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恋观研究
婚恋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考察社会变化的主要角度之一。
正确的婚恋观从萌发到确立的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纯洁化的过程。
婚恋观积极与否,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学业成功与否等问题,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因此,研究大学生婚恋观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意义极其重大。
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取消了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
这就意味着恋爱、结婚、生育在适龄大学生中已不受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婚恋观,已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大学生的恋爱态度、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两性观念等方面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婚恋观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环境的影响、教育的滞后、个体因素的影响等,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婚恋观所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