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课设计的注意事项2014年05月15日 14:51 作者:学生处(一)原有中队课的认识误区:辅导员了解中队课的渠道更多的听公开观摩中队课,由于是观摩中队课,它性质上就于主题中队课有区别。
所以看到的更多是展示课、汇报课、表演课,节目多、彩排多,没有真实性。
再由于有些辅导员对中队课的认识不足,所以,很多辅导员往往把中队课变成联欢会、文娱演出等。
受固有形式的误导,辅导员角色意识模糊,认为辅导员不能在过程中参与,只是一个欣赏者,所谓的参加活动也只是结束时说几句总结的话。
(二)常规中队课的发展趋势:追求原生态1﹒队课主题的挖掘(1)一谈挖掘活动主题:从社会热点中选主题这一活动抓的及时,效果很好,各家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
作为少先队辅导员,要时刻不能放松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时事敏感性。
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①当前国内外的时事政治。
如,奥运会期间,可引导队员开展“08,与奥运同行”活动;嫦娥一号上天,可组织举办“嫦娥飞天,祖国腾飞”主题队会;国民党主席连战访大陆,可开展“关注台湾局势,盼望祖国统一”的主题活动。
②当地社会上的焦点问题。
如,针对农民工待遇,组织队员开展“关注农民工生活”社会调查活动;针对创建卫生城市,可组织队员上街开展“做城市环保宣传员”;针对学校创建语言文字规范校,开展“寻找错别字“活动;针对下岗问题,引导队员向下岗职工子女“送句暖心话”活动。
③身边发生的新闻大事。
如,给见义勇为英雄献鲜花;采访“感动校园之星采访”;采访身边的名人活动等等。
(2)二谈挖掘活动主题:从纪念日、节日中寻找主题有的辅导员把纪念日、节日的活动叫做“现成活动”或“传统活动”。
说他“现成”是不用动脑筋,顺便过节就开展了。
以三月为例:5日“学雷锋”;8日“给妈妈过节”;12日“参加植树活动”;15日“少年维权小队上街宣传”等等。
说它“传统”,就是每年的纪念日、节日是固定的,年年到时候就搞,太容易了。
纪念日、节日虽然是固定不变的,但必须经过思考提炼,挖掘主题,才能更有实效根更有价值。
①让活动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纪念日、节日完全可以针对性地做点实事,产生实际效果。
例如,我成在5与31日“世界无烟日”,组织队员开展“劝爸爸戒烟”活动。
队员努力劝阻和宣传相关知识,在观察一个月之后,又举行了“为戒烟爸爸戴红花”活动,让家长真正走上戒烟之路。
②让活动有创新,大家喜闻乐见。
纪念日、节日活动如果没有创意,就容易搞得平淡庸俗,所以必须年年搞年年有创新。
例如,植树节教育活动年年搞,学生也不太会植树而且身边也没有地方可以植树活动,于是,高年级与社区结合开展“争创绿色环保社区”宣传活动,中年级开展校园树木挂牌活动,低年级开展认树、爱树活动等。
(3)三谈挖掘活动主题:从地方资源中开发主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不可忽视的少先队活动来源之一。
在你学校周边,在你家乡的土地上,甚至在你所居住的地区地域里,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革命圣地、秀丽山川、风土人情等等,这些都是开展活动的自然资源和宝贵财富。
例如:①从名胜古迹、革命圣地中找主题。
如果有条件,通过游览天目湖、南山竹海等旅游景地,看溧阳20年变化图片等,开展“天目湖前话溧阳”“童眼看家乡”等主题活动。
不仅了解了家乡的景色,而且了解溧阳本地的人文知识、风土人情,进行深刻的爱国爱乡教育。
在清明节到西山扫墓前后开展“学革命烈士,扬爱国精神”等教育;②从风土人情中找主题。
地方的风土人情各有不同,尤其少数民族的风俗更是琳琅满目,深刻挖掘,巧妙运用,能创意出丰富多彩的队活动。
例如:农历正月十五,可举办“元宵花灯会”或“灯谜大家猜”。
农历八月十五,可组织队员“赏明月,盼统一”赛诗会;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可开展“吃粽子,话屈原”故事会活动。
③从校园中主题。
校园里热门活动或主题中找主题,例如我校科技特色教育,开展“未来科学家“活动,争创语言文字规范校开展“寻找错别字”活动等。
根据自己学校特点和活动主题开展有针对的队活动。
(4)四谈挖掘活动主题:从队员生活中提炼主题当前的少年儿童生活是极其丰富的。
尤其在科学飞速发展,生活普遍提高的形势下,他们接受新事物快,反应敏捷。
作为辅导员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经常发现和熟悉队员们在想什么,干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追求什么,冷淡什么等等。
要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洞察他们的内心势态,探究他们的心灵世界。
只有这样针对问题开展活动,才能使少先队教育有实效。
①针对普遍问题。
例如网络德育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为了引导少年儿童远离“网瘾”,绿色上网,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开展《让我“E网“情深》主题队会。
从“网络”让我喜欢、“网络”让我忧愁、正确使用“网络”三部分展开,通过广泛采访、网上搜索、案例分析等途径,让队员们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真正把网络当作工具,促进知识增长和身心健康。
开展《小学生上网的利于弊》主题辩论赛,让学生在搜集、整理,唇枪舌战中明理等。
②针对个别问题。
在一个中队的集体里,有个队员头上长了癞痢,经常有同学拿他头上的秃疮取笑,所以他常戴着帽子。
医生诊治认为,他应当经常进行阳光照射并配合药物治疗。
于是,中队干部们开会讨论,决定在全中队开展“把阳光献给他”的活动。
无论春夏秋冬,不管教室里的阳光位置如何,大家都要自觉把阳光好的地方让给他。
由于长时期坚持,终于有一天,这个队员的头发长出来了,过一段时间,他的瘌痢病终于治好了。
这是在队员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开展活动,最终解决了问题的一个典型活动。
