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科学概论第四章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资料.

地球科学概论第四章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资料.


二、同位素年龄
相对地质年代表示了地质事件或地层的先后顺 序,即使是利用古生物化石组合的方法,也只能了 解它们的大致时代。
要更确切、更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发展历史,除 了知道各地质事件的先后顺序及大致时代外,还 必须定量地知道地质事件究竟发生在距今多少年 的时候?延续的时间有多长?地质事件的剧烈程 度或作用速率怎样等?
月球上岩石的年龄值一般为31亿~46亿a 现在一般认为地球的形成年龄约为46亿a。
三、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生物界、无机 界演化具自然阶段性。
以地球演化的自然 阶段性为依据,配合同 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 对漫长的地质历史进行 系统性的编年与划分, 编制出的在全球范围内 能普遍参照对比的年代 表即地质年代表。
②该同位素在岩石中有足够的含量, 可以分离出来并加以测定;
③其子体同位素易于富集并保存下来 。
放射性元素蜕变
母体同位素 子体同位素
半衰期
238U --→206Pb + 8 4He 45.1 亿年
235U --→207Pb + 7 4He 7.13 亿年
232Th -→208Pb + 6 4He 139 亿年
1832),在开凿运河的过程中获得了大批化 石,经过他的整理研究
发现每一套地层各有其特定的化石
他据此制订出世界上第一张最有系统的地 层表
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化石是保存 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和遗迹,它们一般被 钙质、硅质等充填或交代(石化)。
生物演化律---生物演化的总趋势 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以 往出现过的生物类型,在以后的演化 过程中绝不会重复出现。前一句反映 了生物演化的阶段性,后一句反映了 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
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 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 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 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地层层序律 == “下老上新”
图4-1 地层层序律示意图
A-原始水平层理 B-倾斜层理 C-倒转地层 1、2、3、4-示地层从老到新
化石层序律
英国运河工程师史密斯(William Smith,1769-
中国迁西太平寨 发现有38~37亿年的岩石。
最古老的岩石与地球的年龄
南美洲圭亚那的古老角闪岩的年龄为41亿a、 非洲阿扎尼亚的片麻岩的年龄为38亿a等; 这些都说明地球的真正年龄应在40亿a以上。
对地球上各种陨石的年龄测定,惊奇地发现 (无 论是石陨石还是铁陨石,无论它们是何时落到地 球上的)都具有相同的年龄,大致在46亿a左右, 从太阳系内天体形成的统一性考虑,可以认为地 球的年龄应与陨石相同。
第四章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第一节 地质年代 第二节 地质作用
第一节 地质年代
一、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二、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 三、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 就是指地球 上各种地质 事件发生的 时代。

含两方面含义: 其一是指各地质事
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 为相对地质年代;
其二是指各地质事 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 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 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 龄。
地质年代单位的划分是以生物界及无机界 的演化阶段为依据的。
这种阶段的延续时间常常在百万年、千万 年甚至数亿年以上,并且常常是大的阶段中又 套着小的阶段,小的又包含着更小的阶段。
根据这种阶段的级次关系,地质年代表中 划分出了相应的不同级别的地质年代单位,其 中最主要的有宙、代、纪、世四级年代单位。
“宙”是最大一级的地质年代单位, 它往往反映了全球性的无机界与生物界 的重大演化阶段,整个地质历史从老到 新被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 生宙4个宙,每个宙的演化时间均在5亿 年以上。
生物演化律用来确定地层的相对地质 年代时就表现为: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 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 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 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愈简单,则地 层的时代愈老,反之则愈新。这就是化石 层序律或称生物群层序律。
图4-2 地层对比及综合柱状图
地质体之 间的切割律--即较新的地质 体总是切割或 穿插较老的地 质体,或者说 切割者新、被 切割者老。
卢瑟福(L.Rutherford,1871-1937)
1903年提出放射性元素的原 子会蜕变,即自行分裂为另 外的原子,并在以后的实验 中得到证实。
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自动地放射出 α(粒子)、β(电子)或γ(电磁辐射量子 )射线,而蜕变成另一种新元素。
并且各种放射性元素都有自已恒定 的蜕变速度。
87Rb --→87Sr
500 亿年
40K --→ 40Ar
14.7 亿年
40Ar --→39Ar
150Sm -→144Nd
14C - 14N
5692 年
最古老的岩石与地球的年龄
1973年在格陵兰发现的古老岩石, 年龄为38亿年 1983年在澳大利亚找到几粒年龄为 41-42亿年的矿物颗粒。
中国鞍山白家坟 发现有38亿年的岩石。
总量(D)的比例计算出来。
t=1/(ln(1+D/N))
t-时间 -蜕变常数 =0.639/ T1/2 D-子体同位素总量 N-母体同位素总量 N、D之值可用质谱仪测出
自然界放射性同位素种类很多,能够用 来测定地质年代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那些在几年或 几十年内就蜕变殆尽的同位素是不能使用 的;
衰变速度通常是用半衰期(T1/2)表
示的。 所谓半衰期是指母体元素的原子数
蜕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自然界的矿物和岩石一经形成,其中所含的 放射性同位素就开始以恒定的速度蜕变,这就像 天然时钟一样记录着它们自身形成的年龄。
当知道了某一放射元素的蜕变速度后,就可 根据这种矿物晶体中所剩下的该放射性元素(母 体同位素)的总量(N)和蜕变产物(子体同位素)的
这两方面结合构成对 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 变时代的完整认识。
一、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岩石是一本书”
三条准则:
地层层序律 化石层序律 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层状岩石---岩层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 状岩石称为地层。
地层层序律
1669年,出生于哥本哈根的斯特诺 (Nicolaus Steno,1638-1686)总结出在 岩层之间,存在着如下的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