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创】案例:大班益智区《迷宫大作战》

【原创】案例:大班益智区《迷宫大作战》

市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迷宫大作战年龄班:大班游戏来源在餐前活动,孩子们对书柜上的“迷宫”游戏十分兴趣,经常和同伴交流、分享。

渐渐地孩子不再满足于看“迷宫”书、玩“迷宫”游戏,而是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尝试。

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点,把“迷宫大作战”游戏区融入孩子的生活,可自由选择设计或者挑战的方式来完成项目。

预期目标1、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尝试设计迷宫。

2、能用不同的材料搭建迷宫,激发探究迷宫的兴趣。

3、乐意与同伴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图片材料投放迷宫图册、画纸、笔、插塑、瓶盖等其它废旧材料。

游戏玩法通过设计迷宫,利用不同的材料摆出迷宫的线路和造型,并邀请同伴完成迷宫挑战。

游戏推进一:观察分析在区域活动中,郑子梁提议为搭建“美丽的小学”设计路线图,完成后郑子梁指着“路线”对旁边的小朋友说:“这条路从家到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商店……像在走迷宫一样。

”画好后,他用吸管来摆出路线,并邀请同伴一起参与。

“你画的这个迷宫太简单,一下就走完了。

”“迷宫是两条线,你这个只有一条线连起来,不是迷宫。

”“这个迷宫从哪里开始走?我怎么没看到起点和终点?”……于是,有关“迷宫”的话题在小朋友中自发讨论起来。

分析:在设计路线图时,教师给幼儿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幼儿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路线”和“迷宫”形态联系起来,融入作品中。

但由于孩子们刚接触迷宫,更多的在于自我构图,对设计的“迷宫”特征表现不明显,也没有突出起点、终点标志。

同时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拼摆意识,而忽略路线的设计,线路比较单一,不能体现迷宫的“错综复杂”。

初步设计的“学校路线”迷宫用吸管拼摆迷宫路线孩子初期设计的“迷宫”图调整推进(附图) 1、提供迷宫书籍,幼儿自由翻阅、观察;重点观察各种各样的迷宫构造,师幼互动讨论,再着手开始设计迷宫线路图。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设计时要把握迷宫构造的关键要素——起点、终点以及迷宫的直道、弯道、连续弯道等。

幼儿翻阅“迷宫”书籍,师幼讨论迷宫构造要素游戏推进二:观察分析渐渐地孩子们对设计迷宫有了一定的经验,路线丰富而清晰,岔路也较之前的多。

今天在走迷宫的时候,杨林小朋友提出:“这些分叉线路太短了,我走一会就走完了,太简单!”林荣轩小朋友补充到:“拐弯口设计得也很少,我马上就通关了。

”我加入了他们的讨论:“你们觉得要设计成什么样的迷宫才有挑战性呢?”有的小朋友说:“我觉得要拐来拐去的,岔路多一些才好玩。

”“迷宫本来就是不容易走出去的,太简单没有意思了。

”“可以在迷宫里面画上障碍物什么的。

”而另一边林仁烽邀指着自己设计的迷宫说:“你们看一下我今天设计的迷宫,是不是很复杂,谁先来闯关?”周宇豪走了一会说:“太难了,我一直走不出去,不玩了……”说完失望地走开了。

而一旁的林世轩走完迷宫说:“我马上就找到出口。

来,给你这里加上一个岔路,这里也加上一个……”“我找到进口和出口,进口走不了,就从出口试一试”。

分析:基于对设计迷宫要素的梳理,幼儿逐步掌握了设计迷宫的关键经验。

迷宫路线逐渐丰富,岔路、死路变多,但是也出现“岔路路线短,缺乏挑战等问题。

部分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也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办法。

但幼儿间对走迷宫的经验、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幼儿能迅速判断并选择通畅的路径走出迷宫;有的幼儿很容易迷失方向,多次“碰壁”后才能走出迷宫。

调整推进(附图)1、选取具有代表性、富有挑战的迷宫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迷宫的“错综复杂”。

2、根据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不定期开展“迷宫交流会”。

引导幼儿回顾以往成功通关迷宫的经验,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借鉴同伴的成功案例。

例如针对林仁烽小朋友设计的迷宫,每个小朋友都存在着不同的想法,其中有一个小朋友提出反向检查的方法,即从出口走到入口,如果能够走通就是对的,如果不能走通就要仔细检查哪里走错了。

鼓励幼儿两两检测,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3、根据难度不同的迷宫图进行层次分类,做好标记(例如1个原点表示初级、二个圆点表示中级、三个圆点表示高级等),提供给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程度的迷宫,并进行挑战。

调整后的游戏玩法,为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适宜的“最近发展区”,在保持幼儿游戏兴趣的同时,给了他们不同的挑战。

不同层次的“迷宫”供幼儿自由选择调整后,幼儿自制的迷宫作品 游戏推进三:观察分析除了设计迷宫图,孩子们也开始尝试用纸筒在班级的空地摆“迷宫”。

活动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又出现了新问题:怎么表现起点和终点?班级场地纸筒有限,没有办法摆出更大更复杂的迷宫?我鼓励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

