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第二章信用和信用体系
4、收益性:是指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持 有人带来一定的收入。
三、信用工具的分类
1、按发行者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直接信 用工具,又称原生证券;间接信用工具,又 称辅助证券。
(1)原生证券是最终资金需求者发行 的证券,除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外的单 位发行的证券都是原生证券。如股票债券等
(Hale Waihona Puke )辅助证券是一般由金融中介机构 发行的证券。如金融债券等。
国家信用有多种形式:政府债券;向银 行借款;向国外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 上发行债券.
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公债券和国库券。
现代国家信用的作用:
第一,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第二,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现代宏观调控的两大支柱是货币政策与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既有自身的政策,也有 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协调的义务,其中,国 家信用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前提, 而公开市场操作又是中央银行的主要手段。
2、银行信用具有间接融资的特性
因为银行是一个金融中介机构。
3、银行信用具有综合性
银行是国民经济的综合部门和纽带,可 以通过多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反映、监督 和管理。
4、银行信用具有创造流通工具的功能
银行可以根据国民经济状况有伸缩地供 应货币。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债务人,动员社会 资金,投入不同用途,以解决财政需要的一 种信用形式。
1、两者相互独立发展 2、两者相互促进 3、两者相互融合
现代经济社会,几乎没有不含货币因素 的信用,也几乎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 两者相互融合——金融。
第二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一、信用经济 1、信用关系无处不在 在现代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 所以把现代经济叉称作“信用经济”。 2、信用规模不断扩张 3、信用结构日趋复杂
这些书面文件可以克服上述两种交易形式 的缺点,且有法律效力。这种书面文件就是信 用工具。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1、偿还性: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 务人按期归还本金的特性。
2、流动性: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 的能力,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转让。
3、安全性:是指信用工具按期不能收回 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
3、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 经营者;
4、商业信用与商品交易相结合,直接为 商品生产和流通服务。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授信规模的限制;
2、商业信用的范围比较狭窄(包括授受 信双方的信用了解;单向性);
3、时间较短,不能提供长期信用;
4、商业信用在管理和调节上有一定的局 限性。
二、银行信用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 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 以消费资料为对象的信用形式。
消费信用的形式: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
五、国际信用
国家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第三节 信用工具的分类
一、信用交易成立有三种方式
1、口头约定:由信用授受双方当事人以 口头约定,债务人须于约定日期偿还债务的 承诺。
债券一般都要规定固定的面值和名义利 率以及偿还期限。
根据发行主体不同,债券可分为政府债 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
1、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是由中央政府或 地方政府或政府担保的公共事业部门发行的 债券。
2、公司债券:公司债券就是工商业公司 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公司债券大 体有如下几种:
(1)无抵押公司债券;(2)抵押公 司债券;(3)证券担保公司债券;(4) 保证公司债券。
特点:
(1)易发生争执;
(2)债权人对债务人应履行的债务不 易提出证明,只凭债务人的诚信水平;
(3)债权不易转让。
2、帐面信用
由信用授受双方当事人互在对方帐户上开 一户头,用于记载彼此之间的信用交易方式。
3、书面信用
是由信用授受双方当事人将债权债务关系 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下来,用于证明彼此之间 的信用关系的交易方式。
二、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
一些经济主体收人大于支出,出现盈余; 还有一些经济主体收入小于支出产生赤字。 余缺调剂,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当然,无论盈余单位、赤字单位、平衡 单位都既有债权又有债务。
三、信用关系中的主体 1、信用与个人部门 2、信用与企业部门 3、信用与政府部门 4、信用与金融机构 5、信用与国际收支
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体系 学习目标
1、信用的本质 2、信用的形式 3.信用工具的分类与特征 4、信用工具的主要形式
2、信用的发展 信用发展的两大飞跃 (1)信用方式的进化 从实物信用到货币信用 (2)信用领域的变化 消费信用领域——生产消费信用领域— —宏观经济领域
三、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几个阶段:
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 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主要部分。 银行信用成熟与否,是检验一个国家信用制 度是否发展与完善的标准。
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具有动员、分配资金的广泛 性
这是因为,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 的,银行可以吸收任何单位的存款,也可以 通过贷款方式提供给任何一个需要的部门和 企业。
第三节 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企业厂商之间提供的以商品 为对象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有很多种:赊销赊购;分期付 款;委托代销;预付定金;预付货款;补偿 贸易等。
特点:
1、商业信用提供的是商品形态的信用;
2、商业信用的使用具有单向性。由于商 业信用提供的是商品形态的信用,授信方提 供的商品是受信方的生产和经营要素,而不 是相反;
(1)长期信用工具,是指一年以上期 限的信用工具,如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工具、 政府中长期公债、公司债券、股票等。
(2)短期信用工具是指期限在一年以 下的信用工具,如银行短期存贷款证券,同 业拆借市场工具、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证券 以及各种可转让存单等。
第四节 信用工具的主要形式
一、债券
债券是用来表明债券债务关系,证明债 权人有按约定期限收回本金,取得利息的债 券资本证券。
2、按信用工具的可接受程度可分为两类:
(1)本国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作为普 遍的交易手段和支付手段。如中央银行发行 的货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2)具有有限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如银 行和企业的各种可转让信用工具,大额可转 让存单、企业债券等。
3、信用工具按偿还期限,可分为长期 信用工具和短期信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