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秩序与大国关系

国际秩序与大国关系


三是美俄之间干涉与反干涉、渗透与反渗透、颠覆 与反颠覆的复杂较量长期存在。
长远来看,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角力暂时不 会演变成“新冷战” ,原因是:
奥巴马政府内受制于政党矛盾,外受制于中东乱局影响和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再加上2016年国内大选的临近, 自身精力实在有限; 欧元区成员国已几经希腊债务危机折磨,欧洲多国又在能源 上有求于俄,加之德、法、英三国“同床异梦”,欧洲整体 对俄合力有限; 俄罗斯虽受到空前的国际孤立高压,但对外仍可打“能源 牌”“核武牌”和“地缘政治牌”,加之其外交成熟老到, 本民族又有自强不息、临危不惧的优良“基因”,因而难以 被西方的高压压垮。
国际秩序与大国关系
形势与政策
1
形势与政策
教学重点
一、国际秩序与大国关系变化趋势
二、当前大国关系新看点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3
一、国际秩序与大国关系 变化趋势
4
秩序+规则之争
《星球大战》:银河系出现 两个对立的新政权:"第一秩序 "和"抵抗力量" 2015三个70年叠加 触发大国角逐
2013年习近平首次出访是俄罗斯;2014年习近平首次出访还 是俄罗斯。2月份的索契冬奥会创造了中国体育外交的历史—— 中国领导人首次出国参加奥运会开幕式。2015年,中国国家主 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利用双边和多边场合举行了五次会 晤,从莫斯科到乌法,再从北京到安塔利亚,到巴黎,不断推 动着中俄关系向更广、更深发展。
印度
2.七大力量中心分属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美国
第二个层次
形势与政策
中国、俄罗斯、欧盟
第三个层次
日本、巴西、印度
美欧“两极”格局初露端倪
美欧在价值观和发达国家利益上有众多的共同处,但美欧 在现时代和将来的分歧是深刻和难以弥合的。相对美国而 言,欧洲具有更强的独立性。换言之,欧洲需要美国帮助 和支持的程度要远远低于美国对欧洲的需要,至少欧洲已 不再需要美国这个保护伞来满足其防务需要。
思考:美欧制裁俄罗斯有效果吗?
俄罗斯与西方:角斗场中心从乌克 兰转移至叙利亚
美欧等彼此对立深层原因:
一是围绕冷战后的欧洲秩序,西方不仅要捍卫冷战 胜利果实,还不断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防 止其重温大国梦;而俄罗斯也不甘心于苏联在冷战 中的失败,意欲在苏联空间扩大影响,恢复其大国 地位,坚决反对西方的无限东扩。 二是围绕欧亚大陆地缘利益,尤其是在东欧地区, 双方展开角逐。
(一)美欧与俄持续较量 (二)中俄成为新兴大国合作典范,助推国际格局多极化 (三)中美“竞合关系”持续“新型大国关系”好事多磨 (四)中日关系,复杂敏感
(一)美欧与俄持续较量
1.俄罗斯同美欧围绕乌克兰问
题展开自冷战以来最激烈的
较量。
2.美国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
略,地区政治安全局势将更
加复杂。
乌克兰问题
外交战略定位中的世界大国 世界大国现在是分成两类:
全球性影响力的主要世界大国或国家集
团,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
一定事件影响力的、主要地区大国,其 中包括日本、印度、巴西等。
国际秩序—四大特征
1.“新一超多强”实为“一超六强”,中国提前成“第二”
巴西 中国
美国
日本
形势与政策 俄罗斯
欧盟
企业合作,支持或参与在北极地
区、深海和页岩油气储藏地点的 勘探工作们的报复性措施不会让你们久等”。
俄罗斯的反制裁
反制1:禁止从欧美国家进口汽车和服装,限制或禁止欧洲航
空公司使用飞越西伯利亚地区的航线。 反制2:俄罗斯将动用“国家财富基金”或养老基金,向受制 裁影响的公司提供支持,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上诉。 反制3:对欧洲“减气”甚至断气,减少天然气供应。俄罗斯 2014年7月11日对波兰和斯洛伐克分别减少了24%和10% 的天然气供应,七月12日又对罗马尼亚减少5%的天然气供 应,并且13日和14日还将分别减少9%和5%。
在人口、产出、贸易、制造业等方面,欧盟已具有相当的 独立性,并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在世界货币和金融市场 方面,随着欧元和统一中央银行体系的创立,欧美在配置 和享用全球金融资源能力上的差距也在大大缩小。
3.新兴大国与西方大国两大“集群”的“竞合 博弈”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或“主线”
西方发达国家集群 • 近乎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相继“止跌反 弹”,同时开展新的大联合 非西方新兴大国集群
1.乌克兰政局更迭
2.克里米亚公投入俄 3.俄罗斯与欧美对立加剧
4.欧、俄、美能源安全战略调整
乌克兰问题历史经纬
2013年11月21日:欧洲一体化支持者开始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 2014年2月25日:乌克兰议会压倒性多数投票通过审判前总统决定。
2014年2月28日:俄罗斯军方封锁乌克兰一军用机场,确认装甲部队进入 克里米亚
二、当前大国关系新看点
世事纷繁,纵横交错,然定大势者,非大国莫属。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 的重要力量。当今全球化时代,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意义重大,美国、俄罗 斯、中国、欧洲等主要力量在博弈、调整、合作中砥砺前行。2016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结束之际,围绕“战后国际秩 序”的博弈,四组大国关系格外引人注目:
