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胶管(2004)

液压胶管(2004)

Q/SY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 1100-2004液压胶管2004-12-20发布 2004-12-30实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SY 1100—2004前言根据公司现有产品所用常用液压胶管的特点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作为液压胶管使用和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本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泵送公司工艺所负责起草和解释。

本标准于2004年12月20日首次发布,于2004年12月30日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画、杨军。

IQ/SY 1100—2004液压胶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丝增强液压橡胶管(以下简称胶管)的结构、型号、尺寸和公差、特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液压机械和其他车辆的液压系统。

不适用于输送蓖麻油基和脂基流体。

本标准只对胶管规定了性能要求,不包括总成及端部接头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90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5563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液压试验方法GB/T 5564 橡胶、塑料软管低温曲挠试验GB/T 5568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屈挠液压脉冲试验GB/T 9571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评定GB 9573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键尺寸测量方法GB 9576 橡胶、塑料胶管和胶管组合件选择、储存、使用和维修指南GB/T 9577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标志、包装和运输规则GB/T 12721 橡胶软管外胶层耐磨耗性能的测定GB/T 14905 橡胶和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HG 2185 橡胶管外观质量EN 853:1997 BS EN 853:1997 橡胶软管及其总成—钢丝编制增强层液压类型—规范EN 856:1997 BS EN 853:1997 橡胶软管及其总成—橡胶覆盖钢丝编制增强层液压类型—规范Q/SY 1021 胶管长度Q/SY 1101 液压胶管接头Q/SY 1100—2004Q/SY 1102 液压胶管总成3 分类3.1 型号1sn——一层钢丝编制液压橡胶管2sn——二层钢丝编制液压橡胶管4sp——四层钢丝缠绕液压橡胶管(中压)4sh——四层钢丝缠绕液压橡胶管(超高压)3.2 标识——命名胶管命名如下例所示胶管EN 856 – 4SP10 (型号为钢丝缠绕增强4SP,公称内径为10的胶管)命名简称:胶管4SP103.3 印记在最大500 mm长的范围至少标记如下内容–生产商名称或标志,例如XXX。

–标准记号,例如“EN 856”字样。

–胶管型号,例如“4SP”。

–公称内径,例如“10”。

–至少制造日期即季度和年份的后两位数字,例如“4Q96”。

其他条款如需要可经用户和生产商协商决定。

4 结构和尺寸4.1 结构胶管油耐液压流体的内胶层,内胶织物保护层,钢丝增强层,钢丝层间的粘合中胶层和耐油、<耐磨>、耐天候老化的外胶层组成。

4.2 直径尺寸按GB 9573标准测量胶管,各直径尺寸及偏差应符合表1、表2规定。

Q/SY 1100—2004表1:胶管各直径尺寸——1sn、2sn 单位:mm表2:.胶管各直径尺寸——4sp、4sh 单位:mmQ/SY 1100—20044.2 同心度按GB 9573标准测量胶管,同心度及偏差应符合表3、表4规定。

表3:胶管同心度——1sn、2sn 单位:mmQ/SY 1100—2004表4.:胶管同心度——4sp、4sh 单位:mm4.3 胶管长度4.3.1胶管长度和公差,应按订货方规定的长度供应,长度公差为±2%。

若在订货时没有规定长度,应按以下长度的百分比交货。

—20米以上:不少于总长度的80%;—大于10米小于等于20米:不多于总长度的20%;—大于1米小于等于10米:不多于总长度的3%总长度不应小于1米。

4.3.2胶管长度的优选长度尺寸按Q/SY 1021《胶管长度》选用。

5 胶管特性5.1 胶管温度特性见《液压胶管总成》4.1。

5.2 胶管弯曲特性见《液压胶管总成》4.2。

6 技术要求6.1工作环境要求工作温度为-40摄氏度~ -100摄氏度,输送介质为石油基、水基液压油。

6.2 外观质量要求6.2.1 胶管标识清晰,与胶管实际尺寸正确对应。

Q/SY 1100—20046.2.2橡胶管不允许有扭劲、脱层、暴露增强层等异常现象,外胶层不允许有海绵并应无皱纹和局部隆起,但允许有硫化包布留下的轻度印痕。

6.2.3橡胶管内胶层不允许有裂口、海绵、砂眼以及起泡等缺陷。

6.2.4胶管的橡胶层或增强曾搭接处相应的胶层厚度,允许减薄其搭接层的厚度。

外胶层、增强层和内胶层相邻层间的搭接处不允许重叠。

6.2.5胶管内外表面应该清洁、不允许有油污和外来杂质。

6.2.6合格品判定如表5。

表5:外观质量等级判定Q/SY 1100—20046.3 液压性能试验要求6.3.1测试要求符合GB/T 5563标准时,胶管最大工作压力,静压试验压力,爆破压力应该符合表6、表7要求。

表6:.胶管胶管最大工作压力,静压试验压力,爆破压力——1sn、2snQ/SY 1100—2004表7:.胶管胶管最大工作压力,静压试验压力,爆破压力——4sp、4sh6.3.2测试要求符合GB/T 5563标准时,胶管在最大工作压力状态下,其长度变化率应该在+2%~-4%范围之间。

