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习题一、单选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A 斯宾塞B赫尔巴特C杜威D 陶行知P1212、美国心理学家----的结构化思想是当代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一个发展。
(A)√P124A布鲁纳B杜威C泰勒D坎贝尔P1223、进入近代,思想家----对教育特别是绅士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A)A洛克B斯宾塞C培根D夸美纽斯P127二、多选1、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的理论归结为哪几个基本问题。
(ABCD)P122A学校应努力达到什么教学目标B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C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D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2、卢梭把人的成长分为---,提出了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点。
(ABCD)P124A婴儿期B儿童期C青春期D青年期三、判断1、把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放在平列的水平来看,课程论研究的是教学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的则是怎样教学。
√P1202、课程论侧重研究提供哪些教育内容,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内容,教学论侧重的是研究如何有效地教学这些内容的问题。
√P1203、美国教育家杜威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
√P1214、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P1225、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P1236、20世纪30年代,美国要素主义对进步主义的儿童经验论持批判态度。
√P1237、要素主义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主张恢复各门学科在教育过程中地位,严格按照逻辑系统编写教材。
√P1248、人本主义的课程思想早蕴含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中。
√P1249、卢梭以崭新的观点看待儿童,“发现儿童”是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
√P12410、卢梭课程教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地发展儿童内部的“自然性”,这种自然性,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具有无限创造性的潜在能力。
√P12411、把儿童的发展放在首位,是卢梭教育思想的最核心内容。
√P12512、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教育、课程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杜威。
√P12513、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
√P12614、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关心的是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P12615、在西方,社会再造主义的课程思想早在卢梭的《爱弥儿》中就有反映了。
×P12716、从广义上说,课程包括学校育人环境的全部内容;从狭义上说,课程主要指文件课程。
√P13817、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向着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P14018、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精神指导下我国教育和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掀起新的课程改革的高潮。
六、案例分析(课外补充--钟启泉主编.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案例一:个性:在“校本课程”中生长走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简称省锡中) , 奔入眼目的是白色墙体上棕红的大字:做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
遒劲豪放的毛体字中, 流溢着中华巨人雄鸡一唱的那份自信与豪情, 充盈着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中国人的气度与风采!全国先进工作者、校长朱士雄如是说:这是我校育人目标的一种形象化、概括化表述。
其内涵是: 第一, 应该做堂堂正正的有中国心的人, 以爱国为荣, 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最起码的品质; 第二, 应该做既承继了民族传统美德又具有现代文明素质、行为习惯的人; 第三, 应该做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能为日后自立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合格基础的人; 第四, 不再是“文弱书生”、“病夫”形象, 而应做以坚韧的意志、强健的体魄站立的人。
这是省锡中明确的人才规格、育人目标,是省锡中向新世纪高扬的旗帜!富有鲜明特色与个性的旗帜举起了。
然而, 在“口号”与“标签”盛行的教育界, 即使是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 朱士雄也不得不面对同行或委婉、或直言的追问: 我们同处一种管理模式, 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 亿万孩子上着同样的课, 读着同样的书, 我们的教师用着同样的教材, 甚至用着同样的教参, 依照整齐划一的课程标准实施教学, “培育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何以是省锡中凸现自身价值的独有风格呢? 有“夫子步亦步, 夫子趋亦趋”者,拿了去也挂在嘴上、贴在墙上, 又何以说不是他们学校培育现代化人才的特色呢?其实, 这些又何尝不是省锡中的一班人千万里追录、无数次问自己的话题。
渐渐地,省锡中的目光锁定课程, 试图优化课程结构,从而为现代化人才提供富有特色的的培育基地、生长点。
