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师表1

出师表1

承德四中九年级语文学科第2周第二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张小红课题出师表学习目标:1、识记本文的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培养语感。

3、翻译课文第一段。

一、导学明标1、导入新课:2、展示目标: 黑板书写,学生齐读。

3、解读目标:二、自主学习1、文本阅读:知识链接------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2、自学检测:本文选自 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朝人,字__________ ,曾隐居隆中,后做_________ 丞相。

“表”,指_________ 。

三、合作探究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听读后给下列词语注音,并在习题本上练习书写。

疲弊( ) 陛( )下恢弘( ) 驽钝( )裨( )补阙()漏行( )阵和睦夙( )夜忧叹妄自菲( )薄()陟()罚臧()否()崩殂()以彰其咎() 以塞()驽钝()()郭攸()之费祎()长()史猥()自咨诹()以遗陛下()斟()酌()损益2、齐读第一段课文,在书中圈画出重点词,并背诵解释。

崩殂秋殊遇开张圣听光恢弘引喻义3、口述第一段课文翻译。

四、当堂训练1、解释上面加点词语。

2、翻译下列句子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五、总结反思《出师表》第一段解词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出:出征。

(3)师:军队。

(5)创:开创,创立。

(6)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7)而:表转折。

(10)中道:中途。

(12)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

益州,这里指蜀汉。

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13)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14)此:这。

(15)诚:确实,实在。

(16)之:结构助词,的。

(17)秋:时候。

(18)然:但是(19)侍:侍奉。

(20)卫:守卫(21)懈:懈怠,放松。

(22)于:在。

(23)忠:忠诚。

(24)内:朝廷上。

(25)外:朝廷外,指战场上。

(26)士:将士。

(27)忘身:奋不顾身。

(28)盖:连词。

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29)追:追念。

(30)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31)欲:想要。

(32)报:报答。

(33)之:代词。

(34)于:向,对。

(35)诚:实在,确实。

(36)宜,应该。

(3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圣:圣明(38)以:来。

(40)遗德:遗留的美德。

(41)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

也作“恢宏”。

恢:大。

弘:大、宽。

(42)气:志气。

(43)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妄:随便,胡乱,轻率。

菲薄:微薄。

(44)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引用、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45)以:因而。

(46)塞;阻塞。

(47)忠:忠诚。

(48)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这里指进谏。

承德四中九年级语文学科第2 周第三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张小红课题出师表学习目标:1、熟读第2---4段课文,识记2---4的重点词语的解释。

2、翻译2--4段课文。

一、导学明标1、导入新课:2、展示目标: 黑板书写,学生齐读。

3、解读目标:二自主学习文本阅读:1、出声读课文第2---4段2、在书中圈画下列词语并背诵解释。

臧否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简拔以遗陛下悉以咨之性行淑均俱为一体是以先帝裨补缺漏作奸犯科自学检测:解释上面划线词语4、反馈答疑:三、合作探究1、独立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口述第2---5段课文的翻译,画出不会翻译的句子。

2、合作学习:同桌互学、前后桌对学、组内交流。

3、展示点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4、精简点拨:5、同桌互考,巩固背诵。

四、当堂训练1、翻译下列句子。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五、总结反思《出师表》2---5段解词(49)俱:全,都。

(52)体:整体。

(53)陟(zhì):提升,提拔。

(54)罚:惩罚。

(56)异同:这里偏重在异。

(60)及:和。

(61)为:做。

(62)付:交给。

(64)论:凭定。

(8)赏:受赏。

(66)以:来。

(67)昭:彰显,显扬。

(68)平:公平。

(69)明:严明。

(70)理:治。

(71)偏私:偏袒私情,不公正。

(73)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74)异法:刑赏之法不同。

法:法制。

(7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77)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78)志:志向。

