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护理心得体会加强护理工作管理:重视提拔好护士长和学科带头人,把能力强、技术精、懂业务、会管理的技术骨干提拔上来,让他们领导和管理护理工作。
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建立1套完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护理工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监控,并对监控的结果和数据定期分析、通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制定强有力的赏罚措施,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热忱和积极性。
对新上岗的人员要进行上岗前强化培训,指定专人带教,制定严格的带教制度,不能胜任工作的,坚决不能单独上岗。
确保临床1线有足够的人员编制,科室缺编要及时补充,决不能长时间缺编运行。
严格建立健全监督、查对、登记制度,对易出错的环节进行重点质量把关和终末质量监督检查。
加强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要杜绝护理过失的产生,首先要建设1支高素质的护理团队。
要常常性展开3基训练、业务讲座、临床操作比武、进修提高、考试考核等情势的业务培训。
约请医疗、药学、检验等专业人员给护理人员介绍相干学科知识;护理专家进行护理经验交换及新技术、新动态讲座;鼓励全员护士积极参加各种情势的继续教育,不但坚持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的知识得到不断丰富和更新,努力提高护理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弄好业务工作的的同时,常常组织他们参加社会、文娱、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乐观向上的精神。
护士长要常常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召开谈心、座谈会等情势让他们抒发情感,尽量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化解他们心中的矛盾和疙瘩,使他们能在工作中不分心,以饱满的热忱、充分的精力投入到工作。
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都要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要时刻牢记自己从事的是高风险的职业,时时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警钟长鸣,常教不息。
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性做好每项护理工作。
敬业爱岗、1丝不苟的完成每项工作: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都要建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1丝不苟的工作风格。
对每项护理工作都要做到及时、准确、完全、规范。
“3查7对”是避免过失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做好,决不能留于情势。
严格交接班制度,养成良好的交接班意识,使交接班制度常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在交接班进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绝不能把问题留给下1班。
要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确保书写的内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对制定的各项护理记录要认真履行,忌讳涂改、删除、捏造、藏匿、烧毁、丢失护理文书。
在履行医嘱时要仔细、认真,不要随意签名和履行口头医嘱,发现医嘱缺点和毛病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决不能盲目履行毛病医嘱。
按时巡查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对重点看护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对各项工作、各种药品、物品明确分类,责任到人。
急救药品、器材齐备完好,常常检查,对消耗和过期药品、器材要及时补充更新,避免到使用时手忙脚乱,贻误时间。
营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病区建设,病区要到达清洁、安静、舒适;工作间要宽阔、明亮、整洁。
对工作繁忙,抢救任务重的科室,增加护理人员,下降劳动强度。
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加强思想、文化方面的修养,不断提高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国家法律的逐步健全,患者的权利意识也正逐渐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护理人员对此应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过失的产生。
有效防范护理过失的产生是医疗机构管理的1项系统工程,只要每一个医疗机构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建立对患者生命高度负责、对工作1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就1定能有效防范护理过失的产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国家法律的逐步健全,患者的权利意识也正逐渐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护理人员对此应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护理质量,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而控制护理过失的产生,是保证与提高护理质量的1项重要工作。
笔者将临床工作中所见护理过失的常见缘由做以下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常见缘由1、13查7对不周密3查7对制度是护士工作中极为重要的1个原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3查7对履行不周密而出现的过失仍占较高比例。
在用药查对中,只喊床号,不喊姓名,导致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护士更换床旁已备好的输液瓶时,常常不再查对输液瓶上的姓名;在医嘱查对中,3人/2人查对时,由于环境喧闹、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导致该履行的医嘱未履行,该停的医嘱未停;晚夜班1人查对时,更由于精神状态、体力、依赖心理等影响,而出现不查对的现象,和用习惯性思惟去处理医嘱也不容忽视。
1、2视察病情不仔细,缺少责任心主要表现为不按规定巡查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交接班流于情势,未仔细视察患者神志、皮肤等;低估病情,对患者的主诉不重视,而延误了抢救时间;工作缺少责任心,抱着见多了、无所谓的心态,病情变化时不及时通知医生;有时急着下班,该交代的问题既没有给患者交代也未给接班的护士交代。
这类过失极易引发医疗纠纷,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应加强管理。
1、3专业知识欠缺,技术水平差这在年轻护士中是较多见的。
由于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少,技术水平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1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处理或采取预感性医治护理。
