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二化学教学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集
体备课教案
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集体备课教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完成2-3卤代烃的教学及2-2芳香烃的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芳香烃的习题讲评;
第二课时:(1)卤代烃的定义、物理性质
(2)溴乙烷的物性;
(3)溴乙烷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课时:(1)如何检验卤素原子?如何鉴别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3)卤代烃的应用
第四课时:习题讲解
2、教学目标:
在必修2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也有了初步了解。
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及官能团对其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并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3、资料准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分子球棍模型、实验视频、实验仪器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方案Ⅰ对比思考,讲解提高
对比思考:复习乙烷、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并对比溴乙烷的结构,讨论它们结构上的异同,并推测溴乙烷可能的化学性质。
通过计算机课件、分子立体模型展示甲烷、乙醇、溴乙烷的结构,讨论思考、列表小结。
讲解提高:
(1)讲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官能团-Br的原因:由于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C—Br键的极性较强,因此反应活性增强。
(2)简介溴乙烷结构的研究方法──核磁共振氢谱(1HNMR)。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同一类型的氢原子为一组峰,如CH3—CH2—Br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因此有两组峰。
(3)讲解消去反应的概念。
(4)讲解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列表小结。
巩固提高:指导学生进行溴乙烷取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其反应规律。
方案Ⅱ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迁移提高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设计并完成溴乙烷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生的Br-。
提示讨论问题:溴乙烷水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检验水解产生的Br-?从结构上分析为什么溴乙烷能发生水解?水解反应中,化学键是怎样断裂和形成的?
交流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结果分析,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
讲解讨论:(1)讲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官能团-Br的原因:由于溴原
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C—Br键的极性较强,因此反应活性增强。
(2)简介溴乙烷结构的研究方法──核磁共振氢谱。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同一类型的氢原子为一组峰,如CH3—CH2—Br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因此有两组峰。
(3)溴乙烷按照另一种方式脱去Br-,即溴乙烷的消去反应,讲解消去反应的概念。
(4)讨论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列表小结(同方案Ⅰ中表格)。
迁移提高:根据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规律,
讨论2?溴丁烷发生水解、消去反应的可能产物是什么?
讨论题:下列卤代烃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CH3Cl
B.CH3CH2Cl
C.(CH3)2CHBr
D.(CH3)3C-CH2Br
答案:A、D
第二课时2?生活中的卤代烃
方案Ⅲ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情景创设: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提供网络教学资源,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程序
提示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卤代烃有哪些?其用途是什么?卤代烃的物理性质是什么?长期接触卤代烃对人体会有何危害?对环境有何危害?
阅读学习:阅读网络教学资源,分析相关问题。
小结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提高。
二、活动建议科学探究
1?溴乙烷取代反应产物的探究: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醇和Na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