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卷2 化学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纵观今年全国二卷化学科目试题呈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
更加重视对化学科学素养、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要求。
在试题中按考纲的要求既注重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基础的考查,又加大情景式设问类型题的比重。
总的来说本次考试难易适度,高频考点突出;有传统有创新,新老题型相得益彰;传统时代双结合,激发科学热情;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强调学科素养。
理综试题第7题(化学选择第一题)以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为引子,考差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蚕丝和蜡的主要成分等知识,学生能较快进入情景,准确作答。
第8题、第9题分别考察了学生比较熟悉的题型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及元素周期律题,这两题较18年试题难度降低。
第9题是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表格实验题,要求找出现象和操作不匹配的一项,实验均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基础实验,A选项中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的现象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该反应不会产生分层现象,学生也能较为轻松选对。
第11题为较传统的化学方程式题,该题型在近三年考试中考查较少,属于传统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化学反应的认识。
第12题以古代绘画颜料为背景考查CdS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要求学生对Ksp常数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一般能力学生有一定难度。
13题考了烷烃二取代(不同取代基)同分异构体数,属于常规题型,学生比较熟悉,只要细致认识梳理并书写,有一定有机化学基础素养的同学应该会轻松应对。
本次选择以判断“选项错误“为主要题干,相对“判正”题干来说难度稍低,
选择题中既有传统高频题型又有新的考法,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灵活的思维。
26题仍为工业流程,考查了焰色反应和三个方程式书写,这是较为经典的题型,而变化的是往常在实验题中频繁考察的定量滴定实验,本次在流程题出现,考查了终点现象和含量表达式,这也是近几年考试中常见考点,对学生来说,这种考法比较熟悉,但含量表达式能否准确写出,还需要学生分析清楚本氧化还原滴定的实验过程。
27题速率平衡题以环戊二烯为基础,主要考点为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转化率及用分压计算平衡常数Kp等数据处理及相关运算。
本题首次未给出Kp 的运算提示及分压表达式(之前高考题中均给出相关信息),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化学反应速率的考点以图像加选择题的形式检测,学生们在考场上能否准确识图并将图中信息收集转化帮助自己判断出选项,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解题能力;最后本题以电解池制备二茂铁收场,二茂铁的结构简式对学生来说较陌生,要求学生能剥开陌生物质表象发现电解池的本质而准确写出总反应式,最后分析无水条件的原因,本问难度不大,本题有难有易,这也体现了理综考试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和检验。
第28题是全国二卷久违的有机实验,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题中未涉及陌生的有机化学反应但本实验方法对学生来说十分陌生,本题图出化学实验中分离、提纯的要点,要求学生在已有化学实验素养的基础上,运用提炼整合信息的能力,能从题干中提炼有用信息,结合知识储备,给出合理答案。
化学选考题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别考查了分子立体构型、氢键对分子晶体沸
点的影响、价电子、离子半径等较基础的考点。
在晶胞考查中要求学生根据晶胞写出化学式、计算晶胞密度并写出原子坐标,该晶胞为双层晶胞且化学式中分子比例用x和1-x表示,这样的考查方法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有机化学基础题考查了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反应类型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主要物质和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相对较容易得分。
本题未考同分异构有多少种可能是为避免考点重复(选择13题已考),但题中考查聚合度n的计算,本考点在以前考题中很少出现,这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能快速理解题意并准确计算。
总的来说,本次考试重视对学生基础和学科素养的双考查,联系传统文化和我国现代科技发展以及新材料的联系,部分试题以学术专著、文献论文等资料为素材编写,有利于开拓学生对科学视野,增长考生的见识,为教师未来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中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