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控制权争夺及内容研究

公司控制权争夺及内容研究

(return)
有关接管活动股价效应的经验推论
定理1:目标公司的股票价格 1. 不成功的股权收购下股价不变;平均而言,成
功的股权收购下股价会上涨。(a>b=0) 2. 平均而言,不成功的代理战下股价上涨的幅度
要比成功的代理战下小(c>d>0) 3. 平均来讲,成功的代理战下股价上涨的幅度要
比成功的股权收购下小(c<a) 4. 平均来讲,不成功的代理战下股价上涨的幅度
不成功的股权收购(unsuccessful tender offer)
成功的股权收购(successful tender offer) 代理战(proxy fight)
(return)
不成功的股权收购
现任管理者保留有足够的所有权从而可确 保其继续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不论竞争 者与现任者的能力相比是更高还是更低。 这一方式并不要求现任者在股东权益中占 有50%或以上的份额。
我们所建立的模型有一些与接管活动 相关的资本结构变化的推论。具体来讲, 公司发行债务的唯一目的是帮助现任管理 者来抵制接管,因而面临接管威胁的目标 公司会比未成为接管目标的公司发行更多 的债务。并且,发行多少债务取决于各种 接管方式的可行性和接管结果。如果现任 管理者打算拥有一些维持控制权的可能性 ,
有关资本结构变化的经验推论(2)
他就会在比允许成功的股权收购下发行更 多的债券。如果现任管理者要确保自己继 续掌握公司控制权,他就会在比允许代理 战下发行更多的债券。此外,若现任者更 有可能能力更高,他就会收到更多消极投 资者的投票数。所以,在代理战下,若现 任者更有可能能力更高,他发行的债务与 竞争者更有可能能力更高的情况下相比要 少。因为代理战的成败与控制权争夺者能
三、研究model中的变量及关系
3、Y1-E1(D) ≥Y2-E2(D) 当掌握控制权的管理者能力较高时,公司破产的 概率就较小,因而债券的市场价值就较大。
4、Ki(D) ≥0(i=1,2); K1(D) > K2(D)(D>0) Ki(D):the expected present value of the
四、研究分析过程
理想资本机构及其对接管方式和结果的影 响
有关接管活动股价效应的经验性推论 有关资本结构变化的经验性推论 小结
五、结论(1)
目标公司现任管理者在平衡考虑个人的潜 在资本性收益和控制权收益的基础上选择 抵制接管的策略,本文主要是通过资本结 构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接管活动的方式和 结果。这就产生了一个将资本结构的变化、 接管的方式和结果以及接管活动所导致的 股价效应相互联系起来的理论,并同时给 出了一些有关股价效应和资本结构变化的 经验性推论。
>
unsuccessful
b=0 ∧ d
a,b,c and d represent the average gain in the stock price of target firms conditional on the method and outcome of a takeover attempt
战)小。
(return)
有关定理1和2的小结
在我们的model中,面临接管威胁的目 标公司会提高自己的债务水平并同时产生 正的非正常的股价上涨。换句话说,资本 结构中债务水平的提高会伴随着非正常的 股价收益。然而,股价变化与资本结构变 化两者之间却不存在因果关系,它们均是 由目标公司所面临的接管威胁引起的。
Relations among takeover variables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意欲解决的问题: 1、资本重组(capital restructuring)如何影响接 管的方式和结果; 2、就成功(不成功)的代理战(proxy contest) 与股权收购(tender offer)相比,哪种情况下股 价上涨的幅度更大; 3、在代理战下,就现任管理者维持控制权与竞 争者赢得控制权相比,哪种情况下股价上涨幅度 更他们认为管理能力更 强的管理者(即I和R中择其一)
(return)
Capital structure change
提高杠杆水平(increases in leverage) 负债换权益(exchange debt for equity) 指目标公司的现任管理者通过发行债 券以增加债务,并以所筹措的资金回购公 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降低公司可流通的 股本数额,进而提高现任管理者在股东权 益中所占的比重,从而提高接管公司的接 管难度,降低被接管威胁。 (return)
有关接管活动股价效应的经验推论
实证检验
1. Bradley,Desai,and Kim(1983):定理1的第 1点
2. Dodd and Warner(1983):研究对我们的 model而言,虽未以合适的样本期为基础, 其结论却与我们定理1的第2、3、4点相一 致
3.
(return)
有关资本结构变化的经验推论(1)
(return)
The sequence of the events
开始时,目标公司管理者掌握公司控制权,不 存在竞争。在某一时点上,竞争管理者出现,试 图对目标公司予以接管以获取控制权。现任管理 者以负债换权益的方式作为反接管的策略。在完 成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化后,竞争者开始购买目标 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主要是消极投资者所持有 的股份),并同时向市场传递有关其和现任者能力 高低的信息。之后,股东大会召开,投资者选举 决定公司最终的管理者(控制权的获得者)。这 一事件顺序是三类投资者都知道的。
二、研究的一些基本假设和想法
研究的model中假定的三类投资者 研究的model中假定的事件发展顺
序 研究前的基本想法(the basic
intuition)
三、研究model中的变量及关系
假设目标公司有一项目需初始投资$1,同时会产生一个 随机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的分布取决于目前掌握控制 权的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假设只有两个可能的能力水平, 即1和2。
(return)
Three types of investors
目标公司的现任管理者(the incumbent management of investors) I
竞争性的管理者(rival management) R
消极投资者(passive investors)
P
三类投资者均是风险中性的,前两类是公
要比不成功的股权收购下大(d>b)
有关接管活动股价效应的经验推论
Relations among average gains to targets by takeover method and outcome
Method Tender offer
Proxy contest
successful
a
>

