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 文 园 地 一

语 文 园 地 一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

通过诵读诗句懂得大概的意思,想象画面,积累诗句。

5.能独立进行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写作、积累对联。

教学难点:1.学会边读课文边想画面的学习方法。

2.学会搜集资料的能力。

3.口语交际;写作评改。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3.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交流了解的自然奇观)教学目标: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九仙山、石门山,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二、介绍交流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2.指名交流反馈:听了他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

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3.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三、畅谈感受1.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2.师:其实,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通过无拘无束的对话,把自己了解的自然景观介绍给了同学。

四、作业布置小练笔:写一个片段,描写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自然景观)教学目标: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你看:这一组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奇观的内容。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瑰丽壮美的图画:有奇特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有气势磅礴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有美丽而独特的鸟的天堂,有变幻莫测的火烧云……文章既写了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又写了奇花异草、高山深谷……大自然真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

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二、寻找生活1.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风景区,如沙芜九龙湖、连城冠豸山等。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景绣园林、校园一角、小河、田野。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2.交流说说自已所见自然景观的优美之处三、学写开头、结尾1.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掌握写作方法。

在写作方法上,这四篇的开头和结尾的都各不相同:【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大观。

(开门见山)】【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自然结尾)】【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介绍背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

(总结全文)】【我们吃过饭,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

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说明情况,先介绍时间、地点、人物)】【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总结全文)】【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开门见山)】【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自然结尾)】在描写手法上,作者按照事情的先后,不同的方位,通过对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和变化的细致描写,一步一步地把自然景物写具体,写生动。

2.学了这些课文之后,我们知道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除了要安排好的开头和结尾,更重要的是怎样按顺序把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声音、气味、光泽、变化、动作……等进行描写,使它们在我们的笔下活起来,动起来,成为电视上的彩色录像。

四、运用技巧指导怎样写1.观察描写要有顺序A.可以按照空间顺序,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描写。

湖面很平静,水清可见底,湖水由浅到深,是银白、淡蓝、墨绿,界限非常清楚。

天山的白云和两侧的山峰,清晰地映在水里,把天、山、湖融为和谐的一体。

在这平静的湖水中,惟一活动着的就是鸭子。

一群白鸭边游边叫,一会儿张开翅膀扑打水面,溅起无数的水花,一会儿用脚掌在水中拨动,荡起一圈圈波纹。

B.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

多美的小雪花呀!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柔,又轻。

接着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得密密麻麻。

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整个世界都变得迷迷茫茫的,美不胜收。

2.要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

A.抓住景物在不同时间的特点。

潮来之前: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潮来之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潮头过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B.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活化景物。

⑴使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⑵运用多种感官去感触景色的多姿多彩。

暑假,我去过青岛的海边。

第一次看到大海,兴奋得不得了。

海水好蓝好蓝,海边的鹅卵石多得数不清。

⑶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

多美的小雪花呀!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落下来。

索溪里圆润的石头,犹如顽皮孩童的脑袋,光溜溜的,探头探脑……五、范文引路游黄山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去了黄山,一览她的真面目。

黄山的景色真美呀!坐在缆车向外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山谷,陡峭的岩壁,全都笼罩在云海之中,犹如在仙境一般。

清晨,走在竹海间的小道上,阵阵的知了声和鸟鸣声,给幽静的山谷平添了动感和生机。

一阵阵清风拂过,竹叶上的晨露便像断了线的珍珠般散落下来。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股夹杂着泥土和竹子的清香沁入我的心脾。

黄山的石可真奇呀!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姿态万千。

有的像犀牛,有的像功夫熊猫,还有的像绽开的莲花……让人眼花缭乱。

站在北海向远处了望,只见一块像猴子一样的石头,蹲坐在凸出的石头上,面向弥漫着云雾的万丈深渊,仿佛在思念着他的伙伴。

这就是黄山着名的一景“猴子观海”。

还有“飞来石”,“仙人晒靴”,“仙人指路”……都是大自然这个雕刻家的杰作。

黄山的天气变化可真快呀!刚才还烈日当空,不一会就乌云密布,如同三岁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还没等我们穿上雨披,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我们都成了落汤鸡。

雨中的黄山也别有一番滋味。

隔着雨帘,望向远处干涸的山谷,潺潺的水流声,轰轰的雷鸣声,哗哗的雨声,仿佛在演奏一曲交响乐。

山腰上那一条条银白色的一字瀑,像飞舞的丝带,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黄山的美,就如同一幅活动的山水画,如不是身临其境,还以为真的是在画中。

她的美让人痴迷,让人流连忘返。

六、知识点睛大自然以它的千姿百态为人们呈现出无穷的美景,只要我们用心寻找,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它的独特,它的神奇,怎样将大自然神奇的美写入我们的文章呢?写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选择写一处自然景观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准备突出它哪一点奇特之处。

写的时候可以紧紧围绕这一奇特展开。

2.要按一定的顺序、层次写,不能杂乱无章,见什么写什么。

写景的顺序有多种,可以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等,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

3.写景要细致、具体、形象,可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写景的时候还要注意适当地结合抒情和议论,情景交融,以此来吸引并感染读者。

本次的习作是写一写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突出景物的奇特。

只要是自己觉得神奇的自然景观都可入文,题目可以以自然景观的名称命名,如上文的《游黄山》,也可以另起。

下面罗列了几个作文题目,以作参考。

《观××××》、《神奇的××××》、《这边风景独好》、《家乡一景》、《××××——天下奇观》第三课时(习作讲评——自然景观)教学过程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四、面批作文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我的发现”抓住了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交流: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2.“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