2.队课的设计宗旨:(1)主题小教育如同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道理学生是一点一点明白的,好习惯也是一点一点养成的,所以班队课首先要从小处入手,主题宜小一点。
“小题大做”:少先队员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也是五颜六色的。
辅导员要做到目光敏锐,嗅觉灵感,能不失时机地捕捉孩子们小事中的闪光点。
如,丢了东西不找、不认领;痴迷上网;新入学爱哭的孩子;脖子上常挂钥匙的孩子等等。
这些生活中的小现象,往往被熟视无睹,甚至转瞬即逝。
所以,作为辅导员一定要面对“小事”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及时分析,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大题小做”:即将大的要求细化为若干子目标,将活动系列化,一堂课着力解决1—2个问题。
(2)准备前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围绕课堂目标,由队员在课前独立或分小组进行实践体验,从而获得真实感受,最终在课堂上予以呈现。
要召开“感恩”教育主题中队队,必须在队课前组织队员开展比较系统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制作感恩卡,为家长洗一次脚,队员只有真正地开展了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
有了体验,才能在活动中表现出真实的情感。
(3)过程真:坚决摈弃传统表演式课堂模式,坚持化繁为简、坚持贴近队员、坚持贴近生活,始终围绕“形式服务内容”这一原则,使课堂呈现出清新、自然、真实的效果。
(4)互动多:将课堂还给队员,想尽一切办法,让更多的队员寻找到岗位、扮演好角色。
让每个队员在队课中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有自我展示的舞台,有发表自己感受的机会,这节队课就成功了。
而辅导员角色的作用,不仅仅是开头的受邀和结尾的总结讲话。
而是自始至终参与活动,并根据队员们的感受、感想,及时小结、提升队员的认识,纠正队员们的错误理解和片面的认知。
辅导员真正做到一个参与者和引领者的作用。
(5)针对性强要加强班队活动的针对性,开展班队活动之前,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将课堂还给队员,想尽一切办法,让更多的队员寻找到岗位、扮演好角色。
(6)体验深:这是检验课堂效果的最重要标准。
队员们通过这一堂课是否获得了体验、是否明白了道理、是否形成了品质,这些是队活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果一节中队课上课之前与之后,学生没有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收获,对某些事件、道理没有更为深刻的、高一层次的认识,那这节课肯定是失败的。
3﹒队课的组织(1)强调实效性:主题队会要突出活动内容的实效性。
中队活动基本步骤为:1、整队2、出旗3、唱队歌4、中队长讲话4、进行活动5、辅导员讲话6、呼号7、退旗。
这些基本流程是少先队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成的,是开展队活动的最重要标志。
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将流程形式化,学生在仪式中很难感受到作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神圣感。
因此,我们建议,活动仪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简化,只要突出部分环节。
比如“预备部分”(整队、三级报告)“中队长讲话”等可以省略;队歌呼号等可根据情况进行简化,队歌唱一节或不唱,呼号可择机省略。
而出、退旗一般情况需要展示的。
简化活动形式是当前队活动的发展趋势,但它区别于平时的综合实践课,所以适当保留队的仪式。
所以还是提倡每学期搞一次完整的观摩队会,展示较为完整的活动过程。
在开展如“入队”、“六一”、“建队节”、“扫墓”等传统活动中,必须坚持进行完成流程的活动。
而在一些常规活动中,可以适当去除一些程序。
班队活动要讲求实效,不作表面文章,让教育入心入脑,刻骨铭心。
为了追求教育的实效,我们要精心策划每周的队活动,并向课余和校外延伸,使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真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
(2)突出生成性:主题队会的活动过程要尽量体现原生态,活动主题要从学生实践中来,要围绕主题开展自主的讨论、反映队员真实的情绪、理解,展示学生真实的体验,突出生成性,不要怕出现问题。
辅导员的角色应该成为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
对队员的活动要适时的参与,对队员的认识要及时的纠正或提升,让队员真正在自主的活动中获得收获。
(3)队活动体现“队味儿”:要从如下方面引起注意:1、活动名字和口号要有少先队特色。
2、要充分利用和体现少先队文化的标志,如:队旗、队徽、呼号、红领巾、鼓号、对歌等等。
3、场面要创设热烈气氛,象征星星火炬的光辉和少先队员的朝气蓬勃。
4、活动手段要有儿童性、直观性、快乐性、自主性、参与性,忌讳“说教”,重视实践,只有在亲自体验中,少先队员才有入心入脑的收获(参考金华教育网-教育电视一栏-教学专题推荐栏,里面有全国少先队活动课展示视频。
)队礼注意事项:一、队员敬礼的动作要领队员敬礼的动作必须规范。
“动作过程”和“敬礼定势”的要领如下:①动作过程:立正——五指并拢,掌心向左,右臂伸直向正前抬起,至与肩同高——右肘开始弯曲,腕不能旋转和弯曲——右手向额上方移动,大臂向右上抬起(与身体成135度左右)——达到敬礼定势。
②敬礼定势:右手拇指根关节对准身体中线,于额上方,距额头一拳。
右掌心向左前下方。
右手掌与小臂保持平直。
大臂与身体成135度左右。
立正,挺胸,精神饱满。
注意胳膊不能挡住脸。
礼毕时,按敬礼的相反顺序还原动作。
敬礼姿势:立正姿势先站好,双眼平视正前方,态度严肃又庄重,右手五指要并拢,从体侧,经前胸,动作不慌也不忙,举在额上一拳高,手掌小臂成直线,手臂不要遮住脸,手心侧向左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