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储管理程序文件

仓储管理程序文件

5.3半成品的收货与入库
1.生产需要退料的半成品按不同类别整理好打包并做好标示,在系统内开《生产退料单》给到品管确认。
2.品管确认OK后生产线物料员将半成品实物与单据一起退至仓库,并与仓管员确认实物与数量无误后签收入库。
3.仓管员核对无误后转入各个不同仓区,并按照仓库“5S”相关要求进行整理,同时将明细及数量登记到《物资收发卡》上面做好记录。
6.搬运过程中异常状况处理:若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有损坏(包括外包装)、变质时,应对搬运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厂内搬运时出现搬运过程中的质量异常状况,此产品须经检验人员作产品质量检测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流程,若产品经重新检验仍不合格时由相关部门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作业和处理。
1年
A、场所应保持通风;B、常温常湿状态下储存;C、物料堆放不可以超过警戒线:2M。
3.贴布类
1年
A、恒温室中;B、温湿度应保持在(21℃±5℃/50%±15%)之内;C、勿受阳光照射;D、被贴着面必须保持干净,不得有粉尘、油污及水气,以免影响沾贴效果;E、不能与无机类溶济、腐蚀性气体存放在一起;F、贴布堆放具体方法见工程部《贴布堆放管理规定》文件。
5.8帐务管理与盘点
1.各部门的《料件请领凭单》和《厂内领料单》上当天发的材料在当天进行帐务复核,每天帐目必需在当天完成。月底盘点当天禁止领料,如果有特殊情况需领料,则需PMC部长签名的借料单仓库才给予发料,盘点时借料单为盘点依据。
2.仓管员每星期将供应商的《送货单》,与其对应的《进货凭单》、《进货退出》、《退货凭单》装订在一起,按不同供应商分开装订后交采购对帐。为防止单据在传递过程中遗失,采购员需对单据的签收确认。
4.手推车、手压车搬运:A、必须堆置平衡,重的物品应放置于下方,以避免物品掉落;B、物品重量不可超过手推车、手压车额定重量;C、产品堆置高度不可妨碍推车人的视线,宽度不可宽于行经路线,以避免碰撞;D、应以安全速度匀速推车,以避免速度过快而将其翻倒。
5.货物电梯使用规定:A、货物电梯严禁超载;B、货物须在电梯内摆放整齐,以避免在电梯移动时散落;C、货物电梯的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5.4各类货物储存及防护要求
类别
有效期
储存条件
1.成品/半成品
3个月
A场所应保持通风;B、常温常湿状态下储存;C、勿受阳光照射;D、包装箱堆放不可超过七层;E、不能与酸、碱性的化学产品同时存放;F、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必须放在架子上;G、必须整齐,保持平放,以减小在运输过程中的产品的碰撞。
2.原材料
2.仓管员清点实物如发现材料实际数量与送货单上数量不相符,在送货单上签实收数量。若LED灯源上的来料标签与送货单上的品名规格出现不一致,仓管员拒收此货。如有超过采购订单上的数量,仓管员应与采购确认清楚原因。如已签收后IQC在检测时才发现有短数或短码,出不良报表注明短少数量,由采购传给供应商将短少的物料补回。
6.仓库每月都必须进行盘点,在仓管盘点完后由财务组织相关人员对仓库进行抽盘,抽盘结果出来,由仓库做好月盘点表上交财务;
7.每月的盘点时间是月底的最后一天,每年仓库必须进行两次大型盘点,即年中和年终盘点,具体的盘点安排由PMC部组织,仓库执行。具体盘点管理规定见《盘点管理规定》文件。
6、相关文件
6.1《物料控制程序》
3、职责
3.1生产部物料员:负责生产领料、退料、成品入库过程中物料及成品的搬运及防护;
3.2PMC部仓管员:负责产品进出库、作帐、存放、防护、盘点等相关作业;
3.3PMC部帐务员:负责仓库所有关联单据在系统内的进、出、存帐务处理工作,月底各类报表的统计工作;
3.4PMC物控员:负责物料的申购以、交货跟催、生产损耗和库存的管理工作;
1.供应商送货,仓管员需核对外箱上是否有合格标签或合格章,并确认送货单和来料标签以及实物是否与采购订单上的订单号、品名规格、数量是否一致。同时检查物料的包装是否符合包装规范,如有不符,仓库拒收且要求供应商改善;结合来料标签清点实物,并对来料包装效果在确认无误的情况后方可签收。然后从系统中开立《收料凭单》交品管部IQC按材料进仓检验流程检测。对于需温控管制的物料,来料待检要放在温控房,并及时在仓库收货明细表上记录收货时间、供应商、材料名称、数量、送检单号。
3.仓管员在对仓库物料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已过有效期的物料,及时提报给到PMC物控及品管,物控员根据订单生产的需求日期提前通知仓库安排库存重检和品管确认,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仓库主管每天对各个仓库区域进行巡查,如发现未按照防护要求执行的及时提出纠正,并按情节的严重性进行培训与处罚。
5.6货物出库管理
6.2《贴布堆放管理规定》
6.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4《成品包装管理规范》
7、表单或模板
7.1《收料凭单》
7.2《进料凭单》
7.3《库存重检单》
7.4《厂内制造命令》
7.5《厂内领料单》
7.6《料件请领凭单》
7.7《出货通知》
7.8《山本光电送货单》
7.9《厂内生产入库单》
A、场所应保持通风;B、常温常湿状态下储存;C、不能靠近火源或热源;D、不能有漏水情况;E、不可将火源或热源带入有溶济的地方;F、不许在有溶济的地方嬉戏;G、凡使用溶济的场所必须进行排风处理,安装排风系统。
6.胶水类
以包装有效期为准
A、场所应保持通风;B、常温常湿状态下储存;C、严禁曝晒及高温存储,必须存放于阴凉干燥处;D、胶水应竖立放置;E、胶水用后要拧紧。
5.产品应分类、整齐摆放,不同类别的产品之间应有明显间隔,摆放有序,标识清楚。做到数量、规格、品种清楚一致,帐、卡、物相符。
5.2成品的收货与入库
1.生产包装员按《成品包装管理规范》将成品打包好,在系统内打印《厂内生产入库单》将实物与单据一起交接到成品仓管员。
2.成品仓管员按单据型号与数量点收成品,并确认外箱是否有合格标签或合格章,确认后签单签收并转入成品仓暂存,并将单据交给仓库帐务员进行ERP系统帐务处理。
3.5营销业务助理:负责编制出货通知,下达出货指令的工作;
4、术语和定义