美欧制裁俄罗斯加码
美国和欧盟再度升温,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意图在乌克兰 问题上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美欧公布的新制裁施涉及俄 罗斯金融、石油 和军工等多个行 业,多家俄罗斯 重量级公司和个 人被拉入黑名单。
美欧制裁俄罗斯加码
美国把俄罗斯的最大银行——俄 罗斯储蓄银行列入制裁名单。 禁止欧美公司与俄油气企业合作。 欧盟和美国公司被禁止与俄罗斯
性随处可见。如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产品征收的关税,
比适用于富国之间的关税平均高出4到5倍。
大国竞争更多的体现在对国际规则 与话语权的争夺
发展中国家集群因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利益
诉求多有不同,再加发达国家的分化政策的影
响,它们在制订国际规则的谈判过程中经常处
于劣势。发展中国家的成功合作往往具有局部
政治规则:非殖民化、人权、种族平等
全球治理: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打击 贩毒、海盗、非法移民
8
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6个要素
一.市场规模,包括总产出与人均产出水平,以及相应 的购买力;
二.货币与金融,主要看其货币是否是世界储备货币, 以及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稳定性、有效性和规模;
三.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既要看存量更要看增量;
2015年6月18日,中俄签署《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勘察设计合同》,标志 着中俄高铁合作项目向前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实现了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 ”的新突破。 6月29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破土动工,为中俄能源长期合作 增加了新的支撑点,同时这也意味着中俄围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合 作正不断扩大和深入。
性和暂时性。
4.非国家行为体日益影响国际格局
在全球化与网络化时代,权力正从政府向公众流失 ,各国国内社会与跨国社会的影响上升,包括国际非政
府组织乃至特定个人在内的各类非国家行为体作用增强
,这也成为审视当今国际格局的一个全新视角与重要变
形势与政策
量,“斯诺登事件”与“维基解密”即为佐证。
(二)当今大国关系的变化趋势
1、面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等全 球性挑战,各大国都难以独善其身,只能同舟共济
、共度难关。国际安全形势更趋复杂。
2、大国共同经济与安全利益增多,相互依存的深 度与广度不断增加,矛盾的对抗性下降,竞争的可 控性上升,彼此竞争多为“和平与发展”式竞争,
军事层面的较量则更多表现为“引而不发”
5
国际秩序变革特点
战争产物
大国主导 凡尔赛秩序(1919) 雅尔塔秩序(1945)
当前秩序转型特点
和平转型 长期过程 多元参与
游戏规则
基本规则:联合国宪章——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 ,和平解决争端
经济规则:IMF、WB、WTO、贸易投资自由化
安全规则:防止核扩散、军备控制、反恐、太空安 全、网络安全
(二)中俄成为新兴大国合作典 范助推国际格局多极化
中俄助推国际格局多极化,成为新型大国合作 的典范。中俄两国目前已经几乎解决了所有最重要 的问题,包括最复杂的边界问题。两国在双边关系 和全球事务中都拥有广泛一致的核心利益。
政治关系:拒绝结盟
军事合作:逐渐升级
能源合作:犹豫不决 “两国间的伙伴关系不再是依靠共同的理想,而是基于共同的利益”。
中俄军事合作
军火交易伙伴: 俄罗斯向中国大量出口先进的武器,例如战斗机(苏27、 苏30)、发动机(歼-10)、舰载直升机、大型运输机、 加油机、舰艇,等等。 联合军事演习:这是更高级的军事合作。
2015年堪称中俄军技合作的“收获年”。 中俄苏-35歼击机合作项目已取得“阶 段性成果”,中国在购买俄罗斯S-400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方面也有新进展,或将 成为S-400 的第一个使用国。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在2015年还举办了跨越几个月 时间,分两个阶段进行的“海上联合-2015”联合军演等军事交流活动。
何谓“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国家间的秩序,以一定国际格局为基础所形成的国 际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国际格局是指各国或国家集团在合作与竞争中、在实力上和利
益上达到某种相对稳定或均衡的状态。它一方面涵盖了大国关 系,另一方面又是观察大国关系变化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依据。 支撑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或主要的目标的人类活动的格局 或布局——(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
如今中俄的军事合作已经一改过去中方完全依赖俄罗斯的状态,转变为了 中俄互相弥补、互相依赖,未来中国在关键技术上也将实现独立,中俄之 间将以1+1大于2的形式共同应对来自西方的打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