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特殊的混合物胶体

一种特殊的混合物胶体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3、性质
(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出现一条 明亮的光路的现象。 应用: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
自然界的丁达尔现象
胶体与浊液的区别:
实验探究二:在重叠的两层滤纸上层分别滴加3滴饱和
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浊液,观察下层
滤纸现象。
3滴饱和
FeCl3溶液

不能


食盐水、 糖水
不能 泥浆水、牛奶
不能
淀粉胶体、 Fe(OH)3胶体
胶体的性质 及应用
随堂检测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 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 散质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
的是( C )
A .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 乳浊液
滤纸
3滴Fe(OH)3 胶体
3滴Fe(OH)3 浊液
(2) 渗析——胶体的净化
分散系
FeCl3溶液 Fe(OH)3胶体 Fe(OH)3浊液
滤纸 能透过 能透过 不能透过
半透膜 能透过 不能透过 不能透过
思考:如何将溶液中的胶体分离提纯?
(3)胶体的聚沉:
实验探究三:在30mL热豆浆中加入一滴管的氯化钙溶 液并观察现象。
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
A .淀粉溶液 B 尔效应 B. 可以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4、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B )
A .观察外观 B.丁达尔效应 C.加热
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一种特殊的混合物——胶体
南京市中华中学 钱华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溶液: 盐水、糖水、双氧水、硫酸铜溶液等 悬浊液: 泥水、石灰浆、硫酸钡与水混合 乳浊液: 油水混合、苯与水混合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 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胶体凝聚的方法: a.加电解质溶液 b.加热 c.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胶体聚沉原理的应用—— 明矾净水
KAl(SO4)2·12H2O (十二水硫酸铝钾) 俗称明矾,溶于水 可形成Al(OH)3胶 体, Al(OH)3具有 很好的聚沉作用, 是一种良好的净水 剂。 可溶性铝盐、铁盐 都可以作净水剂。
A l3 + + 3 H 2 O
常见的胶体: 淀粉胶体、蛋白质、血液、豆浆、墨水、 雾霾、烟尘、云、硅酸胶体、Fe(OH)3胶 体、Al(OH)3胶体、有机玻璃等。
2、分类:
气溶胶—分散剂为气体(如烟,云,雾等) 液溶胶—分散剂为液体(如Fe(OH)3胶体) 固溶胶—分散剂为固体(如有色玻璃)
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实验探究一:用激光笔分别照射桌上两瓶溶液,在与光 线垂直的方向观察现象。
液 固 珍珠
固 固 合金
(2)按分散质微粒大小的不同来分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注意:溶质、溶剂概念只适用于溶液,而不能用于其 它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直径数轴
分散系 溶液 类别 <1nm
分散质 粒子直径大小
胶体 1 ~100nm
浊液 >100nm
1nm 10-9m
100nm 10-7m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 1nm~100nm(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
①分散系:混合物 ②相对多少:分散剂>分散质
分散系 NaCl溶液
泥水 油水
分散质 Na+和Cl小土粒 小油滴
分散剂 水 水 水
2.分类:(1)按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
分散质


分散剂




九种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气 气 空气
液 气 云/雾
固 气 灰尘
气 液 泡沫
液 液

固 液 泥水
气 固 海绵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C.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A l(O H )3 (胶 体 ) + 3 H +
分散系
分散系粒 子的直径 分散质粒 子的组成
外观、稳 定性
能否透过 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实例
溶液 悬(乳)浊液 胶体
<1nm
>100nm
小分子、 很多分子
离子
集合体
均一、透 不均一、不透
明、稳定 明、不稳定
1nm~100nm
分子集合体 或大分子 均一、透 明较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