c
benefits of control,is independent of ability and decreases with D
三、研究model中的变量及关系
π i(p) i=1,2 ; π 1(p) ≥π 2(p) 0≤p≤1 p:所有投资者认为现任者与竞争者相比能力更高的概率, 它独立于model中的任何其它参数(我们假定信息是对称 的,即现任者、竞争者和消极投资者在有关前两类投资者 能力方面所拥有的信息是一样的)。 π i(p):在现任者能力水平是i时,一个典型的消极投资 者会支持现任者掌握公司控制权的概率,同时也是所有消 极投资者会支持现任者的概率。 它会随着p值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消极投资者认为现 任者能力更高的概率越大,选举支持其掌握控制权的概率 就越大。
成功的股权收购
竞争者在股东权益中获得了足够的份额能 确保其赢得公司的控制权,即便其与现任 者相比能力更低。同样,这一方式也并不 要求竞争者获得不小于50%的股东权益。 这取决于现任者在股东权益中所占的份额 及多大比例的消极投资者会支持竞争者掌 握控制权。
(return)
代理战
现任者和竞争者都没有掌握足够的投票数 以确保自己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在这一 情形下,谁的能力更高,谁就可获得控制 权,这主要是由于消极投资者会投票支持 能力更高的管理者。
3. 若现任管理者更有可能能力更高,则至少有50%的消极 投资者会投票支持他(∏1≧1/2),则不成功的股权 收购下的目标公司会发行比在代理战下更多的债务。
4. 在存在代理战的公司中,平均而言,在竞争者不可能获
得控制权的情况下(不成功的代理战),目标公司发行
的债务要比在竞争者获的控制权的情况下(成功的代理
公司控制权争夺和资本结构
THANK
YOU !
理想资本结构及其对接管方式和结 果的影响
分析前的一些基本性假设和结论 不同接管方式与相应的债务水平间的关系 不同接管方式下的理想债务水平 交叉情形的比较(cross-case comparisons )
(return)
The basic intuition(1)
五、结论(2)
将来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调查各种反接管工具的运用,比如静置协
议(standstill agreement) ,目标公司股票 回购(targeted share repurchase)等。 2. 一种证券的现金流特征和它的投票权之间 的关系。 3. 把公司特征和信息结构与各种接管方式的 可能性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课题。
竞争管理者的出现对投资者而言一般是一 个好消息,因为他增加了较好的管理者实 际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可能性。他的出现一 般会使现任管理者通过债务换权益(换取 消极投资者手中的股票)的方式来降低竞 争者获胜的可能性,但竞争者的出现和债 务水平的提高在考虑各种不利影响后,其 实际效果仍然是增加了管理改善的可能性。 因而,总体而言,竞争者的出现会导
公司控制权争夺和资本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