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油价走势分析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油价走势分析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未经允许请勿引用
第280期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2006年10月13日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油价走势分析
内容提要: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疲软的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

总体看来,2007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长速度将维持在4.9%左右,经济发展环境将更为复杂。

美国经济在房地产业走弱、高通胀的影响下,出现疲软。

日本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缓解了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亚洲新兴经济体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中的活跃因素。

国际油价由快速攀升转入下跌,但中长期走势并不清晰。

中国受美国经济疲软影响较小,增长速度仍将维持在10%左右。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油价走势分析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
一、国际经济走势分析
(一)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有所趋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估,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由今年预估的5.1%降至4.9%;美国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2007年经济成长率将由3.4%放缓至2.9%;日本成长率将由今年的2.7%减缓至2.1%;欧盟经济体的成长率会由今年的2.4%下滑至2.0%;中国经济与今年预估值相同,将在10%左右;韩国的经济成长率却会由今年的5.0%下降至4.3%。

总体来看,全球经济的成长率较今年的预测值都有所下降,全球经济将转入较平缓的增长期。

(二)美国经济疲软,新兴经济体仍将是世界经济的活跃因素
1、美国房地产业走弱,经济出现疲软
进入2006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走软,标志美国经济开始放缓。

有研究显示,2001年至今,楼市升温为美国经济增长每年至少贡献1个百分点。

2005年,房地产业为美国经济贡献了2万亿美元,在经济规模中占16%。

2006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及预期
季度增长速度预测值
一季度 5.60%(2003年三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
二季度 2.60% 2.90%
尚无具体数据(8月份核心通胀率为2.8%,仍
2.60%
三季度
高于美联储设定的1%~2%的适宜区间上限。


四季度- 2.60%
二季度美国房屋销售下降,比一季度少10万套,房价涨幅减慢(仅4.7%),8月旧房销售量连续第五个月下跌。

房地产业的走弱,放慢了美国经济增长
速度。

根据有关预计,因美国房地产市场放缓和汽车生产商纷纷减产,2006年下半年平均增长率将为2.25%,2007年房价的下跌将使美国经济增长消减
1.5个百分点。

2、美国经济疲软将影响其他经济体,但新兴经济体仍是世界经济的活力所在
作为全球经济大国和全球经济的动力,美国经济增长放慢将波及全球经济,特别是对依靠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

中国经济增长的一部分依赖于美国的消费需求,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疲软、经济的放慢,将使中国的航运、低端电子制造、家具和纺织行业等受到冲击。

汇丰银行预测,亚洲区整体经济增长率将会降低0.2个百分点,至5.8%,其中香港经济增长4.8%,内地经济增长为8.5%。

虽然亚洲经济增长明年将放缓,但幅度较小,且仍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据有关机构预测,200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从今年的10.7%小幅度放缓至9.8%,到2008年将降至9.3%;日本经济今年预期增长2.8%,明年为2.1%;新加坡经济将从今年7.3%放缓到2010年的4.7%;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由7.6%提高到7.8%。

二、国际油价趋于下滑,一路跌破60美元/桶
石油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油价波动较大。

2005年国际油价呈现周期性波动,全年分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四个阶段。

2005年国际市场油价总体走势分析
第一阶段上涨源于需求增长预期和剩余生产能力不足
第二阶段回落源于原油供大于求,及国际市场原油需求进入淡季
第三阶段飙升由于一系列意外事件的冲击,油价突破70美元/桶
高位
第四阶段
由于战略石油储备投入市场和北半球冬季偏暖
回落
2006年初至8月,国际油价总体是波动性上升,9月国际油价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

9月25日,国家油价终于跌破了60美元/桶的心理大关。

2006年国际油价季度情况
一季度1~3月均价:61.93、60.88和61.2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二季度较稳定,大致在70~72美元/桶
三季度最高点78.4美元/桶(7月中旬);9月20日跌至60.46美元/桶;25日跌破60美元/桶,低至59.52美元/桶; 27日大幅反弹,收于62.96美元/桶(交易者担心石油供求的变化);10月3日跌至58.68美元/桶
四季度油价预测有两种倾向:一是油价下跌是短期的,日后会继续上升,极有可能突破80美元/桶甚至更高;二是油价会继续下降,在60美元/桶附近或更低价位徘徊
可以看出,自2005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波动中处于上升趋势。

在2006年的7月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77.03美元每桶,此后进入下跌时期。

