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学科《责任与角色》作业
——以南仁东人物事件为背景
班级:姓名:
材料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2017.10.10日宣布,“中国天
眼”发现2颗新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
万光年。
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
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中国天眼”有望开启中国射
电天文学10年至20年“黄金期”。
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这口“锅”,
位于中国西南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dàng)洼地,全名500
米口径射电望远镜。
这项凝聚中国天文人二十多年梦想的大
工程,建造耗时仅5年半,领先世界同类设备20年。
这是具
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
镜。
它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观测范围可达宇宙边缘。
借助这只“天眼”,科学家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材料二:南仁东,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
自1994年项目预研究到2016年建成,坚持了22年,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2017年01月25日南仁东获评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科学家。
材料三:1993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希望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
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一把推开吴盛殷的门(吴盛殷代表中国参会),说了句:“咱们也建一个吧。
”那时候的南仁东才回国三年,北京天文台需要他,他就回来了。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
对他而言,中国需要这样一个望远镜,他扛起这个责任,就有了一种使命感。
在他看来,“天眼”建设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来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
材料四:从1994到2006年的十多年间,世界上多了一位名叫南仁东的“勘探者”和“推销员”。
”从预研到建成的22年时间里,南仁东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急需攻关、核心技术遭遇封锁……曾经为了选址,他带着咸菜、扛起锄头、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跑遍全国各地,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
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不少地方连路都没有,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时任贵州平塘县副县长的王佐培,负责联络望远镜选址,第一次见到这个“天文学家”,诧异他太能吃苦。
曾经为了项目材料尽快审批成功,多少个不眠夜他逐字逐句地推敲...... 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
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
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一位外国天文杂志的记者采访他,他竟然给对方讲起了美学。
外人送他的天才“帽子”,南仁东敬谢不敏。
他有一次跟张蜀新说:“你以为我是天生什么都懂吗?其实我每天都在学。
”
材料五:“我谈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没有特别多的理想,大部分时间是不得不做。
”南仁东说。
“人总得有个面子吧,你往办公室一摊,什么也不做,那不是个事。
我特别怕亏欠别人,
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国际上又有人说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负点责任。
”
第一次去大窝凼,爬到垭口的时候,南仁东遇到了放学的孩子们。
单薄的衣衫、可爱的笑容,触动了南仁东的心。
回到北京,南仁东就给县上干部张智勇寄来一封信。
“打开信封,里面装着500元,南老师嘱托我,把钱给卡罗小学最贫困的孩子。
他连着寄了四五年,资助了七八个学生。
”张智勇说。
南仁东病逝后,他的家属给国家天文台转达的他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
“天眼”,就是他留下的遗产。
还有几句诗,他写给自己,和这个世界:
“美丽的宇宙太空, 正以它的神秘和绚丽, 召唤我们踏过平庸, 进入到无垠的广袤.”
问题:
1、在南仁东22年的坚守里,你看到了他怎样诠释了责任的含义?你看到了他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
2、南仁东主持FAST的建设,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获得了怎样的回报?
3、从他的身上,你看到了一个人应该怎样选择承担责任?(提示:主动、被动)又该如何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4、你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哪些承担责任的意义?
5、你将如何反思并承担好自己哪些方面的责任?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