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工具
3.对话提问: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信息技术是否促进了有效与深度对话?
4.创新应用示范性: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中,是否有创新之处?具体说明。
5.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
5.适切性与恰当性:技术应用是否适切与恰当?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源?
7.学法指导:技术应用中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力能力培养?
补充视点:
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学 校
任教学科及年级
所在工作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姓名
观察视角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预测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支持学生学习?
课堂观察记录工具(1-4,可以组合选用)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学校
任教学科及年级
所在工作坊
姓名
观察视角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2.核心知识与技能: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并为提升能力给予支持的?
3.内在联系:技术在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以及与生活联系中,是否给予了支持?
4.学科特点:信息技术的实用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学校
任教学科及年级
所在工作坊
姓名
观察视角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利用信息技术从中汇聚、发现学生的问题?
2.学思结合:是否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引导学生思考,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合作学习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交流展示与分享功能?
任职学校
任教学科及年级
所在工作坊
姓名
观察视角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目标达成:目标是否达成?
2.个性化关注: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在个性化方面有所关注与支持?
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
4.时间空间:在技术使用中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
5.问题解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6.作业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拓展了作业空间
7.求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利用信息技术如何让学生的不同思维得到发展?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5.情境导入:及时是否有助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形式、内容、效果,信息技术在活动中的应用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