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摩擦力公开课点评

摩擦力公开课点评

学生在教师的引 导下,在提出问题 和放飞思维、大胆 猜想的基础上,学 生以极大的热情和 求知欲,置身于一 系列的实验探究活 动过程中,去体 验、去感知,并动 手参与实践。教师 注重了加强探究活
车上增加钩码改变正压力,记录在不同压力下 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表二:木块在木板(粗糙)上相对滑动

正压力 N(N)
教学设计
点评
摩擦力
第1课时 安徽省宁国中学 郭佐青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及其产生的条件。 2.感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 关 过程与方法 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 学精神,更注重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以及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特点 2.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大与正压力 成正比。 3.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可以用动摩擦因数描述 接触面材料的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N的值是相等的,从而 得出结论: 结论1: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教师将在三小组中各选一个表格数据一并 展示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擦三组f/N的值,引 导学生得出结论: 结论2:f/N的值反映了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 度,把f/N的值定义为动摩擦因数μ。
即:
在引导学生进行 讨论,探究的过程 中,注意从中找出 学生在探究行为中 的不足,也让更多 的同学发现和体会 问题的症结所在, 促进了学生的反思 和感悟。
人都能参与,调动 了课堂气氛。通过 观察和感受,为学 生后面提出“滑动 摩擦力可能与什么 因素有关”的猜想 打下事实基础。
教师引导学生探 究产生摩擦力的条 件。
产生滑动摩擦力 的条件表述有错 误,因这目前科学 界仍没有完全弄 清,还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见信息 窗)
通过了引起学生 认知的矛盾冲突, 创设了问题情景,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 知欲,以高度集中 的注意力去探究上 面提出的问题。
表一:木块在较光滑木板表面上相对滑动
正压力 N(N)
1.50 2.50 3.50 4.50
滑动摩擦 f(N)
第二小组:木块在较粗糙木板表面滑动:在小
对学生的众多猜 想,给予正确的引 导,让探究活动内 容更有针对性和方 向性。
设计测量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的测量 方法和大致说说实 验的步骤和实验方 法,培养了学生制 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的能力,尤其是设 计记录实验数据的 表格,使学生将自 己在头脑中形成的 初步的大致过程进 行了整理,有“磨 刀不误砍柴功”的 效果。
多媒体展示几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并说出图片分别反 映了哪几摩擦力。 让学生回答: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 动摩擦力。 教师:这三种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所遵循
教师利用习以为常 的几幅图片创设问 题情景,引入新 课,熟悉亲切,容 易调动学生的学习 欲望,过渡较为自 然。
教师善于利用现 成的课桌,让学生 去体验摩擦力,人
6.巩固反馈:滑动摩擦与我们生活 活动:视频1---滑草娱乐运动:要求学生
比较体重不同的两位运动员坐滑板滑下,谁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大?
结论:体重较重的运动员坐滑板滑下,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 压力成正比。
视频2---冰壶运动:(提问)冰壶在运动 过程中,运动员在不断地刷冰面目的是什么? 结论:改变动摩擦因数,说明即使是同种材料 间动摩擦因数μ也可能变化,动摩擦因数μ不仅 与材料有关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小结: 8.板书设计: 9.作业布置
的规律各不相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有 关滑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新课教学
一、 滑动摩擦力 学生活动(感受滑动摩擦):把手放在桌
面上,感知手与桌面之间的压力,手相对桌面 向前滑动,感知手受到桌面的阻碍,得出滑动 摩擦力的概念。 1.概念: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 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 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表三:木块在塑料板上相对滑动
正压力 N(N)
1.50 2.50 3.50 4.50
滑动摩擦 f(N)
对照表格中数据,引导学生猜想:滑动摩擦力 大小与正压力可能成正比。 提问: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证明您的猜想呢?
方法:用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的比值, 看这一比值是否相等? 数据处理:每小组都计算出f/N的值。发现在实
大小,观察橡皮擦由某一初速度在桌面滑动直 至停止的过程进行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 与哪些因素有关? (3)接触面积的大小; (4)相对滑动的速度大小。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 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介绍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原理及实 验装置: 探究过程:(分两步实验) 第一步:教师演示: (1):在保持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两物 体间的正压力、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变的情况 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滑动的速度大 小的关系。 结论:无关 (2):在保持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两物 体间的正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探究滑动摩擦力 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 结论:无关 第二步:(学生分三小组)进行定量探究滑动 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的关系实验。 第一小组:木块在较光滑木板表面滑动:在小 车上增加钩码改变正压力,记录在不同压力下 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之后,对实 验数据的处理过 程,培养了学生分 析论证能力,学生 要经历分析、比较 等思维过程。
教师应该指出, 公式中的压力也就 是两个物体表面间 的垂直作用力,是 求滑动摩擦力的关 键。
可以举例让学生 讨论压力大小与重 力并无直接关系, 压力可以等于物体 的重力,压力也可 以与物体重力无 关。
通过学生观察滑 草娱乐活动,判断 体重不同的两位运 动员坐滑板滑下的 摩擦力大小不同, 是因为正压力不 同。冰壶在冰面上 运动,运动员不断 地刷冰面是改变接 触面的摩擦因数来 减小摩擦力。将课
让学生用砂纸来 体验摩擦力的大 小,效果极好,更 重要的是砂纸不同 的两面,为学生的 质疑猜想铺垫了思 维台阶。
猜想:可能与运 动速度有关;可能 与接触面大小有 关;可能与接触面 粗糙程度有关;可 能与接触面间的压 力有关;可能与运 动方向有关……
(2)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橡皮擦各面面积
进一步分析:把手放在桌面上,当手向前 滑动,感知手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 后;根据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引导学生得出 桌面受到手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前。但桌子是 静止的,这与刚刚得出的结论“滑动摩擦力的方 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相矛盾,若将“滑动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改为“滑 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问 题就得到圆满解决了。由此归纳如下: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相 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教师提问: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回 答: 5.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与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关;
堂教学的探究活动 延伸到课外,让课 堂学到的知识有用 武之地,学生能感 受到学物理有趣、 有用。
板书合理,重、 难点知识内容在黑 板上一目了然,便 于学生记忆。
1.50 2.50 3.50 4.50
滑动摩擦 f(N)
动中科学方法的指 导,如指导学生运 用控制变量法进行 实验探究,同时还 注重在细微处给予 学生的指导,如弹 簧秤示数的读取、 摩擦力的测量等,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探究活动。
第二小组:木块在塑料板滑动:在小车上增加 钩码改变正压力,记录在不同压力下的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
通过刚才学生感受滑动摩擦的活动,引导 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 2.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 挤压、相对滑动。
学生活动:把手放在桌面上,当手向前滑 动,感知手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 后;当手向后拖动,感知手受到桌面的滑动摩 擦力的方向向前。由此初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 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