(一)油价下跌的原因解析
国际油价一路爬坡之后,陡然出现大幅的下降,引起了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关注。

对于国际油价的走势以及影响因素,各界进行了多角度的预测和分析。

对于国际油价的走势,只有了解其影响因素才能做出大致准确的判断。

对于当前国际油价的下降原因,市场看法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l伊朗核问题虽还未解决,但此前令市场紧张的局面已经平缓;
l美国墨西哥湾未出现给该地区采油和炼油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的飓风;
l美国宣称在墨西哥湾发现油气储藏量可能高达150亿桶的大油田。

若储量探明,美国原油储量将至少“增加50%”;
l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致使油市担忧美联储储蓄升息的紧缩效应出现;
l季节性需求暂时趋淡,9月美国劳工节之后,夏季的用油高峰已过去;
l对冲基金净长头寸的逐渐减少;
l地缘政治局势的缓和;
l美国大选日期(11月)将至,大选前压低油价有利于布什竞选;
l投机性因素。

(二)有关国际油价走势的预测
鉴于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油价的当前走势,世界各方对国际油价的未来趋势进行了不同的预测:
1、乐观预测:该预测认为随着全球经济趋缓和需求的减少,国际油价会处于下降水平。

俄投资专家称,今后五年世界油价将逐年下降5美元;有关人士认为,2007年世界油价将会在55~65美元之间波动,基本上保持在55~60美元的价位;欧佩克前秘书长甚至预测,油价可能会跌至40美元/桶。

2、悲观预测:该预测认为国际油价由于受多因素影响,当前油价下跌只是短期的,等一些影响因素(地缘政治等)消失,油价还会继续攀升。

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全球石油市场仍然资源紧缺,预计今年油价平均仍在70美元/桶左右。

3、保守预测:该预测处于中立,认为油价短期无论如何波动,从长期来看,将在一个稳定的区间波动。

道琼斯在汇总了30多家世界知名投资银行和分析机构对未来一段时期油价的预测后,得到的预测中位数是:今年第四季度布伦特油价平均65.5美元/桶,明年一季度平均65美元/桶;今年全年平均67.1美元/桶,明年全年平均为63美元/桶。

(三)供需关系是国际油价的最终决定力量
从以上国际油价上涨和下跌的原因来看,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非人为的影响因素,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归到供需关系上。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就认为,油价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总需求、总供给以及投机因素。

地缘政治局势(中东地区)的紧张,会导致石油生产国减少石油产量。

伊朗核问题虽然针对的是制止伊朗研制铀浓缩活动,但一旦联合国或美国对伊朗采取制裁行动,伊朗就会限制石油出口,从而造成石油供给紧缩,价格上涨。

而当前,全球石油库存充裕、世界石油需求量减少等,使得石油的供给大于需求,这是国际油价下跌的实质。

(四)石油出口已成为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核心所在
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单是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六个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今年的经常账户盈余预计将达到2270亿美元,高于2004年的870亿美元和2005年的1670亿美元,可见,石油出口国已成为全球失衡问题的核心所在。

(五)国际油价下跌,引发国内油价定价机制改革
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且主要依靠进口。

今年中国石油消费将达 3.28亿吨,到2020年我国的成品油需求量约为5亿吨。

同时,原油进口也大幅增加。

今年前8个月,进口原油9580万吨,同比增长15.3%,高于2005年全年3.3%的增幅。

与石油相关的化纤、化肥、汽车等行业,在国际油价上涨时承受高成本压力。

中石油的中期业绩显示,炼油与销售板块上半年亏损138.89亿元;中石化上半年炼油业务亏损166.1亿元。

当前国际油价的下跌,国内汽油与国际仅差200元/吨左右,柴油低于国际800元/吨。

而国际油价由升到降的转折,是缩小国内外油价差异的大好时机,也是国内开始考虑定价机制改革的机遇。

国家发改委对国内油价调整实行的是“一个月”观望期,即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60多美元或者更低达1~2个月,中国政府才可能会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从国内来看,10~12月是用油的高峰期,且发改委欲借此时机进行国内油价定价机制改革,缩小差距。

因此,可以预见,只有国际油价继续下跌至55美元/桶左右,国内成品油价格才有可能调低。

(执笔:李红梅)
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直有关部门及各市负责同志。

责任编辑:柯常松阮华彪地址:合肥市红星路92号电话:0551~2677801邮编:230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