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苏州科技大学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doc

2020年苏州科技大学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doc

2020年苏州科技大学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
和地区排名
2020年苏州科技大学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
更新:2019-12-02 15:27:15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学生很关注大学的排名,本文小编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各个大学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本排名是根据是根据2019年校友会发布的最新中国高校排名整理,不作为官方数据。

一、苏州科技大学最新排名1、历年苏州科技大学排名【校友会版】
在校友会版中,2019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388名,相较于2018年的380名,排名下降了8位。

年度全国排名省内排名总分20193882860.8520183802760.6320173742760.532、历年苏州科技大学排名【最好大学版】
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2019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229名,相较于2018年的207名,排名下降了22位。

年份全国排名学校名称所在地2019229苏州科技大学江苏2018207苏州科技大学江苏2017233苏州科技大学江苏2016191苏州科技学院江苏省3、苏州科技大学省内排名情况
2019苏州科技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第28名,排在苏州科技
大学前后的分别是徐州医科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

2018-2019江苏省大学排名
名次学校名称全国排名星级排名办学层次1南京大学8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前列)2东南大学24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3河海大学396星级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4南京农业大学47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特色)5苏州大学49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特色)6南京理工大学50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特色)7南京师范大学53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特色)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7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特色)9中国矿业大学746星级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10江南大学76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特色)11江苏大学88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12扬州大学94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13南京工业大学103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14南京邮电大学123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15南京医科大学138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16中国药科大学142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特色)1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60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18南京林业大学161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19南京中医药大学186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20江苏师范大学1933星级区域一流大学21南通大学234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22南京财经大学2803星级区域一流大学23常州大学2943星级区域一流大学24江苏科技大学309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25南京审计大学3433星级区域一流大学26南京工程学院381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27徐州医科大学382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28苏州科技大学388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29江苏理工学院435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30淮阴师范学院437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31盐城师范学院440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32盐城工学院465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33淮阴工学院473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34淮海工学院4801星级区域知名
大学35南京晓庄学院483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36常州工学院492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37徐州工程学院508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37金陵科技学院508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39常熟理工学院533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40江苏第二师范学院635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41泰州学院680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42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707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特色)
南京艺术学院
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
南京体育学院
3星级区域一流大学
江苏警官学院
3星级区域一流大学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3星级区域一流大学二、苏州科技大学简介苏州科技大学地处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

校园占地面积2300亩,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3.1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33个,电子图书315万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学历留学研究生70余人。

学校现有6个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4个学科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设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
3个;5个专业通过高等教育专业评估,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

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等一批业绩卓著的名家名师;有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3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杰青”获得者4人,“优青”获得者1人以及其他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8人;有包括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在内的各类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267人;有6人担任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委员。

学校2007年以“优秀”等第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现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包括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

曾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近五年学生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等奖项共1900余项。

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本
科生以及2500余名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单位负责人或行业骨干。

学校现有包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9个。

近五年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2010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重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6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34项;实现了我校以通讯单位在Science子刊、第一作者并署名我校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文章的历史性突破;学术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近2280篇,专利1168项。

学校先后编制200余个小城镇规划,完成苏浙皖地区等地千余个乡村规划;参与了大量地方环保政策的制定、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配合江苏省和苏州市263行动计划参与地方环境污染项目咨询、参与完成苏州市“退二进三”工程中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和修复等为地方服务的项目百余项;与苏州市共建的苏州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承担完成的《苏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均已颁布实施;与苏州市合作共建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获批为江苏省决策研究基地;与佛山市南海区合作共建了苏科大环境研究院,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7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
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自1993年以来每年承办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班,为亚太地区、非洲等上百个国家培训多领域人才1500余人。

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定位,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三、苏州科技大学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