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8.爱之链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簸”,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乔依和他的妻子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品质。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教学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真爱,人间处处有真情。
大爱无私,那是谭千秋老师为救四名学生留下的最后姿势;大爱无言,那是蔺相如对廉颇默默的宽容忍让;至爱无声,那是沉船时哈尔威船长伟岸的身影。
2、在这浓浓的爱的氛围中,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和“爱”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链,就是“链条”;之,就相当于“的”。
爱之链就是“爱的链条”。
在这根“爱的链条”上,有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一、二项学习任务1、出示生字词语第一组:雪花飞舞纷纷扬扬颠簸寒战师:这些词语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冷)提醒:“颠簸”的“簸”字是多音字,还有个音是第四声,可以组词“簸箕”。
这些词语都出现在课文第一小节,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冷的感觉读出来?第二组:车胎瘪了脚腕蹭破没穿袜子沾满油污师:强调平翘舌音:蹭;前鼻音:腕;后鼻音:蹭。
读了这些词语,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第三组: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师:读后,找找这几个词语在文中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2、出示学生书写生字练习,纠正错字。
有重点地检测“簸、矮、袜、愣、餐”这几个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的书写位置。
3、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重点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读错的地方纠正;读的不流利的语句集体齐读。
(注意二类字的识读;几处儿化音和“了”的轻声也要注意)(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读懂课文写了什么1、默读课文,划出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并思考:围绕这几个人主要讲了哪几个关于“爱”的故事?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 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乔依的妻子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和字条以后非常感动,心中充满了爱的暖流。
3、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根据段意来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四)作业1、朗读课文2、搜集一些关于爱的主题的名言第二课时(五)复习回顾听写“颠簸车胎瘪了脚腕蹭破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等词语并订正。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链条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六) 精读感悟课文第一部分(1—8自然段)1、这么一个充满爱的感人故事,一开始却写了这么一个环境。
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用心体会一下:这样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引导学生体会: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用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
(凄凉……)(3)谁来把这种凄凉的感受传递给大家?(指名朗读,教师可以点拨、评价。
)(4)课文一开始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凄凉的环境?2、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
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
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
(学生自读)(1)全班交流。
A .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B.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
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默读:全班交流:A.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
汇报:B.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乔依的好品质? 指导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3)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的描写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再默读2、3、5、8自然段。
汇报: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你从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4)出示第六自然段: 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
齐读A.理解:“天经地义”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B.品读“画外音”。
教师范读“他从没想到……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这段话是一段“画外音”,如果删去,通顺吗?指名读“乔依愣住了,他笑着对老妇人说……” 上下文是不是更紧凑了?那么,能不能删去呢?(5)引读6、7自然段。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
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指名读、齐读。
3、师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
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七) 精读感悟课文第二部分(9—11自然段)1、《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小节提示: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4、课文中还有一处环境描写,指名读一读第10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你对这个环境描写又有什么体会和感受?5、在这样的环境中,文中对女店主的哪些细节描写深深打动老妇人和你?引导学生抓住“热情送上一条雪白的毛巾”、“尽管疲劳却带着甜甜的微笑”、“忙来忙去端茶送饭”……这些语句体会女店主的的工作细致,服务热情。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八)感悟课文第三部分(12自然段)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2、出示句子: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4、课文的结尾是“亲爱的,乔依……”,如果把课的结尾改成“亲爱的,汤姆”,行不行?预设1:课文的结尾很感动人,吸引人,改了结尾则不精彩。
预设2:这是前后呼应,前面写了乔依,后面点出乔依。
预设3:课文的结尾让读者回味无穷,引发联想,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师: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但结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是巧合。
故事先写乔依与老妇人,再写老妇人与女店主,结尾又写女店主与乔依。
这就是爱之链吗?爱的链条有头有尾吗?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九)总结课文1、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
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
)2、这条“爱之链”仅仅是由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三人组成的吗?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师小结: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大家心中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十)读写练笔1、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2)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3)注意构思的巧妙性,(运用文中一些环境描写的方法)与课文情节发展能够吻合。
(4)要升华“爱”的主题。
2、修改评价:指名读学生作品,集体修议。
(十一)板书设计8 爱之链……→乔依→老妇人→女店主→……。