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度财政局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度财政局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度财政局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20xx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
特别是受“三期叠加”的影响,财政经济发展依然面临很多不稳定因素,收支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对此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深化改革这个
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进一步转变财政职能、创新管理手段、优化支出结构、增强保障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
力支持。

(一)转变财政扶持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在支持经济发展资金安排上逐步
变“无偿投入”为“有偿使用”,变“直接补助”为“间接引导”,
加快建立市场化的项目发现机制、竞争性的资金分配机制、股权化的
财政投资机制、杠杆化的调控引导机制。

对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人
才工作等方面的资金实行清理整合,进一步转变分配方式、调整扶持
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科技成
果转化先导资金全部采取“拨改投”方式运作外,对科技应用技术研
究与开发、重大科技计划、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及节能减排、服务业发展、蓝色经济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10个专项资金,按30%的比例
实施“拨改投”。

集中部分专项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支持设立
**市战略性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母基金,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带
动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以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重
点产业、重点企业及发展潜力大的新兴科技型企业发展。

(二)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重点增大对公共研发平台、科技孵化平台、
综合服务平台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创新创造更好
的条件。

继续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科技支行试点政策,增加科技支行试点数量,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增加60%;支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融资平台建设,通过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贸易融资等
方式,拓宽我市企业融资渠道。

大力扶持创业就业,落实好各项创业
就业补贴政策,提升创业就业者劳动技能水平,支持提升创业孵化平
台功能,降低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担保门槛。

全面落实国家定向减税和
清费立税各项要求,认真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停征、免征54项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我市暂停征收4项涉企收费的政策,清理规范财税
优惠政策,促动公平竞争。

(三)积极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

强化重点区域带动,集中资金全力突破东部**新城,支持高标准
规划、高标准建设,保障市直中职学校新校区、**档案馆、泊于水库
等重点项目顺利推动。

增大对下补助力度,推动文登区同城发展,促
动南海新区提升集聚发展水平,助推**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统筹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资金,加快环山快速路等道路工程、市区综合交通枢纽等公用设施以及图书馆等公益场馆建设,持续增强
城市载体功能。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启动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
积极推动建制镇示范试点和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进
一步提升村级组织运转财政经费保障水平;继续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支持购置更新280辆新能源公交车,做好39个旧生活区和231个重点
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把握好国家政策机遇,争取并用好地方政府
债券资金,做好棚户区改造贷款额度争取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加快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我市城镇化建设和重点区域开发提供可靠保障。

(四)大力支持民生事业发展。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

根据改善群众生活、促动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
保集中和分散供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妇女“两癌”筛查补助
以及小学、初中、高中生均公用经费等政策的补助标准,给予残疾幼
儿和中小学残疾学生交通费、特殊学习用品和生活费补助,对符合条
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大力支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保障性住房投入政策,积极
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健全支农投入稳定
增长机制,积极推动涉农资金和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大力推动精
准扶贫。

根据上级改革部署,积极制定办法、筹措资金,实施机关事
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支持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
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进一步提升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
贴补贴。

(五)加快推动财税改革。

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行预决
算公开,增大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和“三公”经费预决算都要面向社会公开。

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实施
政府收支全口径管理,增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构建政府财力综合运
筹机制。

严格履行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程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
机制。

深化国库管理改革,推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向乡镇拓展,
推动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

密切注重中央、省税收制度和财政体制改
革动向,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改革推动过程中维护好我市利益。

认真做好营改增扩围工作。

增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将债务分门别
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健全完善债务审批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确
保借、用、管、还各个环节管理的严格规范。

(六)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

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财政新趋势,增强财政治理水平,提升财
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坚持科学组织收入、依法增强征管,增
大科技治税、综合治税力度,构建税收征管综合治理机制,挖掘增收
潜力。

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
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开支,确保将厉行节约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健全通用资产配置标准。

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增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升资金拨付效率。

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努力培育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提升
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增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内控制度,提
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增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

今年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重大而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自觉接受市人大、政协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推动财政改革发展,完成好各项财政预算任务,为建设好现代化幸福**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