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点

符号:符号与征候不同,符号跟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要联系,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所俗称的。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征候和所预示的内容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符号的性质和特点:①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两面,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也即音响形象;所指是这一物质外壳所指代的意义内容②语言符号是“约定的”和“任意的”,约定性和任意性是符号同时具有并且互相联系得两个特征③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④语言符号的线条型和离散型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的语言的层级装置:音位=>语素→词→句子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国际音标制定的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元音:指呼出气流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

辅音:指呼出气流而受口腔部位阻碍发出的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①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呼出气流受阻碍。

②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没有噪音;发辅音时,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有噪音。

③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部分保持紧张。

④元音能制成音节;辅音不能制成音节。

⑤元音都是乐音;噪音可能是噪音,可能是乐音,或噪音和乐音混合体。

元音发音原理(特点):①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②舌面元音的音质就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音素决定的③根据元音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分不同,可把元音分为舍面元音、舌尖和卷舌元音,各种语言的元音中占据绝对数量的是舌面元音辅音发音原理(特点):辅音的发音必须经过形成阻碍→保持阻碍→克服阻碍的过程①发音部位:按照发音部位,可把辅音分为双唇音、唇齿音齿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舌根音)、小舌音和声门音等②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发音方法仅指辅音发音时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而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的活动方式(声带的振动与否)和气流的强弱情况(送气与不送气)a根据狭义发音方法,可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半元音等八类b根据辅音发音时声带的情况可以把辅音分为清辅音(声带不振动)和浊辅音(声带振动)两种c根据发塞音、塞擦音时气流强弱情况,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擦音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通过语素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①音位具有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它们意义的作用②音位是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③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音或方言的。

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同的变异形式,也即是因为的具体存在形式①音位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自由变体可以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替换出现而不具备区别意义的作用②条件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条件变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出现条件,它们一般不会相互替换出现,但若在相同环境中替换出现,也不具备区别意义的作用,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关系音位的原则:①对立原则:两个音素如果能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互相替换后就能产生意义的差别,那么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对立的音素必定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

归纳音位必须在最小对立体中来寻找②互补原则:凡两个音素,如果各自有自己的出现环境或者说从不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这两个音素之间就具有互补的关系。

不符合互补条件的不同音素是不能归入同一个音位的,符合互补条件的因素不一定能归入同一个音位③语音近似原则:把不同的音素归并为同一个音位,除了考虑他们是否是互补关系外,还要看语音上是否相似,只有在既互补而且说这种语言的人听起来差别不大的条件下,才能把不同的音素归为痛一个音位④系统性原则:归纳音位还要考虑归纳出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齐,简明经济。

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某些语音成分受到语音环境的影响而发出的临时性变化,叫语流音变,又叫联音音变。

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出发所划分出来的,以音质为语音形式的音位,是音质音位,音质音位是在任何语言中都是主要的音位。

非音质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是一个或几个发音特征的区别,是一种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表现为:二元对立,也就是每一方面的特征总是具有“是”和“非”,“有”或“无”两个对立项,如果“元音/非元音”、“浊音性/清音性”、“鼻音性/非鼻音性”、“送气/不送气”等。

所以可以把音位的区别特征分为若干个二元偶分组。

每个二元偶分组都表示某一方面上两个彼此对立的语音特征。

只要在一个二元偶分组上存在对立,就可以把音位区别开来。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节中发音器官肌肉紧张的顶点所发出的音叫“音峰”,音峰总是落在一个音节的元音上面,音节交界处则是发音器官肌肉紧张的最低点发出的音,叫“音谷”。

复元音:在一个音节内部,不同的元音音位直接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复辅音:同一音节内部处在同一紧张增强夹断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多个辅音的组合。

语流音变的种类: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①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②语法规则具有潜大递归性③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④语法规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句组)。

①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②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③词组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④句子是由若干个词和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语调的语言单位。

组合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子的规则,前者叫构词法,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后者叫做句法。

词的组合的基本类型: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语法意义:具体语法成分及语法结构所反映出的关系意义和结构意义,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产生的意义。

语法形式: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的手段:选词、词序、虚词和词形变化聚合规则: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词的分类:从结构上看,单纯词和合成词①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②合成词是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又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

复合词是由几个词根复合而成的词,根据词根之间的结构关系,又可分为: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述宾式和述补式;派生词是由词根加词缀派生出来的词。

构词法: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一些旧词的过时意味着需要人们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而新词的产生,也大体上服从一定规则,有其规律可循。

语言的这种“弃旧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体现出的就是一种规律构形法:词义之间的关系:1、相同关系:用不同的词指称相同的或相近的事物,这些词的词义就有相同关系,有这样关系的一组词称为同义词。

2、相反关系:两个词分别指称两个不同的事物,而这两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恰好是相反的,这两个词的词义就有相反关系,这两个词就是反义词。

3、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①上下义关系:上义项的词其词义概念内容,概括了它所有下义项词的词义概念内容最本质、共同的东西:包括类属关系、历史集关系和其他集关系②组成关系:包含项的词所指称的事物由所有被包含项的词所指称的事物组成。

包含项的词称为“整体词”,被包含项的词称为“部分词”。

有随机关系和有序关系(平行关系和层级关系)。

4、离散关系:一组词的词义之间没有上面的那一种关系5、类比关系:处于离散关系的词义有些可以找出它们是处于类比关系的,这往往发生在多义词的两个义项之间。

同义词的辨析:1、等义词:是指词义的外延或内涵完全相同的词2、近义词:是指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①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②近义词之间的差别还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原生层和派生层:原生层和派生层。

根据词所指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概括出来的词义,是这个词的原生义,人们还可能根据词所指称由单义词向多义词的发展演变是通过派生的途径完成的。

因此,词义具有两个层次:原生层和派生层。

词义:词的词汇意义。

是指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及由此带来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词义性质: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高度概括的,概括性是词义的本质属性①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一致性(与具体性相对)②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模糊性(与明确性统一)③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

分析题语义(义素分析):1、步骤和方法:①确定范围②比较异同③简化义素2、义素分析的模式:①名词模式[义项]=[属性1、属性2……属性n、类别]②动词模式[义项]=[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果]③形容词模式[义项]=[范围、方面、程序、性状]多义句(歧义):①词汇因素a词形同而词性不同b词形同而词义不同②语法因素a词跟短语同形b层次可作多种切分c句子成分可作多种分析③语义因素a施受同形b领属关系与非领属关系同形预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预设指定是说话和写作时假定对方已经知晓的信息;狭义的预设是从语义的角度来专门研究的。

有两种:一种是无需说出的,说出来只会引人发笑;一种是可说的,并不会造成幽默,可笑的效果。

语法手段: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

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类别→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出来的功能意义或关系意义的类别。

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层次分析法:找出它是由哪两个最大的部分直接组成的,确定这两部分是什么关系(结构类型),接着用同样的方法逐一分析这两大部分,找出它们各自哪两个部分组成,又分别是什么关系,这样一层层分下去,这道全部都是单个的词为止。

语言的结构类型(形态类型):根据语言中形态变化是否丰富,以及形态变化的不同方式。

一般将人类的语言划分为四种类型①词根语:又称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②屈折语: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屈折语可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两种③粘着语:又称胶着语,其特点是通过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④编插语:又叫多式多式综合语和复综语,其特点是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的前后可以附加上另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汇意义,动词词根和各种词缀组合成一个很复杂的动词,相当于其他语言中的一个句子。

会话形态:真诚地遵守合作原则是交流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同时,估计机敏而又有技巧地违反某项(些)准则,又可能是体面地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重要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