 他自己的反应评估,是受一般人观点的影 响的。
符号互动论的假说

符号互动论的一个重要假说就是,社会化 的人是能应用象征符号和语言进行思想交 流的人,他既是行为者,也是反应者。社 会化了的个人不仅能对来自外界的刺激做 出反应,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对包含解释和 预期性自己的两种象征性环境做出反应。 简单地说,这种假说认为一个人可以有独 立的替代他人角色的能力,即他可以从别 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因此,我们能“设 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进行思考”。
第三节 结构功能理论

社会学中功能理论的分析代表:帕森斯 其观点是,家庭的中心特点是均衡,家庭结构的 稳定性事不言而喻的,其主要功能在于重新确立 外部世界打乱了的和谐均衡状态。他认为,丈 夫—夫妻和妻子—母亲者两种角色是男人和女人 的天性决定的;男性角色的工具性和女性角色的 表意性在家庭内部设定一条固定不变的分界线。 不仅在家庭内部,而且在宏观社会结构中,两性 的不平等都是永恒不变的事实。




组成家庭系统的诸要素,不是个体的人,而是人与人呢之 间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自身的控制调节机制,以便使家 庭沿着既定的目标向前发展,保证正常的运作方式。这种 控制调节包括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两个部分。 自我控制是家庭内部具有的在微观控制家庭成员的思想和 行为,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的机制。 社会控制机制实际上是将家庭系统纳入社会总系统中,依 靠社会的影响力量来维持家庭的稳定,当家庭受到经济系 统、职业系统、医疗或法律系输出的各种信号,从而产生 相应的调节和整合使家庭的变化发展与社会的变化发展协 调一致。 家庭的控制调节机制说明家庭系统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并具有开放式特性,在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中,它能够自行 从有序状态转向无序状态,又能够从无序状态转向新的有 序状态。
第四节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理论应用在家庭的主要观点包括:
(1)社会冲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冲突存在于任何社会互动形式中, 同样也存在于家庭生活及家庭互动关系中。 (2)个别行动者会依其个人的喜好行动,包括需要、价值观、目标及资 源,因此在其日常生活与人互动中会有各种理由诠释其欲求、利益及追求的 方式,因此不可能要求每个行动者都是为了达到社会最大的利益而行动。 (3)无论是就个人或是团体而言都会有冲突发生,运用在家庭时情况亦 同,如家中不同的成员会有其不同的目标、价值、兴趣及时间规划,且会与 家中其他的成员产生冲突。 (4)家庭的冲突也可能来自于同样的目标与兴趣,但限于资源(爱、注 意、权力、金钱)分配的不足,因此会有竞争。家庭冲突论者视个人喜好作 为了解家庭关系及互动的主要因素。 (5)家庭是劳动力来源的体系,会影响家庭的权力、性别关系和生活; 通常,家中的男人参加工作赚钱养家,而女人则负担家中未领薪的劳务,这 种状态成为主流社会典型的“家庭形态”,由此男人在家中成为拥有较高权 力者。 (6)“权力”(power)是家庭冲突理论的重要概念,存在于家庭内外 系统之间,而这会受社会文化、阶层的影响,如就家庭内而言,与性别、年 龄有关。

论题三: 人类是社会性的,不会超过社会 化的。 假设6: 个人和小团体是受外在大文化和社 会过程的影响的。 假设7: 个人是经由在每天生活中的社会互 动外塑而成的饿,即个人是在社会结构当 中被塑造出来的。


小结: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符号互动论比较强 调人们的价值系统(认知)和解释(意义)对家 庭事件和行为的影响,强调(符号)沟通方式在 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意义对情境的依赖 性。家庭对某个事件的定义,是根据其家庭的价 值系统和对事件的解释的反应,而这是影响家庭 如何因应这个事件的主要因素。家庭的认知,即 对某个家人的期待与对事件的定义,是受社会规 范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来 自于其社会化过程以及与其互动的社会团体,特 别是对它来说的“有意义的他人”或者说参照群 体。







家庭生活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 1,新婚期 妻子丈夫 •发展相互满足的婚姻生活•怀孕及即将成 为父母的适应•适应彼此的亲戚网络 2,育儿期妻子——母亲丈夫——父亲女儿——姐妹儿子——兄 弟•适应新生子女的诞生、成长•发展一个可以满足的双亲、新生 儿的家 3,学龄前期妻子——母亲丈夫——父亲女儿——姐妹儿子—— 兄弟•以激发性、成长方式适应学龄前期子女的重要需求•充沛的 精力适应及因对子女需求,父母因此缺乏隐私 4,学龄期妻子——母亲丈夫——父亲女儿——姐妹儿子——兄 弟•有学龄子女的家庭以建设性方法适应社区的生活•鼓励子女教 育上的成就 5,青少年时期妻子——母亲丈夫——父亲女儿——姐妹儿子— —兄弟•青少年在自由及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发展中年父母(子女 已成年)的兴趣和工作 6,空巢期妻子——母亲——祖母丈夫——父亲——祖父女儿— —姐妹——姨、姑儿子——兄弟——舅、伯叔•成年子女离家就 业、服兵役、上大学、另组新家庭等等。•维护支持性家庭关系 7,中年父母期妻子——母亲——祖母丈夫——父亲——祖父•新 的婚姻关系重建•维护老的及年幼的亲属关系8,老年家庭成员寡 妇/鳏夫妻子——母亲——祖母丈夫——父亲——祖父•因对丧偶 及独处•亲近家人或适应老年生活•适应退休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