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古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

第四章 古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

3)内蒙古包头市 大青山阿善祭祀遗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红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结构体系
红山文化
穴居-木骨泥墙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巢居-木构干阑
精品课件
建筑材料
精品课件
红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建筑类型
祭祀建筑 红山文化
住宅 墓葬 陕西龙山文化
A.板梁结构 山东沂南石墓
精品课件
B. 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精品课件
(2)砖石结构发展 2)砖
拱券技术
精品课件
(三)“高”与“大”的 (1)春秋战国秦-高台建筑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 布局已经开始形成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精品课件
院落
2)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 A。合院形式 B。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 C。已使用了瓦,个体较大,主要用
于屋脊檐口等重要部位 D。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
精品课件
结构体系
中原:木架夯土 长江流域:干阑
精品课件
1)商代宫殿复原
精品课件
2)湖北蕲春干栏式建筑 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
精品课件
商代城址
精品课件
1)河南偃师二里头尸沟乡商城
精品课件
2)郑州商城
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
城内:宫殿,宗庙 城外:作坊,住宅
图片来源:张光直
精品课件
3)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 商代后期最重要的遗址
古代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立面设计过程: 1、确定平面结构与柱网类型; 2、对侧样(横剖面)进行设计; 3、施工阶段,材料下料画线制作与拼装等。 也有先定造型和后定平面和结构的。
精品课件
4.1 中国古代建筑的立面特征与发展沿革
4.1.1 历代建筑立面样式的发展流变
中国古建筑立面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细部与构 件的样式变化之上,而这些变化大多与结构方式、 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b.面阔八间殿堂一座,南 面有门的遗址,封闭庭院 (廊院)
c.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 木架夯土建筑庭院
精品课件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二 里 头 一 号 宫 殿 殿 堂 平 面
《考工记》有关于“一堂”、“五室”、“四旁”、“两夹” 的说法。二里头一号宫殿的内部空间就大体按着上述说法组织 的。该殿前部正中有面阔6间,进深两间的“堂”,估计是举行 仪式、接见群臣、处理政务的地方。其后6间为“五室”,为休 息的居室。“堂”的左右为“四旁”,后部的左右角为“两 夹”。“旁”与“夹”都是附属用房。中国宫殿的最初形态为 “前堂后室”,精从品课现件 有资料看,二里头应为这种形态最早的实
(一)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高潮
齐临淄,赵邯郸,楚鄢郢ying,魏大梁,燕下都
精品课件
齐临淄 城与市:政治中心与经济 职能相结合 城与郭:筑城以卫君;筑 郭以卫民
精品课件
(二)建筑技术
(1)木构架技术渐趋成熟 1)结构体系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
精品课件
2)斗拱普遍使用
精品课件
(2)砖石结构发展 1)石
第四章 古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
沈阳建筑大学
精品课件
本章内容
4.1 中国古代建筑的立面特征与发展沿革; 4.2 传统建筑立面设计的样式选择与一般方法; 4.3 建筑立面形式和功能的配合。
精品课件
从立面设计来讲,中国传统建筑单体在立面造型上主 要有两个特点: 1、三段式,即建筑立面由屋顶、屋身、台基三段 构成; 2、丰富多彩的屋顶式样,主要有庑殿、歇山、悬 山、硬山、攒尖、卷棚等。
精品课件
中期: 围护结构:木骨泥墙
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 泥。
精品课件
木骨泥墙出现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建筑由地下到地上的关键。 直立的墙体,倾斜的屋盖,奠定了后世建筑的基本形象。
精品课件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3)白灰抹面 甘肃秦安大地湾
精品课件
(2) 陕西龙山文化(前2300-前2000)
试分析各历史时期古建筑立面特点?
精品课件
1、原始社会时期(远古至公元前2070年)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1)聚落,大房子
A.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大房子
北组
大房子
西组
大房子
中心广场
东组
大房子
大房南子 组
精品课件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1)聚落,大房子
精品课件
(4)红山文化(公元前4500年—公元前3000年)
祭祀建筑 建筑群的概念
精品课件
1)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女神庙全景,自北向南看
精品课件
1)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 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 ■ 室内墙面装饰
精品课件
2)内蒙古包头市 大青山莎木佳祭祀遗址
仰韶文化 住河宅姆渡文化 墓葬
精品课件
建筑空间
建筑群,轴线 红山文化
大房子 复合平陕面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长河屋姆渡文化
精品课件
2、青铜时代--夏商与西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中国传统建筑形象的奠基期
院落
1)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a. 80cm夯土台,东西约
108m,南北约100m
“吕”字形平面
精品课件
(2) 陕西龙山文化(前2300-前2000)
“吕”字形平面
精品课件
(3)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
木构干阑式建 筑:
下层用柱子 架空,上层作 居住用,由原 始的巢居发展 而来
精品课件
(3)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
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 的实例
B.陕西半坡村遗址
分为三个区域: 南:居住区 北:墓葬区 东:制陶窑场
以一个大房子为核心,其他 小房围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 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 社的活动情况
精品课件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2)穴居—木骨泥墙
A.陕西半坡村遗址 早期:半穴居—下部挖土形成,上部空间构筑而成
精品课件
宫殿宗庙区平面
精品课件
建筑技术
a.瓦的发明与应,解决了屋顶 的防水问题 b。陶水管的使用,解决地面排水 的问题 c.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 d.斗拱的概念
精品课件
建筑类型
宫殿—等级分化 宗庙—祖先崇拜 住宅 作坊 陵墓
城市
建筑色彩 周代规定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
精品课件
3、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秦(前221-前206) 汉(前206-2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