(79)虑:思想,心思。

(80)忠纯:忠诚纯正。

(81)简拔:选拔。

简:挑选。

拔:选拔。

(82)遗(wèi):给予。

(83)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

悉:副词,都,全。

咨:询问,征求意见。

(84)之:指郭攸之等人。

(86)裨(bì):弥补,补救。

阙,通“缺”,缺点。

(87)有所广益:得到更多的好处。

(89)益:好处、益处。

(92)淑:善。

(93)均:公平,平均。

(94)晓畅:谙熟,精通。

(95)试用:任用。

(96)能:能干,有才能。

(97)是以:因为这,因此。

(98)众:大家。

(99)举:推举。

(100)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101)营:军营、军队。

(102)行(háng)阵:指部队。

(103)和睦:团结和谐。

(105)亲:亲近。

(106)信:信任。

(108)先汉:西汉。

兴隆:兴盛。

(109)后汉:东汉。

倾颓:衰败。

(110)每:常常。

(112)叹息:感叹惋惜。

(113)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114)恨:遗憾,不满意。

(117)悉:全、都。

(118)贞:坚贞。

(119)良:善良可靠。

(120)死节:能够以死报国。

死:为……而死。

(121)隆:兴盛。

(122)计日:计算着日子。

承德四中九年级语文学科第2周第四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张小红课题出师表学习目标:1、熟读第5、6段课文,识记5、6的重点词语的解释。

2、翻译5、6段课文。

一、导学明标1、导入新课:2、展示目标: 黑板书写,学生齐读。

3、解读目标:二、自主学习文本阅读:1、出声读课文第5、6段2、在书中圈画下列词语并背诵解释。

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臣本布衣不求闻达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自学检测:解释上面词语3、反馈答疑:三、合作探究1、独立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口述第5、6段课文的翻译,画出不会翻译的句子。

2、合作学习:同桌互学、前后桌对学、组内交流。

3、展示点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4、精简点拨:5、同桌互考,巩固背诵。

四、当堂训练1、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五、总结反思出师表(三)21.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疏远22.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倾.颓.: 衰败2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未尝..:没有痛恨..:痛心遗憾24. 亲.之信.之亲.:亲近信.:信任25. 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到26. 臣本布衣..布衣.. :平民27. 躬耕..于南阳躬耕..:亲自耕种28. 苟全..性命苟全..:苟且保全29. 不求闻达..闻达..:做官扬名30. 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为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29. 猥.自.枉屈..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30.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探访于.:到31. 由是感激....由是..:由于这样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32. 遂许..先帝以驱驰..遂.:于是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33. 后值倾覆...值.:遇到倾覆..:失败34. 尔来..二十有.一年尔来..:从那以来有.:同“又”35. 夙.夜忧叹夙.:早晨36. 恐托付不效.效.:成效37. 以.伤.先帝之明.以.:从而伤.:损伤明.:英明38. 深入不毛..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39. 今.南方已定今.:现在40. 兵甲..已足兵甲..:武器装备41. 北定.中原定.:平定42. 攘除..奸凶..攘除..:铲除,排除奸凶..:奸邪凶狠的人43. 还.于旧都还.:(迁)回44. 臣所以报...先帝所以..:用来……的事报.:报答45. 忠陛下之职分..职分..:职责46.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愿.:希望托.:托付以.:把效.:任务47. 不效..则治臣之罪不效..:没有成效48. 以.彰.其咎.以.:来彰.:表明、显扬咎.:过失49.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责.:责罚、指责慢.:怠慢51. 陛下亦宜自谋...宜.:应该自谋..:自行谋划52. 咨诹善道....咨诹..:征求、询问善道..:治国良计、好道理53. 察纳雅言....察纳..:考察、采纳雅言..:正确的言论54. 深追.先帝遗诏追.:追念55. 臣不胜..受恩感激不胜..:承担不了56. 临.表涕零临.:面对课题出师表学习目标:1、熟读第7--9段课文,识记7--9的重点词语的解释。

2、翻译7--9段课文。

一、导学明标1、导入新课:2、展示目标: 黑板书写,学生齐读。

3、解读目标:二、自主学习文本阅读:1、出声读课文第7--9段2、在书中圈画下列词语并背诵解释。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深入不毛.攘除奸凶庶竭驽钝此臣所以报先帝斟酌损益以彰其咎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不效,则自学检测:解释上面词语3、反馈答疑:三、合作探究1、独立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口述第7---9段课文的翻译,画出不会翻译的句子。

2、合作学习:同桌互学、前后桌对学、组内交流。

3、展示点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4、精简点拨:5、同桌互考,巩固背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