王孟强小朋友决定去其他两个班借纸筒,并用编号来表示来自于哪一个班级,用纸还记录了借纸筒的总数。

然后在摆纸筒的过程中还将纸筒延伸到了走廊,扩大了摆放的面积。

赵轶岑小朋友拿了两个不同颜色的线轴表示迷宫的入口和出口,蓝色表示起点,红色表示终点。

在设置“障碍物”的时候,他提出到材料超市取一些纸盒、废旧羽毛球材料代替。

小朋友商量着将纸筒延伸到走廊后,又有矛盾出现了。

“王语涵你把我摆的迷宫碰坏了,我这里有一条拐弯的小道。

”林世轩指着已完成的拐道说。

“你摆在教室的门口和走廊,我们走路很不方便。

”王语涵反驳说。

接着他们两个因为摆设问题互相争执起来,我走过来说:“如果小朋友没有想出方法,那我们只有取消纸筒拼摆。

”郑子梁马上说,“一楼的结构室很大,我们可以把材料放在那里摆。

”“那把小件材料留在班上,大的材料放在结构室,可以分开玩”……分析:大班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方式,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纸筒材料的投入,使迷宫难度提升,例如在解决“借纸筒”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计数、编号的方式解决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对迷宫要素逐步梳理,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并能提出迷宫摆设的不足。

由于实物摆放迷宫需要的范围很大,教室、走廊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争执产生。

教师适时介入用结果反馈法让孩子意识到后果严重性,促使幼儿利用换位思考解决迷宫的设置问题。

在班级纸筒拼摆,利用编号表示借纸筒的班级在班级设置障碍物,场地延伸到走廊调整推进(附图)1、根据游戏需要,玩迷宫的小朋友自由选择不同区块(班级、走廊、多媒体室、结构室)进行迷宫游戏。

2、举行“迷宫挑战赛”活动,设计者和挑战者一轮完成后可以互换角色,再次进行。

游戏中帮助幼儿明确“迷宫需要弯道、交错、岔路等”方式,挖掘迷宫中富有挑战性的细节。

从而鼓励幼儿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迷宫,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3、投放不同的废旧材料,拼摆迷宫,设置障碍。

分场地开展游戏,幼儿自由选择设立设计者和挑战者,一轮游戏后可互换角色挑战选择不同废旧材料拼摆游戏推进四:观察分析孩子们用桌椅、瓶盖、吸管等废旧材料拼摆的迷宫越来越好玩。

今天林荣哲、陈思妍、媛媛小朋友在结构室进行尝试,但是过了很久,迷宫图样式还没有完成。

媛媛不高兴地说:“我们今天摆得迷宫太乱了,有没有谁来帮帮忙?”“林荣哲,你一直在那么远的地方摆,中间的岔路没有衔接好。

”“你在那边用椅子设障碍,这个地方都断开了,都没有发现啊。

”新问题的出现,让原本“迷宫小组”进度变慢。

老师提出疑问:“小朋友要怎么样合作来拼摆这个大型的迷宫呢?”“要多看看别人搭迷宫的情况,不要只看自己的,这样才能搭得好”“可以先画设计图,按照图上的设计来摆。

”“可以选出一个小组长,组长来分配任务。

”小朋友们积极出主意。

另一边,张晨溢说:“我过关三次了,现在来比赛吧!”。

“这次我来设计,你来挑战。

”杨林回答:“好啊!”他们俩互换后开始新一轮挑战。

我介入说:“你记清楚刚才是什么样子的迷宫过关了吗?”他比划了很久,说:“忘记了,可以记录下来”。

分析:大部分幼儿开始自由选择废旧材料进行拼摆,大型的迷宫所占用的场地很大,一个人是很难独立完成,需要多人合作。

在遇到困难时,幼儿产生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与需求;既相互探讨了迷宫设置过程出现的问题,又认识到个人与团队互助之间的差异。

大班幼儿已能用符号、图表进行记录,老师可以提供自主记录的材料,让幼儿在游戏时自主习得记录的方法。

调整推进(附图)1、在巩固使用多种材料拼摆迷宫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讨论:完成任务期间,同伴间如何进行协商、合作,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2、“迷宫大作战”游戏区中,收集幼儿的迷宫作品,以照片、纸质的形式展示。

还可以将幼儿“有意思”的作品制作成“迷宫”书籍,幼儿可以利用自由活动的时间进行翻看、交流,提升幼儿的设计拼摆经验。

3、自主学习记录表:在游戏区投放彩笔、记录单,引导幼儿用图画、表格、符号等标识呈现。

记录孩子走过什么迷宫,有没有成功。

幼儿利用不同的材料合作拼摆、挑战,制作照片册自主学习记录表幼儿迷宫作品收集游戏感悟幼儿期的孩子非常喜欢走静态空间的迷宫,小手指随着迷宫图弯来弯去,享受着从起点到终点的喜悦。

在迷宫环境中,孩子们是一名设计师,迁移以往的平面构图经验,融入迷宫构成要素和复杂的标记,让自己的作品呈现不同的表现手段;孩子们还是一名建构师,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巧妙组合、色彩搭配,构成一幅幅充满创意的画面,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空间方位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

孩子们与迷宫互动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渐渐采取小组结伴学习模式,合理判断总结,相互讨论,相互检测,并且还能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问题。

材料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师幼讨论后将“有意思”的废旧材料拼摆的迷宫图,用照片、纸质的方式保留下来,布置“迷宫大挑战”游戏区,每天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自由出入迷宫角,孩子们乐此不疲。

对于“迷宫”的拼摆讨论还在继续,“你还想用什么材料做迷宫?怎么玩?”孩子的回答令我惊讶:“我想做一个蜂巢迷宫。

用纸箱一个个组装起来,纸箱里面有的有门,有的没有门。

从入口进去,看看你能不能找到出口。

”“我想做一个大的纸筒阵,前后插上红旗和绿旗,两个小朋友来比赛谁先拿到红旗就获胜。

里面有放障碍物,要小心哦。

”“我想在结构室做一个城堡迷宫,用乐高来搭围墙,围墙有的长有的短,有点像立交桥那样上下重叠在一起。

”……相信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孩子们就能将自己的想象化成现实,让我们一起期待“迷宫大挑战”的精彩展现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