例如,不知甘露醇、多巴胺静滴外渗可引发皮下组织坏死;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时,不能正确判断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脑出血患者两侧瞳孔已不等大,而未及时迅速地输入甘露醇等。
1、4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工作环境,紧张的工作性质,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高风险性等是致使护土产生工作压力的主要方面。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1],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对服务对象不关心,无个人成绩感,导致工作不专注,易让干扰,履行医嘱和配药时极易产生过失,而且对患者的询问不耐烦,缺少同情心,无责任感,该做的不做,该解释的不解释,致使患者不满意。
2、对策2、1加强查对意识,实行“赏罚”并行措施3查7对是杜绝护理产生过失的1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进程。
护士应牢记3查7对,并严格履行,不要粗心大意,不要报着“已有人查对过了”或“反正还有他人查对”的思想。
查对时,可采取“呼唤应对法”[2];既杜绝了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使患者在整体护理中由被动变成主动,增加了护护之间、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信任,从而提高了查对的有效性。
针对护理过失,常常只重视惩罚,而我科自2009年起又实施了“杜绝过失事故产生奖”,具体做法为:嘉奖现金,量化考核加分,并在科晨会上提出表扬,效果较好。
赏罚并行实际侧重嘉奖,即强调用正性鼓励加强护士查对意识,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热忱;另外一方面,也激起了出过失者的自尊心和好胜心。
这对1个团队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2、2加强管理,增加责任心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从思想上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用案例进行风险意识防范的教育。
对自己班次的患者要全面掌握(包括新入患者、病危、病重、特殊患者、特殊医治等),做到按要求巡查病房,针对重点,重点视察,做到有的放矢,忙而稳定。
仔细视察,认真查体,细致耐心肠向患者解释,从而减少责任过失。
由于责任心没法量化,对护士责任心的教育和管理,仍有待进1步探讨。
2、3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与经验交换科室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专科护理常规,制定临床抢救路径;定期“3基考核”,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积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每2个月1次转达“学习心得”;利用逐日晨会交班,做简短“经验技能交换”,并记录在本,使全科护理人员学习、讨论,共同发展,从而下降过失事故的产生率。
2、4积极有效应对压力首先,护士本身应保持良好职业心理,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获得患者信任,增加职业成绩感,本身体会到护理职业的崇高。
在工作中以最好心态去对待每位患者,以减少护理过失。
另外,护士应积极锻炼身体,并学会自我调理,从而减缓精神与体力上的压力。
其次,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工作中支持系统的完善、规范。
如供应室、药房等,明确职责,减少1些非护理性的超负荷劳动,真正“把护士还给患者”。
建立健康咨询中心,组织护士学习有关压力理论,减缓压力的方法。
从而为护士创造1个轻松良好的工作氛围。
总之,护理过失的产生,不但给患者造成1定程度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乃至还要承当1定的法律责任。
所以,在工作中应带有强烈的职业感和高度的责任心,谨慎细致,杜绝护理过失的产生。
1、小儿惊厥(抽筋)时如何护理惊厥是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1种表现,可以由多种缘由引发。
发作时,孩子会失去知觉,全身抽动发挺、两眼上翻、牙关紧咬、头向后抑,乃至大小便失禁。
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
小儿以高热引发的惊厥较多见,常常产生在体温突然升高的第1天,39C以上的.高热最易产生,下面扼要介绍产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产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方法:1、1名教师1手把孩子平抱在膝盖上,让孩子的头偏向1侧,解开衣领,使孩子呼吸通畅,用大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
2、另外一名老师赶快取1筷子(最好外面包1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两侧或1侧上下大牙之间,以避免舌咬伤和舌后坠引发的窒息。
同时用另外一只手捏住患儿手上的虎口穴用劲掐压。
3、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1次,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4、迅速带孩子去医院,同时打电话给家长,作进1步检查、尽早查明缘由,针对病因进行医治。
2、食品梗塞声门或气管引发的窒息,俗称“噎食”,噎食产生具有以下特点 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痛苦表情。
2、患儿通经常使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抠口腔。
3、如为部份气管阻塞,可出现剧烈咳嗽,咳嗽间有哮鸣音。
预防噎食,除及时医治诱因,还应做到“4宜”:食品宜软,进食宜慢,心宜平静,食宜适当。
如万1产生噎食,可采取以下急救法:1、苏醒儿可采取坐或站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围绕病人,1只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的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外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噎食严重者可仰卧位),抢救者按上面方法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压力迅速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品上移,并被驱出。
2、如无效,可几秒钟重复1次,造成人为咳嗽,将阻塞食品冲出气道。
再无效,就急送医院处理。
3、中暑中暑1般产生在酷热的夏天,但其他季节宝宝穿衣太厚或空气不流通也可能引发中暑。
宝宝语言能力弱表达能力差,我们要留意视察,1旦宝宝哭泣不止,食欲不佳有先兆中暑症状后,不要掉以轻心,赶快按以下步骤处理:1、尽快将宝宝移到阴凉处,脱去宝宝衣物,注意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2、把中暑的宝宝放在凉席或冷毛巾里,用毛巾沾凉水替宝宝擦拭降温;3、每隔10到15分钟给宝宝喝1些清凉饮料,宝宝的饮料不能含因;但宝宝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以防意外事故产生;4、尽快地让宝宝的体温降下来,但是要谨慎不要降得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