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第五六章练习.doc

宏观第五六章练习.doc

一、单选题判断某人是否处在失业状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D )A 、处于劳动年龄而且有劳动能力B 、没有参加工作C 、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工作D 、以上都是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C )的比率A 、全部人口数C 、全部劳动力人数 1. 2.B 、全部处于劳动年龄而且有劳动能力人数D 、就业人数3. 4. 5. 6. 7. 8. 具备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特点的失业是(B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日愿失业由于经济箫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A 摩擦性失业BC 周期性失业D 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 B C 周期性失业 D 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 A 摩擦性失业 B C 周期性失业 D 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A 工资刚性C 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奥肯定律可表述为(A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下降2个百分点 实际GDP 每低于潜在GDP1个百分点,失业率将高于自然失业率2个百分点实际GDP 每提高1个百分点,失业率将下降2个百分点 结构性失业永久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永久性失业属于(A )结构性失业 永久性失业B )。

B 总需求不足D 经济结构的调整A 、B 、 A 9.《宏观经济学》第五、六章习题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D )A 需求拉上型B 成木推进型C 结构型D 以上均正确10. 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C )。

A 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1%-2%水平B 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C 通货膨胀率处于之间D 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11.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 )A 进口增加B 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 出口减少D 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12. 己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 ()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 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 向是0.8,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A )A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 结构性的通货膨胀D 需求不足的失业13.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C )A 银行贷款的扩张B 预算赤字B 债务人 A 、 B 、C 19. A 、 B 、C 20. 21. 22. 23. 用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相互关系的曲线是(AA 、原始菲利普斯Illi 线B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C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 、宏观生产函数曲线 用来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的曲线是(B )A 、原始菲利普斯曲线B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C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 、宏观生产函数曲线 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的||]|线是(C )A 、原始菲利普斯曲线B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C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D 、宏观生产函数曲线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

A 减少货币供给量C 提高失业率多选B 降低失业率D增加财政赤字 1.失业的原因有(ABCD A 、最低工资法D 、寻找工作C 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 投资率下降 14. 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A )A 控制货币供应量B 降低工资C 解除托拉斯组织D 减税 15. 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 A ) A 债权人C 雇主D 以上都对 16. 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 ) A 债务人B 债权人C 在职人员D 离退休人员 17. 滞胀意味着,实际总产出停止增长甚至下降,而且(B )A 、通货膨胀率下降B 、通货膨胀率上升C 、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D 、通货紧缩 18. 已知充分就业的收入为10000亿元,实际的收入为9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条 件下,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则(B )将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仍未能使经济消除需求不足的失业将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将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平衡的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和产量是否有影响?(对收入分配和产量都有影响对收入分配和产量都没有影响对收入分配有影响,对产量没有影响 对产量有影响,对收入分配没有影响)B 、工会和集体谈判C 、效率工资理论E 、货币供应量过多 2. 影响自然失业率因素包括(ABCDE )A、劳动力结构变化B、劳动力市场组织因素C、失业保险制度D、经济结构与技术水平变化E、员工技术培训3.失业的代价是(BDE )A、导致物价水平上升B、减少经济产出,降低社会公众福利水平C、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D、可能引起大规模社会动荡E、造成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甚至会导致家庭的破裂4.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ADE )A、债权人B、债务人C、雇主D、领取固定工资者E、持现款的人5.下述那些因素可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AB )A、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消费习惯突然的改变D、农业的歉收E、劳动生产率的突然降低6.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ABC )0A消费者物价指数(CPI)B生产者价格指数(PPI)C GDP折算指数D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E农产品价格指数(FPI)三、名词解释1.失业: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

2.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百分比。

3.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o4.充分就业: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指的是除了正常的啊时不就业,所有的人都找到合适的职务,没有浪费现象。

5.摩擦性失业: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诸如怀孕和工作上的变更等而失去工作,包括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的失业。

6.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7.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

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8.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9.通货膨胀率: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10.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11.成木推动型通货膨胀: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12.菲利普斯曲线: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

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四、问答题1.失业类型有哪些?1)摩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市场功能上的缺陷造成的临时性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2)季节性失业,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3)技术性失业,指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指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2 .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有哪些?(1)失业直接造成资源的浪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从整个经济看,失业增加后,由于家庭消费减少和厂商投资下降,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受到抑制。

(2)人力资本的损失:失业对人力资本的损失是双方面的。

一方面,失业者已有人力资本得不到运用;另一方面,失业者无法通过工作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

长期的失业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本的价值。

(3)失业的社会影响:失业不但会使失业者及其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下降,而且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3.简述失业的原因。

信息不充分和制度阻碍。

由于信息不充分与企业内部各方的利益冲突,工资不能正确反映劳动力的供求,企业只能求助于数量调节劳动力,从而带来失业的变动。

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市场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的工资决策、投资需求、技术变动以及失业的结构性问题。

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充分与否、是否存在制度阻碍决定着摩擦性失业的多少。

同时,无论在产品市场上还是劳动力市场上都会出现协调失灵,即交易成本会使个人的理性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

3.通货膨胀的类型有哪些?4・运用AD—AS模型解释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滞涨"形成的原因。

5.试述通货膨胀的再分配产出和产出效应。

6.试述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五、计算题1.某经济体在某一个时期有1.9亿成年人,其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 亿人既没有工作也不寻找工作,试求:(1)劳动人数(2)劳动参与力(3)失业率2.如果失业率与GDP之间满足奥肯定律(y - yf) /yf =-3 (u-u*),其中u是失业率,u*是自然失业率,y是GDP, y f是潜在GDP,由假定2001、2002、2003、20()4年的失业率分别是8%、5%、4%、6%,求:(1)当自然失业率为6%, 2001-2004年芥年失业率所对应的缺口(2)比较四年中实际GDP和潜在GDP的关系(3)若2003年的实际GDP为2500万亿元,计算当年的潜在GDP水平。

3.假设劳动力供给方程为:NS= 100 + 2W/P劳动力需求方程为:Nd = 200.8W/P, 试求:(1)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2)当Nd= 190-8W/P时的均衡工资下降多少?就业减少多少?(3)为什么工资下降的百分数要比就业下降百分数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