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虾稻共作田水稻实操施肥技术

虾稻共作田水稻实操施肥技术

虾稻共作田水稻实操施肥技术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我市虾稻种养模式呈扩大趋势,2016年面积可达30万亩以上。

由于此种养模式,水稻秸秆实施了全量还田,极大地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肥力。

其推荐施肥量应根据其模式年限确立。

一般1~2年田块推荐氮施肥量10~12公斤/亩(注:亩为667m2)、五氧二磷4~6公斤/亩、氧化钾6~8公斤/亩,3~5年田块推荐氮施肥量7~9公斤/亩、五氧二磷3~5公斤/亩、氧化钾4~6公斤/亩,5年以上田块推荐氮施肥量5~8公斤/亩、五氧二磷3~5公斤/亩、氧化钾4~6公斤/亩。

一、施足基肥
耕整前,每亩施42%或40%复合肥25~40 公斤(推荐配方21-9-12 或20-10-10)、25%大粒锌0.3~0.5公斤,均匀撒在田面并用机器翻耕耙匀。

二、早施蘖肥
栽插后5~7 天每亩施尿素5~8公斤,严重缺锌田块补施25%大粒锌0.15公斤;7天后对长势差的田块补施一次平衡肥,每亩施尿素3~5 公斤。

三、巧施穗肥
晒田复水后,对色泽正常田块每亩施氯化钾5~8 公斤,对色泽落黄的田块每亩施尿素3~5 公斤、氯化钾5~8公斤;抽穗前15天左右,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3~5 公斤,一般不追施尿素,防贪青晚熟。

四、根外喷肥
齐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 次,提高千粒重。

五、稻田管水技术
“虾稻共作”模式田块一般地下水位较高,应推广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即前期薄水(3~5 cm)栽秧(机插秧龄3.5 叶,密度1.4 万穴/亩、3.5 株/穴),浅水(2~4 cm)分蘖,够苗(12 ~14 株/穴)晒田;中期浅水(3~5 cm)勤灌,足水(4~6 cm)孕穗;抽穗后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收获前一周断水。

这样能显著地降低稻田耗水量,减少化肥用量,增强水稻抗病、抗倒伏的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