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教学视角探究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教学视角探究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教学视角探究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从反思性教学的视角,分析了教学反思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在以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外语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高度的敏锐意识,善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胡胜高(1964- ),男,四川邻水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英语教学;谭文芬(1964- ),女,四川邻水人,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重庆 404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重庆三峡学院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11zz-05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86-01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不能仅仅围绕“教”而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外语教师要充分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反思,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和有效性。

反思性教学正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备受教育界关注。

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还要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使自己成为教学的实施者和教育的研究者。

反思性教学强调在以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外语教师采用有效策略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反思性教学的理论认识
反思性教学的实质就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是在人们对“反思”探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论。

20世纪初期,杜威系统论述了反思性思维问题。

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杜威强调教学要有反思或反思性,倡导反思性教学,率先把教师看作是反思性实践者。

教师必须具备虚心或思想开放、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三种品质,这是教师反思行为的重要基础,也是反思性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重要特征。

教师要思考教学,认真分析影响学生的方法,努力从不同角度看待各种情景。

杜威的这些思想是反思性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理解反思性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萧恩对反思性教学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1983年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研究》中首次明确提出反思性教学概念。

萧恩认为,反思实践者既要对行动反思,又要在行动中反
思,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

华莱士在《外语教师培训:反思模式》一书中提出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模式,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要进行反思,并借助相关理论解决问题。

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即教师要做研究者。

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专业发展。

华莱士认为,教学反思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的,这些知识作为教师实践的理论基础和反思的前提,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循环往复,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不断反思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发展。

高翔和王蔷认为,反思性教学具有主动性、反馈性、调节性和有效性等特点,教师应独立地、自觉地调节和管理教学实践。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调整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要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回顾和审视,获取各种信息并反馈,这是教师反思的重要基础。

根据信息反馈,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和教学活动等进行及时调节,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其他各种因素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过程最具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实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反思性教学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1.反思性教学能有效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反思性教学要求
教师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有利于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本身就是教师逐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增强选择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过程。

schon认为,反思能使教师形成“实践中的理论”,积累实践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知识。

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培养实践能力。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反思起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再次印证了反思性教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素质可以通过教师建构自己的教育理论得以提高,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知识、方法、经验不断总结,提高素质。

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素质最有效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觉意识。

在体验与反思教学时,要对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司特豪斯等学者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

外语教师必须确立在教学及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对外语教学进行大胆的体验与反思,并能对教学活动提出批评性的见解,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以达到外语教师自我发展的目的。

巴特利特指出,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以批评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敢于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质疑。

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从事科研的起点,也是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吴一安对外语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教师通过科研能使反思性实践得到理性升华,“在反思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寻求解决办法→通过科研体验解决办法和新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的提升→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新
的反思教学”。

2.反思性教学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目的等方面的问题。

熊川武指出,反思性教学强调在教学中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有机地结合,使教学实践更趋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教师增强发展意识。

反思性教学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会学习”的过程。

教师的发展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而学生的发展又会促进教师的发展。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学生要学会如何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批判地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通过“自反”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终身学习能力得以发展。

教师应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会教学”的过程,不仅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增强自觉意识,培养自觉行为。

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有机统一,师生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反思性教学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追求教学过程最优化或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

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反思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通过对教学不断的反思,教师对教学的自觉意识得以增强,自身素质得以提高。

在对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调整和优化学行为,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反思性教学能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学态度、评价手段等得到改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
[2]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
[3]吴一安.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外语研究,2008(3).
[4]bartlett,l.teacher development through reflective teaching[a].in richards c j,nuan d eds.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dewey,j. how to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on process[m].boston:
d.c.health,1993.
[6]schon,d a.the reflective prac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 1983.
[7]wallace m j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a reflective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