6.4 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当胶管被弯曲,其内圆弧半径等于表8和表9相应值时,该胶管应该能够在最大工作压力下工作。

——胶管弯曲平面偏差不超过胶管外径的10%。

表8:.胶管最小弯曲半径——1sn、2sn 单位:mmQ/SY 1100—2004表9:.胶管最小弯曲半径——4sp、4sh 单位:mmQ/SY 1100—20046.5 脉冲测试性能要求6.5.1脉冲测试应该符合GB/T 5568要求。

测试温度为100摄氏度。

6.5.2对胶管1sn而言,当脉冲测试压力均衡地趋于胶管最大工作压力的125%时,胶管应该能够经受150 000次脉冲循环周期而无任何故障。

6.5.3 对胶管2sn而言,当脉冲测试压力均衡地趋于胶管最大工作压力的133%时,胶管应该能够经受200 000次脉冲循环周期而无任何故障。

6.5.4 对胶管4sp、4sh而言,当脉冲测试压力均衡地趋于胶管最大工作压力的133%时,胶管应该能够经受400 000次脉冲循环周期而无任何故障。

5.5.5脉冲试验为破坏性试压,试验样件在试验完成后报废。

6.6 低温弯曲测试性能要求按GB/T 5564要求测试胶管,温度在-40摄氏度条件下,胶管不应龟裂现象。

此试件恢复室温后作静压试验,要求无泄漏或裂纹现象。

6.7 胶管层间附着力性能要求6.7.1 对胶管1sn、2sn而言,按GB/T 14905要求测试胶管,内胶层与增强层、外胶层与增强层之间的附着力最少应为2.5KN/m。

5件样件作内胶层与增强层附着力测试,2件或6件样件作外胶层与增强层附着力测试,当然样件尺寸应该符合表一要求。

6.7.2对胶管4sp、4sh而言,按GB/T 14905要求测试胶管,内胶层与增强层、外胶层与增强层之间的附着力最少应为2.5KN/m。

5件样件作内胶层与增强层附着力测试,2件或或6件样件作外胶层与增强层附着力测试,当然样件尺寸应该符合表二要求。

6.8 外胶层耐磨损性能要求6.8.1 对胶管1sn、2sn而言,按GB/T 12721要求测试胶管,在铅垂压力为25±0.5N,磨具往复周期为2000次的条件下,损失胶层质量不得超过0.5g。

6.8.2对胶管4sp、4sh而言,按GB/T 12721要求测试胶管,在铅垂压力为50±0.5N,磨具往复周期为2000次的条件下,损失胶层质量不得超过1g。

6.9 耐油性能要求6.9.1 按GB/T 1690要求测试胶管,内胶层浸泡在3#油中,在100摄氏度下经168小时应无收缩现象和体积膨胀不大于60%。

6.9.2 按GB/T 1690要求测试胶管,外胶层浸泡在3#油中,在70摄氏度下经168小时应无收缩现象和体积膨胀不大于100%。

Q/SY 1100—20046.10 耐臭氧性能要求按GB/T 9571要求测试胶管(40±2摄氏度,50±5pphm,70±2h),放大两倍不出现龟裂现象。

7 试验方法7.1 胶管的尺寸和同心度按GB/T 9573方法测量。

7.2胶管的液压性能试验按GB/T 5563规定执行。

7.3 胶管和胶管组合件的脉冲性能试验按GB/T 5568规定进行。

7.4脉冲试验进行过程中,如果接头拔脱或临近接头25mm以内处发生任何损伤,应视作接头引起的损坏,可将胶管舍弃,重新取样试验,应记录故障形式和位置。

如脉冲试验进行到尚未达到规定要求之前,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停机24h以上,当重新开始试验时,可能在接头连接处会出现流体的轻微渗漏,这一现象如在30min内自动消失,则不视未试验失效。

7.5胶管低温弯曲试压按GB/T 5564进行。

内径22mm(含22mm)以下者弯曲180度。

内径25mm(含25mm)以下者弯曲90度。

7.6胶管内外层胶耐液体性能试验按GB/T 1690规定执行。

7.7胶管各层件粘附强度试验按GB/T 5562规定执行。

7.8 胶管耐臭氧性能试验按GB/T 9571规定执行。

8 检验规则8.1同供应商、同型号、同规格的胶管划分为一批,每批数量不多于1000米。

8.2外观质量和规格尺寸逐根检查。

8.3液压性能试验应每批进行一次。

不足一批每月进行不少于一次。

8.4 同型号胶管任选一种每季度进行一次脉冲试验,考察供应商胶管质量。

8.5其他性能试验视公司检测能力及情况需要进行检测。

以上试验如有不合格,应在该批胶管中取双倍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试,复试后如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改批胶管为不合格品。

9 包装运输及储存9.1 胶管包装运输按GB/T 9577执行。

9.2 胶管储存按GB/T 9576 执行。

9.2.1储存期越短越好,最大期限为1年,超过1年的必须进行必要的性能测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库存周转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9.2.2温度在0~35摄氏度间,最好在15摄氏度左右,不得超过50摄氏度或低于-30摄氏度,也不得异常地上下波动。

9.2.3 相对湿度不得超过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