5、程序主要活动
5.1原材料的收货与入库
5.2成品的收货与入库
5.3半成品的收货与入库
5.4储存及防护要求
5.5仓储条件的监控
5.6货物出库管理
5.7货物搬运管理
5.8帐务管理与盘点
节点活动
工作内容详细描述
5.1原材料收货与入库
2.使用纸箱:使用能承受堆置纸箱盛装产品时,产品在纸箱内堆置高度不可高于纸箱口;重的产品放在下层,轻的产品放在上层,以避免上箱重量压伤、压坏下箱产品
3.人工搬运:A、应考虑搬运物品的重量负荷,当负荷超出时应考虑使用工具;B、以省力、安全为原则;C、在搬运化学药品、有毒、腐蚀性物品时,应使用防护劳保工具。
3.每月材料进仓日期截止到盘点的前一天,仓库在1号前提供所有原材料入库单、供应商的送货单、不良材料退料单给采购对帐,采购部在3号前交财务复核。
4.每月最后一天仓库进行盘点,需对所管辖材料的手工帐和电脑帐结存一一复核,要做到帐帐相符。
5.仓库在每个月3号前提供上月所有的《成品入库单》、《自裁贴布入库单》、《退料凭单》、《厂内领料单》、《厂内超领单》、《产品返修/重检记录表》、《材料试作单》、《报废申请单》、《成品送货单》和原材料进出存汇总表、成品进出存汇总表、交财务月结。
4.电子原器件类
1年
A、场所应保持通风;B、温湿度应保持在(21℃±5℃/50%±15%)之内,C、防止氧化,保持产品的可焊性、导电性;D、不能与酸、碱性的化学产品同时存放;E、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必须放在架子上;F、必须整齐,保持平放,以减小在运输过程中的划伤;G、注意防静电措施。
5.溶济类
以包装有效期为准
7.锡膏类
6个月
A、温度应保持在(2℃~10℃)之间(放置在冰箱冷藏区);B、锡膏从冰箱中取出,放置在室温下解冻(约30分钟);C、在常温条件下24小时内使用(没用完的锡膏必须用容器密封放置在冰箱急冻区内储存;若超过24小时,必须进行试验检验方可使用);D、勿受阳光照射;E、装锡膏的容器用后必须拧紧。
10.铁物料架限高

仓库物料堆放标准限高为2M,对于放在铁物料架最顶层的货物不受此限,但最多只能平放一层。
5.5仓储条件的监控
1.仓管员每天按照温湿度点检上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段要求进行实际确认与点检,仓库主管不定时对点检表进行检查。
2.在点检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仓库环境达不到温湿度要求的,仓管员先做一些空调温度调整,地面造当加湿的简单处理,如还是达不到要求则提报到行政部门处理。
3.来料在入库时仓管员须检查是否有合格标签,有盖合格章则可以入库,另外如果来料检验有部分异常但可以克服使用,此时需贴特采标签方可入库,无以上标识的不能入库。
4.仓库收料员将合格物料的《进料凭单》按不同物料类别第一时间分发至各仓的仓管员,仓管员依据《进料凭单》找到对应的物料,核对无误后转入库至各个不同仓区,并按照仓库“5S”相关要求进行整理,同时将明细及数量登记到《物资收发卡》上面做好记录。
仓储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
仓储管理程序
归口部门
仓库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4
会审一览表
会审部门
会审人/日期
会审部门
会审人/日期
修改记录
版本
更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更改内容
拟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和价值
为使公司所有产品在仓库流通及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
8.包装材料
3年
A、场所应保持通风;B、温湿度应保持在(25℃±10℃/55%±15%)之内;C、存储在阴凉通风处,勿受阳光照射;D、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必须放在垫板、货架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