恰在此时, 课程改革之风渐盛, 课程决策的权利分配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 》明确规定, 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一部分占到周总课时的20~25% ; 教育部规划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三级课程”结构, 也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地方与学校的课程决策权。
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学校的现实需求相依托, 一个崭新课题浮出水面: 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概念是舶来品, 实质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 指学校根据自己的育人目标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
一个包括了领导、教师、学生、专家四种角色的“省锡中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开始运作了; 具有以科研指导实践的工作传统、追求实践与研究一体化的省锡中领导, 又以规范的科研形式确立课题, 论证上报。
很快, 省教科所拿出了为数甚少的滚动立项指标。
二、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整合需要明晰课程目标。
作为一种理念,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 究竟体现为哪些显著的个性特征。
这是关乎为什么开设课程、开设什么样课程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课题组写出了三、五十个词语: 自尊、有责任心、爱国、现代技能等等。
教师学生面对这些熟悉的词语, 开始了对理想中的省锡中学生品格的选择、刻画。
繁复的数据输入电脑后,三个认可度最高的词语显现于屏幕: 民族性、现代技能、健康。
课程专家也许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选择的价值与意义, 他们连声说: “这就是校本开发, 这就是校本开发! 也许教师、学生还没有认识到, 他们第一次参与了课程决策, 课程第一次真正体现了作为省锡中主人的教师广大的意志。
”三、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整合必须评估学生的需要。
原先, 作为受教育者, 学生甚少有选择受什么样教育的权利, 因而, 很难说个性得到多么充分的发展。
现在, 他们拿起“校本课程”菜单, 圈点、选择自己需要的营养。
以前一些在校方看来挺重要的课程, 如“自行车维修”、“就业指导”等都被毫不客气地拿掉。
追问原因, 学生异常直率: 对我们没用! 还能有什么理由比“没用”更能说明一门课程的存在价值?同时, 他们的需要却实实在在地令学校领导以至课程专家感受到了震动并陷入深深的思考。
计算机、外语之类热门课程并未成为学生们的首选。
他们的第一需求是学会交往, 第二是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 第三是学会学习。
一切是如此合理, 合理得与现代教育的走势完全吻合; 一切又如此出人意料, 让我们的领导与教师感到是如此不了解身边的学生。
我们的课程, 太多了些统一性、规定性, 我们以往太漠视学生的性情与需求。
这一回,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如果我们还不顾及他们的需要, 想当然地钦定几门课程, 便命之曰“校本课程”,那实在是对这个概念的糟塌。
崔允氵郭博士访问许多学生后, 感慨到: 强迫学生去参加己所不好的活动课, 比让学生听不喜欢的课还难受, 几乎近于用活动来体罚!这期间, 课题组异常忙碌。
堆成小山样的问卷, 一个接一个的座谈会。
调查的主要目标是要获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制方面的信息, 并诊断这些信息, 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同时, 为构建适应省锡中实际的校本课程可能模式提出建议。
框架提出了, 一份《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指南》摆在了教师的面前, 提出了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同时, 明确了限选、任选两类课程的框架, 目标指向“现代技能”的“阅读技能”“英语听力”等被列入了限定选修类,而任选课则分四类列出了建议菜单: 科学素养类: 如环境与资源、生命科学、学习策略、计算机应用、创造技术、医学初步、现代农业科技、广告制作、物理定律与研究方法、牛顿定律的应用、电路分析、新能源等。
人文素养类: 如美学初步、逻辑学基础、法制教育、西方政治体制评价、科技发展史、中国文化选讲、文学欣赏、新闻采访与写作、演讲与辩论、英语会话、英语阅读、科技英语、无锡地方文化等。
身心健康类: 如心理辅导、男排、女排、男足、男篮、女篮、乒乓球、武术、围棋、旱冰等。
生活职业技能类: 如铜管乐、民乐、声乐、摄影、书法、实用美术、国画、制图、舞蹈、烹饪、插花艺术、科学栽培、园艺等。
课题组面临的第二项任务是规范校本课程的开设。
面对菜单, 教师又开始了新的思考: 我能够开出什么课? 不久, 一份份《校本课程申报表》递交到“开发委员会”,委员们则根据课程目标是否符合《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要求、申报教师是否具备开课条件、学校资源能否满足开课需求等四方面逐项评议。
四、学生选择校本课程但这也是委员会一厢情愿的评估意见,仅仅对课程的设置资格进行了认定, 能否开出, 还必须到学生那里, 接受“课程市场”严格的筛选。
学生正式坐到餐桌前, 拿起编有学分和课程介绍的“选课指导书”,看看有哪些“菜”对自己胃口; 当然不能“偏食”,荤素搭配才能修满各类课程的最低学分。
教学处灯火通明, 15 位老师一字摆开,阵势好似高考录取现场, 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学生课程选择的调配并正式启动新一轮校本课程。
“XRK14, 第一志愿。
”“..”“共37 个, 好, 收! ”课程专家们则忙里偷闲, 打开电脑研究那一串串数字, 一会儿又激动了: 高度吻合, 完全吻合! 学生的课程选择与当初需要调查的结果高度一致, 热门课程就是“交往与礼仪”、“心理辅导”、“学法指导”等等。
必须补充交代的是, 调查与选课的对象并不是同一年级的学生。
人同此心啊!五、校本课程的实施下面, 该让我们走进课堂, 走近师生, 去倾听他们的感受, 去感受一下校本课程的多元与开放。
选修外语口语课的学生坐在视听阅览室的小间里, 跟着《走遍美国》学习口语: 作为全体省锡中学生必具的现代素养, 听力也被列入限定选修课程, 学校建设了四套调频广播电台, 每天15 分钟的听力短课上, 全校学生戴上耳机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